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音乐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yuan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这是音乐课程表现的基本要求。因此,音乐教学中应不断拓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初中音乐课教学的优势,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平台,为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创新实践能力架桥铺路。
  1 营造良好在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哈佛名言)如何使学生的问题真正成为课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究他们自己发现的、有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技术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需要“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两个条件。前者是指个体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威胁和压力,始终处于和谐、宽松的氛围之中;后者是指个体没有受到限制、自由自在地参与、无拘无束地创造。自由安全是创造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相互信任的课堂氛围,创设师生共同参与、生生合作探究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在一种安全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学习和探究,敢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因为,学生只有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体验到信任、理解、尊重和宽容,进而产生愉悦的情绪情感,才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的心态投入到创造性的活动中去,敢于说出疑惑、发表见解、提出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音乐欣赏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人脑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是指感知或回忆某一事物,连带想起其他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写诗、写散文、写听后感、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导,而且还要有较充裕的时间。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应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的限制,他们的想象往往会与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具体做法是:既不允许学生漫无边际的想象,也不要求学生按图数骥地从音乐中衍化出一段情节或一个故事,而要有分寸地启发学生,在不脱离音乐的前提下,感受音乐,展开想象,最终达到自主地理解音乐的目的。
  3 创设问题有利于激励学生发现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总觉得没有问题可问,盲目地、被动地接受老师“指挥”,这主要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会问、能问。我们以竞赛的形式来解答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时可以指定某组成员以接力赛的方式回答。答对时答方得分,否则问方得分。这一竞赛形式把课堂气氛掀向高潮,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有的同学觉得用语言描述不足以表达自己的理解,还要用乐器演示,以证实自己的结论。正是通过类似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搜寻、发现、探索、解决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解决问题的挑战性、问题解决的成就感相互交融,成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
  4 抓住心理需要诱导学生主动探讨问题
  需要,具有追求探究的倾向,是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如成就性需要、情感性需要、创造性需要等等。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笔者借助春节联欢晚会、电视歌手大赛和《同一首歌》等大型歌舞演唱会推出的新歌以及流行歌曲,利用音乐课堂,让学生一展嘹亮歌喉,来个模仿秀,再将“原唱”与“模仿”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出差距,在模仿中提升自己,以此满足同学们的成就性需要。笔者利用音乐课堂开展一系列活动,如歌曲对唱、为歌伴舞、为曲配乐等,让学生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给学生构建一个释放激情、展示才华的平台。青少年学生乐于求异、求新、求奇,为此,笔者在课堂上总要留出一定“自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唱、去舞、去想象。
  5 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内趋力。初中学生正直青春年少,富有理想和追求,学习音乐的动机会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想当歌星、有的想当舞蹈家、有的想做音乐大师;有的是自己爱好、有的是父母之命、有的是受明星效应的影响、有的则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褒奖和同学的称赞……面对学生的如此多层次的音乐学习动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轻松活泼的教学模式,激发其学习兴趣。首先,以情激趣,唤起学习动机。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探究过程中的兴趣情景、问题情景,以景激趣,以情启思。其次,科学评价,激发创新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眼神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一方面,以掌声和“真棒”、“高见”、“见解独特”等简短而真诚的表扬,使学生看到希望、增添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诱导学生发挥想象、释放潜能、尝试创新;另一方面,用延迟评价的办法,给学生一个再认识、再理解、再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忽略“结论”重视“过程”。
  实践证明,在初中音乐课教学中尝试欣赏、活动、探究式教学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封存的联想,开启了幽闭的心智。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尝试成功的体验和乐趣中探究知识、创新思维、拓展能力。
其他文献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除了口语交际外,书面的表达也是相当重要的。本文从本人的教学案例出发,从句型入手,探讨了英语教学中学以致用,提高课堂的实效
期刊
英语是世界语,它反映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作为一门外语,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创造性的使用它,而不能创造它。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在英语的学习中,如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语言习惯,这就需要反复大量地循环实践。而要形成良好的语言社会习惯,背诵无疑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背诵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背诵的概念是这样解释的: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
【正】 1.前言百米后程跑是提高百米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后程跑速下降的多少直接关系到百米成绩的好坏。百米后程减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目前,我国运动员百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之一,传统文化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将两者结合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可行性和特点分析入手,提出了融合原则、融合目标和路径选择等意见,为两者融合进行初步尝试。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课 融合    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高职院校从课程开设、机构设立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通存在学生反响不佳、兴趣缺失
【摘要】音乐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音乐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而音乐教育的核心是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包括了音乐感觉和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音乐动作和智慧、音乐表现等多种能力。它是一种在特殊情感体验状态下,体现在音乐审美创造性认知能力和敏感性方面。  【关键词
2015年6月1日,2011级表演班毕业大戏《九儿》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成功谢幕,我院党委书记李宗伟、副院长刘大力、纪委书记兰绍彤及来自省内外的戏剧专家来到文东校区艺术剧场观看
【摘要】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初中生好奇心强,对游戏倍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使学生会学、爱学、能学、乐学,使学生在运用语言知识中享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使学习趋于主动。  【关键词】游戏教学应用原则教师的要求快乐教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游戏形式,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活动,
【正】 1、前言起跳是跳远完整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专家们认为: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助跑速度和身体重心在起跳腿退让性工作结束时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学特征;在跳远比赛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将困难问题转化为容易问题,陌生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这就是转化思想。它是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思想,其他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例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整体思想等均体现了转化过程,因此转化思想是数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数学思想的灵魂。高中课改教材中蕴含转化思想的知识点极多,教学过程中,如果能重视对转化思想的渗透和应用,将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所运用的课前挖掘教材思想性,课中感染默化学生,课后活动升华感情的三步有机结合方法,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前挖掘 课中感染 课后升华  把思想教育寓于教学之中,自古至今都有精辟的论断。古代教育家韩愈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近代的语文教学原则曰:“文道统一。”现行小学语文新课标总目标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