读懂父亲的手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ws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惧怕他的手,从小到大。
  我在背地里把他的手叫做“铁砂掌”。这双手,在我儿时,曾经因为我无数次的跌倒、摔伤、打架、逃学而毫不留情地落在我的身上;曾经因为我淘气欺负别人,执拗地拉起我去“受害者”家里道歉。我被他紧紧地拽着,当我小心翼翼地窥到他眼里的愤怒时,心底会倏地升起莫名的恐惧。
  手,是他对身体最不吝惜的部分。他用它们编筐,将手指粗的枝条极轻松地折来折去;他用它们拔草,速度之快比得过任何锋利的镰刀;他用它们采摘长满尖刺的玫瑰,起个大早挑担去县城里卖;他用它们推车去50里外卖自家做的煎饼……他从没给这双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大手抹过任何的护肤品,即便是后来我特意给他买回包装精致的护手霜,他照例是看也不看便将它们丢到角落里去。
  那年春天,我生了一场大病,终于有力气能吃点饭的时候,便跟母亲吵嚷着要鱼汤喝。因为治病家里早已没有可供如此奢侈的余钱,母亲急得要哭,他却丢下一句:“收拾好锅灶等着做吧。”转身便出了家门。
  一个小时后,邻居将几条鲜嫩的小鱼提了进来。正在我美滋滋地将所有鱼吃得精光,又悠闲地享用着鱼汤时,他皱着眉头走进来。我以为他厌烦我嘴馋而生气,便尽量压低了喝汤的声音。过了片刻,我听见隔壁房间里的母亲轻轻哭泣的声音。我那时没心没肺,并不关心大人的事,伴着母亲的低泣把汤喝到碗底朝天,连粘在碗底的香菜叶都不忘舔进肚里。
  我大病初愈不久,一次无意中瞥见他的手,看到掌心一条大得近乎骇人的伤疤。我吃惊地问他是怎么弄的。他无所谓地笑笑说:“没啥,你爸这双大手结实着呢!”
  对这个永远留在了他掌心的伤疤,他从来都只字不提,就像那不过是割麦时无意中划伤了一道,看都不值得看一眼,还是那样继续忙碌下去。
  后来,我们兄妹几个相继上学,花费增大,只靠种地的收入已经完全不够用了。于是他开始用这双手创造额外的收入。他干过矿工,做过泥瓦匠,当过园林工人,拉过三轮……那双有着不明原因的伤疤的手就这样为经营一个家庭忙活着,只有在下雨阴天的时候,我才从他时而紧皱的眉间看出这条深深的伤疤带给他隐隐的疼痛。后来,他的身体不允许他那样东奔西跑了,他这才守在小城里靠一台八百元的疏通机器,做起疏通下水道的活儿。我那时回家听到的从来都是他微笑着跟母亲提起又攒够了我们下学期的学费,或是又可以给我们添置几件衣服了。家里人都以为他的工作真像他描述的那样,轻松地开动机器,哗的一下,便让堵塞的下水道畅通无比。
  那个星期天,我去一个住在县城的同学家里玩,正赶上他家厕所便池堵塞,找了人在维修。我很好奇,便走进去看,没想到却看见父亲跪在便池旁边,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用一个铁钩费力地在便池的通道里钩着什么不小心掉进去的东西。同学的家人都因为恶臭,捂住鼻子站得远远的,没有人给他帮忙。那一刻,他只是一个被人花钱雇来的干脏活的人。他的手上满是肮脏的秽物,但他全然顾不上,视力不太好的眼睛几乎贴到了便池的下水道口上。当那物件被铁钩钩到通道口的时候,担心它再掉下去,他竟然一下子便用手把它抓了上来,而那上面早已脏得让人不忍再看第二眼。
  我没有等他回转身便匆匆地告别朋友,跑回了家。我不想看到他的窘迫,不想亲眼看着他洗手时连人家的肥皂都不好意思用,只在回家后将一双皴裂干枯的手洗了又洗。这样的尴尬我不忍看,而他也一定不想让家里人知晓,否则,他不会那么经常地洗手,不会在妹妹笑他有“洁癖”时默不作声地背转过身,用一条单独的毛巾,极细心地将手擦拭干净。
  他就这样用一双大手不知疲倦地为我们换取学费,而我就是在那时,从这双手开始慢慢读懂了他。
  几年后,哥哥有了出息,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家里没有什么负担了,父亲终于可以享享福了,但他却因为多年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
  他躺在病床上,在我心目中一向魁梧伟岸的他突然变得那么瘦小。我想起了小时候我那次生病时他给我捉的几条小鱼,无意中跟妈妈提起了他手上那条深深的伤疤,这才从母亲口中吃惊地得知:那次我生病,为了给我捉鱼吃,他用土炸药去河里炸鱼,鱼炸到了,他的手也因此血肉模糊,但他还是忍着剧痛让过路的邻居将鱼捎回家来,之后才跑到卫生所去包扎伤口……我在模糊的泪眼中仿佛看到他在河里欣喜若狂地捡着鱼,全然忘记了还有一个未响的炸药。这个情节,如电影里的胶片,回放的时候是温情的慢镜头,一格一格地如此清晰,却又那么残酷。
  我给他煮了他最喜欢的皮蛋瘦肉粥。他的手,那双曾经那么皮实的手竟然虚弱得连勺子都握不住,但他还是喜滋滋地一点点地喝着粥,脸上满是孩子似的幸福,就像曾经的那个喝鱼汤喝到忘记一切的傻小子。一场大病,就这样置换了我和他的位置。
  可是我知道,有些东西是永远无法置换的。就像他是我的父亲,而我永远是他疼爱的“臭小子”;就像不管我怎样飞奔着去爱他,都无法赶得上时间催他老去的步伐,亦无法抵得上他曾经给过我的万分之一的呵护。※
  (责编 赵 静)
其他文献
一个朋友在美国读了两年研究生,回国后向我讲了一件发生在他导师家里的事情。  那天是导师儿子的10岁生日,因为和男孩提前有约定,朋友便准备去导师家为男孩庆祝生日。赴约之前,朋友专程到商场为男孩挑选了一份生日礼物。因为知道美国人的规矩,太贵重的礼物别人不会接受。于是朋友便买了一套孩子喜欢的书籍。在朋友看来,这样的礼物男孩会喜欢,而他的导师也不太会反感。  可事情并不如他所想,来到导师家后,导师看到朋友
美国:编发《网上安全家长指南》    手机色情问题成为美国社会的一大隐忧,“美国预防青少年怀孕组织”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39%的美国青少年曾经用手机传递过带有性暗示的短信,48%的青少年曾接到过这样的短信。  为有效防止黄色网站对青少年形成的危害,美国先后出台了4部法律,其中最新出台的《儿童互联网保护法》规定,所有公共网络资源必须安装色情过滤软件,否则就无法获得政府提供的技术补助资金。  美国
“妈—”一听这声音,就感觉出女儿一定是又受了什么打击。  “怎么了?”  她把书包重重地放在地上。用力地扯着脖子上的红领巾。  “别着急!和同学吵架了?挨老师批了?考试不及格了……”我一边问一边帮她解下打了死结的红领巾。  “我要报个作文班!”她“咕嘟咕嘟”喝下一大杯水后,抹着嘴角说。  “什么?”我吃惊地张大嘴,半天合不拢。  “你要干吗?”老公从房间里走出来。  “我要报个作文班!我作文重写了
深度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关联地、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特定的学习概念,其轮廓特征非常清晰,即专注深入地学习,批判反思地学习,整合建构地学习。历史学习也不例外,应通
2010年8月3日,纪实公益电影《罪爱》在河南信阳开机拍摄,这部影片以河南省罗山县朱堂镇的一个真实故事作为线索,反映了当代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甚至无自理能力的家庭教育现象。  电影主人公原型杨锁因为父母过度溺爱,是个极其懒惰的孩子。2009年12月,下了几天大雪,快要吃饭时,杨锁的堂哥估计他肯定有好几顿饭没吃了,就提着饭、拿着被子到他家去,结果发现他全身僵硬,已经断气。杨锁
微课程是一种具有高度个性化、体验式、综合性、实践性以及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微课程的实施,应当抓住四个关键词:选题、探究、活动与展示。选题应以私人定制为基本原则;探究,应让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下着雪。我放学回到家,妈妈告诉我,内蒙的曹阿姨来北京了,爸爸妈妈要请她吃饭,我也得去。我很纳闷:平时爸爸妈妈的朋友来,我都可以不去,一是和他们没什么共同语言,二是我要完成作业、复习功课,更何况这几天正是期末考试时期,学习紧张得要命,为什么非要我去不可呢?  到了那里,从他们的谈话中,我渐渐明白了……  十三年前,妈妈在南京读博士时,怀上了我。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住在学生宿舍
温家宝总理日前在同济大学演讲时指出: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温总理还赋诗:《仰望天空》。真情与希冀溢于演讲和诗作。  对照温总理的话,审视一下我们的孩子是怎样一种状态呢?他们经常仰望天空吗?他们做到“三学会、一关心”了吗?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