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样化改革发展”为契机 确立“三位一体”外语特色教育教学体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i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辦出特色。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曾强调,要继续探索高中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走内涵发展、多样化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和一生的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我校多样化发展改革拥有许多外部机遇。首先,学校面临历史机遇期。认清新疆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为新疆发展带来的机遇,同时也为教育带来新机遇,因为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作为智力支持,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其次,我校占据地缘优势。坚持改革开放,将新疆建设成为面向中亚、西亚、中东欧经贸、文化交流的桥头堡,这是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
  (一)“新型小班课”构建“多语种外语特色教育体系”
  我校作为外国语学校所开设的英语“小班课”经历了由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的过程,及由部分课时、部分教材的“小班化”转型为全部课时、全部教材“小班化”。作为一次尝试、一种改良,“新型小班课”现已成为我校外语特色教育体系的平台与基石。2012年秋季开始,我校围绕进一步强化学生外语听、说、读、写、演能力,构建有效外语课堂模式,对初一年级全部特色班和高一部分特色班,全面推行外语小班化教学实验,外语课堂教学改进实验已取得初步的良好成效。
  1.必修与选修设置:
  (1)必修课程:英语、俄语、德语等
  (2)选 修 课:第一外语为英语的班级选修俄语和德语
  第一外语为俄语或德语的班级选修英语
  (3)校本课程:以培养多样化、国际化人才为办学目标,创设并逐步完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外语应用能力、较全面人文知识的校本课程,如:以某语种外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科技、教育、经济、法律、生活习俗等方面内容介绍的校本课程,搜集、整理上述方面内容的外文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选读、开设外文期刊报纸的自主泛读、精读课程。建立常态化的国内外学校师生间教育文化互访交流管道。实现语言学习、人文知识积累与国际交流协作中语言应用的相互促进。
  2.各年级课程设置:
  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各一个班(俄德班)选修英语;住校英语特色班(2班、3班)选修德语;走读英语特色班(4—8班)选修俄语。高一年级、高二年级的英语特色班选修德语和俄语
  (二)“汉推基地”奠基“汉语国际推广教育体系”
  2012年初,我校作为自治区首批“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基地”,面向周边国家有志于学习汉语的学生,开办了“国际留学生班”,探索建立国际留学生班的课程体系。首届班级共招收了16名外国中学生来我校学习汉语课程,他们分别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俄罗斯、澳大利亚。学校专门选派了优秀的语文教师,教授国际班汉语课程,国际班有6名学生报名参加了今年6月汉语HSK等级考试,有四名学生通过了三级,2名通过了2级考试,这6名学生来我校前,汉语水平为零基础,经过短短一学期,进步显著,其中有6名留学生已插班与中国学生一起学习,学习初中和高中课程。
  此外,我校根据教育厅外事处申请接受外国中学生资格的批复文件要求,成立了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由校领导分工负责。我校严格按照物价局收取外国留学生收费标准招收、录取,严格按照外国留学生管理法规,证照办理,教育教学数据统计上报,结业毕业等日常管理工作程序,保证教学质量,维护学校形象,维护国家教育信誉,同时积极与主管部门沟通,保障外国留学生合法权益,并因地制宜开设适合不同层次留学生国内深造的课程体系,进一步规范了教育教学制度。
  (三)“高中国际课程教育项目”完善“三位一体”特色育人模式
  我校始终坚持教育创新的理念,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不断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了创办精品学校,探索一条能满足教育多元化需求的道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生,把国际化办学作为特色,我校与 Arroyo Pacific Academy即阿罗约太平洋中学达成合作办学协议,在剑桥大学考试学院的认证下,举办“高中国际课程教育项目”。“高中国际课程教育项目”旨在满足本地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为新疆国际化、跨越式发展储备人才,输送力量。
  我校在2013年9月与北京“中育乐训”出国培训机构合作,开办以“A-level”、“AP”课程为主的“国际英语课程班”,首届招收学员40人,分为Oxford Optimists和Cambridge Climbers两个班。我们不仅立足中国高中基础教育和高中新课改精神,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还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培养目标,并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创造条件。融合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让学生体会两种教育模式的差异,即为学生升入国外优秀大学奠定基础,又可用于丰富和探索中国高中新课改。
  通过高中三年的系统学习,“高中国际课程教育项目”的学生不仅掌握了国内高中教育所要求的必备知识,还掌握了国际高中的核心课程内容,使学生具备直接入读国外大学所需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双方课程,学生不仅掌握运用学术英语进行交流和研究的能力,而且具备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维、应用技能和团队合作等能力,同时熟悉了国外的學习和考评方法,进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以“多样化改革发展”为契机,我校“三为一体” 外语特色教育教学体系的确立为身处西北边陲的广大学生搭建了多样化育人平台,拓展出多样化升学通道。我校先后多次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歌咏”比赛、“英语风采”大赛、中学生英语配音大赛、“英语手抄报”展、“英语周报英语语言能力”大赛、中学生英语读写大赛、“新东方公益小超人”英语口语大赛、组织参与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各种比赛获奖学生共计有千余名;同时,在涉外交流方面,我校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第六学校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建立了常态化的年度师生教育互访互换交流机制,举办俄语书写大赛;通过与德国歌德学院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强化了德语选修必修课程,每年组织学生到德国进行德语学习交流活动。
  这样的平台让学生熟练掌握语言工具,培养学生外语自主学习及应用能力的同时,使他们较好地了解某语种母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科技、教育、经济、法律、生活习俗等方面知识,最终将培养学生成为兼具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协作能力的国际化、综合型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我们在对一个人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往往提到内外兼修这个词语,即颜色之美是外在的美,行为之美是内在的素养,只有想外在的形体之美与内外的修养之美相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个人的完美。在这个内外兼修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认为形体之美先天因素或從小训练的结果,片面认为成人外在形体已基本固定而忽视形体训练。本文就成人形体训练的重要性与可行性进行探讨,论述形体之美的可训练性。  关键词:成人;形体训练;形体美;重要性
《汉书·艺文志》是《汉书》十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史志目录,也是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国家图书目录.本文详细阐述了《汉书·艺文志》的内容构成以及读后心得.
我国行政问责制常态化受各种因素影响。从外部制度的视角看,成熟的民主政治是它常态化的制度基础,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它常态化的体制保障,相对完备的法律文本是它常态化的
我们自1986~1998年共收治闭合性腹外伤189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目的:分析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对局部麻醉下斜视手术患者眼心反射(OCR)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县中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实施局部麻醉斜视手术的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
袁双虎,1973年生,博士,主任医师,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病区主任,博士生导师;华人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常务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放射治疗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做新的探索。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思维独立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索,质疑问难,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每节课都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题。刚开始提问时,学生问得肤浅,但我热情地给以鼓励,逐渐引导
1 临床资料rn观察9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576例,女性384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70岁,平均4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有关慢性乙型病毒性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美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小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实践。所谓美育实践的课程化,是指落实有关美育课程体系中美育实践的要求,使之与美育课程一样,实践活动也固定的教学课时,有丰富的实践活动形式,有具体的教学过程,有及时的美育实践评价。  关键词:美育实践;课程化管理  【分类号】G623.6  一、美育实践
目的:观察应用阿托品在人工流产的安全性及护理措施.方法:将对2000例按受无痛人流术的妇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0例,观察组于术前和术后加用阿托品0.5mg,然后进行术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