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感觉”,看上去很美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四次单身潮”自新千禧年以来一直弥漫至今。类似2·14、5·20、“七夕”、“双十一”这样的“情人节”越来越多,但无法“脱单”的年轻人在中国也越来越多。
  有一部人在求爱大作战中是因对方的高物质要求而被阻挡在“围城”门外,如饱受“天价彩礼”折磨的农村“男光棍”群体;还有一部分人无法“脱单”则是被一种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东西—“爱的感觉”所牵绊,如中国城市中日益增多的“大龄单身女青年”。
  跟着“爱的感觉”走,在那些家庭出身还不错的单身女青年中,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性感冒”,她们刻意等待一种“爱的感觉”,极度痴迷于寻找一个“灵魂伴侣”,并以此与那些“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的“拜金女”相区别。
  “爱的感觉”看起来虚无缥缈,但它背后实际上却隐藏着某种社会真相。
  相亲的烦恼
  Sunny是我的一个朋友。在江南的一所大学硕士毕业后,她本打算留在这里工作,连工作都已经找好了。当年她选择考研从自己家乡的省会城市来到这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她觉得这里的生活比较有情调,符合自己的生活品位。光是在白素贞与许仙相遇的西湖边上逛一圈觉得也很浪漫。
  然而,Sunny不久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在父母几个电话的循循劝诱下,她选择回到了家乡的那个省会城市。这个选择是她父母想要的结果,因为这里离她的父母最近。
  Sunny对父母那种无微不至的“关爱”习以为常,在遇到人生的重要抉择時,如升学、工作问题上,她习惯性听从父母的选择,依赖父母的判断。但在恋爱这件“小事”上,Sunny觉得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看法,就是坚持跟着“爱的感觉”走。在这一点上,她甚至还与父母发生了矛盾。
  Sunny说,“眼看我一年又一年‘单’过去了,我爸妈越来越着急上火,他们一直在暗中给我安排各种相亲对象”。Sunny有些反感通过“相亲”的方式走向“围城”。
  Sunny对父母的相亲安排有些不乐意,“都什么时代啦,还有这么老气的恋爱方式”,Sunny一遍抱怨着“相亲”的“洋气不够”,一边还是接受了父母替她安排的各种相亲活动。
  她不愿意因为相亲这件事情而“得罪”自己的父母,“他们主观上也是为了我好!”为了缓和自己与父母的冲突,她选择了“阳奉阴违”,甚至总结了自己的经验:“爸妈安排的相亲活动有时间就去参加,千万别一口否决”、“遇不到自己喜欢的人就说他们外在的客观条件不行,千万别说‘我对他没感觉’这种真心话,否则他们会觉得我太挑了”。
《剩者为王》剧照。

  按Rose这份择偶清单来说,大抵只有那些爱情韩剧中多金英俊完美的男一号、男二号才能满足。“放眼整个城市,能够过你这份清单的优质男青年也是寥寥无几的。还是少看些韩剧吧,你对韩剧中的美丽泡沫和残酷现实已经有些傻傻分不清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批评Rose一番之后建议她把自己的择偶清单清理一下。Rose内心经历一番难以取舍的挣扎后,最后保留了三项“底线”标准:收入不能比她低,学历在硕士以上,年龄上下相差不能超过两岁。   择偶的标准在各个社会都多少存在,婚姻中所持有的情感因素必不可少,经济要素同样也深藏于情感因素的背后。在许多为“大龄单身女青年”打造的相亲类综艺节目中,有些女嘉宾很快就在节目中顺利脱单,她们乐意接受“顾问团”的指导并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择偶标准,不再固执于原先的条条框框;而另外有一些人则“一站到底”,她们如Rose一样在一个择偶清单上列满了各项条件,一旦与自己的择偶清单有一项不符合,她们就会选择划叉,继续等待着,期待有一个符合清单所有要求的“标准男友”来拯救自己。
  Rose说她妈一直在向她“催婚”,每次电话聊不到两分钟,就会自动转到找对象这个话题上。她只能无赖地回复,“找不到一个有感觉的人”。Rose妈有时只能叹气,甚至后悔当初在她选择读博的时候没有使劲劝阻她。
  “霸道总裁”不够用
  Tina是我另外的一个朋友。她在寻找“爱的感觉”过程中立场坚定,但又因此而不时感到“绝望”。研究生毕业回到父母身边参加工作后,Tina很长一段时间都开心不起来。她有时会抱怨所在的这座城市天气阴晴不定,有时会抱怨自己的工作很累、收入低,有时候会抱怨身边缺少一个关心自己的“他”。
  这种抱怨也许源自学校与社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Tina现在几乎还属于“半啃老”的状态。她家庭条件还不错,所以“一旦逢年过节要买些‘大宗物品’,还是不免要向家里的‘金主’开口”。
  尽管身边不乏人追求,Tina却迟迟不愿意告别单身,她一直在等待一种“爱的感觉”。Tina说,在那些和她年龄差不多的异性追求者那,她总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感觉”,“即使勉为其难地和他们在一起,也像在谈一场‘假恋爱’一样!”
  Tina想要的“爱的感觉”显然不是一般“有房有车”的男性能够供给的,她骨子里希望自己找到一个“霸道总裁”类型的男友(老公)。尽管她迷恋那种“霸道总裁”,但她觉得自己不能和那种热衷“爱情买卖”、追求物质享受的“拜金女”划上等号。她看不上那些“穷得只剩下钱的‘暴发户’”,而自己喜欢的“霸道总裁”则不只是有钱:这样的人早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不用为每天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操心,也不用为工作中的鸡毛蒜皮烦恼,还能不时给自己制造“浪漫的惊喜”,通过幽默风趣的聊天逗她乐,以见多识广的经验带给她知识上的“增量”。
  类似Tina这样喜欢做“霸道总裁爱上我”美梦的单身女青年有很多,但婚恋市场中的供给却很少。事实证明“霸道总裁”总是不够用的。
  Tina内心其实明白:于她而言,“霸道总裁”可望而不可即。在她那狭小的“朋友圈”中几乎没有一位可以算得上“霸道总裁”。但Tina执着于跟着“感觉”走,她自己也说不清“爱的感觉”是什么。“‘感觉’这个东西很神秘,也许是我自己太爱作了”,Tina说。
  这导致她有些失望甚至是绝望。Tina和自己的家人长谈了一番,觉得找一个不理想的对象恋爱、结婚,然后生子、带娃携手走一辈子,这种生活轨迹一眼就望到头了。与其在爱情中选择将就,倒不如做一个享受生活的不婚族。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中所描述的日本这一代“胸无大志”的年轻人:他(她)们既不愿意复制父辈努力打拼的生活态度,也不愿意承担风险与责任,只得拼命降低自己的欲望与追求,选择奉行不婚、不生、不买房的“三不主义”。
  “爱的感觉”是什么?也许Tina一直以为那是一種“身心灵合一”的崇高追求。爱情在生物学意义上只是个体本身受到青春期荷尔蒙作用的本能反应;但在一个具体的社会情境中,爱情实际上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结构、时代特征是紧密相连的,社会赋予了“爱的感觉”更多的东西。
  类似Sunny、Rose、Tina这样中产家庭出身的青年女性刻意强调的“爱的感觉”实际上是她们对“格调”的一种近乎偏执的理性选择。美国学者保罗·福塞尔在《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一书中认为,一个人给别人带来的“感觉”很大程度上受一个人的“格调”所影响。“格调”是一个包括财富、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等方面在内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借由个体的容貌、衣着、教育背景、职业、住房、室内装饰、餐桌举止、休闲方式、读物、观念、谈吐等体现出来。
  这种“格调”实际上是各种“资本”要素的组合体:经济收入、物质基础所代表的经济资本要求;教育背景、职业所代表的人力资本要求;品位、言谈举止、休闲方式、观念所代表的文化资本;朋友圈、人脉资源所代表的社会资本等。当然还有中国“准丈母娘”所看重的政治意义上的资本—在每次“女婿职业琅琊榜”中,公务员不说是No.1,起码也是Top 3。
  “高格调”的理想异性显然不只是要有钱,还要有更多的条件。“爱的感觉”表面上是婚恋过程中一种纯粹的精神感受,实际上却是“格调”所代表的各种社会稀缺资源堆积起来的综合观感。单身女青年对“感觉”的强调表面上是对“精神恋爱”的执着,其实是“精致利己主义”在婚恋市场中的一种伪装。她们误以为是一种“爱情理想主义”,越不对现实妥协,越觉得自己在坚持一种“理想”,实际上她们却把自己“成功的”蒙在了鼓里。
  执着于“爱的感觉”的青年女性实际上把爱情的审美当成了爱情本身。她们寻找的是自己想象中的爱情理念,而不是现实中的爱情;她们渴望的是一种被爱的宠溺,而不是付出爱的愉悦;她们本质上是在自我同情,而不是在寻找真情实感。她们忽略了“爱的感觉”的社会意义,以为自己只是在“听从内心的呼唤”。
  但“爱的感觉”并没有那么简单,“爱的感觉”是需要“资本”制造的。现实中能够不断制造“爱的感觉”的完美恋人不说是凤毛麟角起码也是百里挑一,“爱的感觉”在婚恋市场中常常会断供。坚持(固执)地等待一种“爱的感觉”的降临,那也只是听起来很美。
其他文献
弗里德曼的长期加速通胀假设和非理性的“理性”预期导致了对物价稳定的一根筋关注,这一思维依然如圣经创世神话那样深植在官方的经济模型中。但美联储,与几乎所有国家的央行一道,显得已经对这个神话失去了信仰。  美联储推迟提高利率的决定确认了美联储并非对国际金融压力无动于衷,而且其风险管理手段仍然坚定倾向于“更低、更长期”的方针。  真正震惊市场的并不是美联储决定维持零利率数月,而是伴随这个决定的声明。美联
我表示,这篇文章是励志鸡血文,是思想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  最近,重读了一下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谁是卢梭,可有几个人知道曾经“包养”过卢梭的几个贵妇叫什么名字?如果不是因为卢梭,这些上层社会的夫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吗?  288年前的法国,16岁的卢梭只是一个屌丝,当然,也算是“文化小鲜肉”。他成了白富美华伦夫人的仆人。于是,故事开始了,慢慢地,卢梭成
十八大之后,在中国反腐的第一波浪潮中,一大批省级副职、厅局级地方官纷纷落马。现在,轮到了国企领导人。中央已公开表示,国企是今年反腐重点领域之一,而今年首轮中央巡视也剑指国企。  不可否认,“政府主导”式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腐败必定如影随形。一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条线,一是“地方竞争”,二是国企扩张。如今,这两条线都将重新“梳理”和改革,而反腐只是开始。  尤其是对于国企来说
《大西洋月刊》3月号  人类对于诈骗的分辨能力很弱。研究表明,即使是人们对诈骗有所防备,他们甄别诈骗的准确性还是微乎其微。技术的发展为诈骗提供了更高级的方式。据斯坦福大学金融诈骗研究中心统计,美国每年因诈骗损失约500亿美元。一些顶级的诈骗研究院、神经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认为,由于计算机不受某种类似“直觉”的情感约束,在诈骗出现时,它们可以充当保护者的角色。比如:計算机可以采用大数据来分析数据趋势
10月17日的晚饭在云南文山的一家羊肉馆进行,熊朝忠和他弟弟、姐夫以及我,围坐到了饭桌边。饭前,他的助理兼姐夫不停地给朝忠的朋友陶忠明、王豪等人打电话,内容一样:“过来吃饭啊,给拳王庆祝,庆祝!老地方见。”  熊朝忠是中国第一位世界职业拳王金腰带的获得者。在他之后,国内的第二位获得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邹市明。  当晚的庆祝是因为,10月3日在山西大同举行的过渡金腰带比赛中,熊朝忠迎战WBA世界排名第
委内瑞拉正陷入一场空前的宪政、经济和社会“全面危机”。反对派领导人洛佩斯和莱德斯马在家中被捕,货币“玻利瓦尔”无法止住前两年贬值93%的颓势,食物匮乏导致动物园内很多动物被盗,持续5个月的街头对峙已造成120多人死亡……  对于委内瑞拉当前的危机,常见的一种解读是“资源诅咒”—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常常面临经济发展迟缓、威权统治及频繁的内战;另一种说法是,查韦斯推行民粹主义的高福利政策,导致了经济危
3月5日,履新一年的总理李克强首次代表中央政府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当李克强做完报告回到主席台座位的时候,掌声并未停下来,总理只得重新站起来,再次向全场鞠躬致意。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全国“两会”上互动的细节。当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总理,的确很不容易。从周恩来总理开始,人们就常常亲切地将总理称为共和国的“大管家”,反映出这个位置劳心劳力的程度。  今日第七任总理肩上的担子是无比繁重的
“文艺复兴”出自意大利语Rinascere,原意是再生或复活。来自牛津大学的伊恩·戈尔丁(Ian Goldin)和克里斯·柯塔纳(Chris Kutarna)在21世纪重提“文艺复兴”,他们在《发现的时代》一书中呼吁,我们要从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的时代汲取勇气、智慧和灵感,以深刻的洞见来定义和引领今天这个新的大变动时代。  在当下初秋时节,《南风窗》记者在上海专访了戈丁尔和柯塔纳。我们随意地坐在沙
2018年10月24日上午,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近期,全线开通的港珠澳大桥串联起的“一小时都市圈”,让人们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生活充满了巨大想象。从珠三角一体化跃升而来的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其目标直指国际一流湾区。  若要比肩纽约、东京等世界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面临不少挑战。由于整个地区涉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如何进行制度创新,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是粤港澳
企业就像人一样,会衰老。在初生期,它们规模很小,渴望生存,动力来自年轻的能量和新思维。它们竞争、扩张、成熟,并最终衰亡,只有极少数能成为例外。政府也是如此:它们也可能失去年轻人的饥饿感和雄心,放任自己沉迷于自满。  请考虑以下事实:1955年的《财富》500强公司只有11%今天仍然存在,与此同时,企业保持在前500强地位的平均时间从75年下降到15年。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落后就会变得不再重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