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学学习中的误区及解决策略

来源 :数理报(学习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7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力学问题是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的难点,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高中物理力学学习中的误区及解决策略,以期在教学过程中能对学生和各位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力学问题:误区;解决策略
  力学问题一直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可就是不会做题。怎样才能让概念“活起来”以达到指导做题的效果呢?我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学生易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
  解决策略:要准确理解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这是学好运动学乃至整个动力学的基础.可在对比三组概念中掌握:
  ①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
  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前者对应一段时间,后者对应某一时刻,这里特别注意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误区二:找不到两物体间的运动联系而出错
  误区分析:动力学的中心问题是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除了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外,还必须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当所给的情境中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找出这两物体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尤其重要。
  解决策略:认真审清题目,明确研究对象,联想过程图景,启动关联思维。高中物理的力学习题通常是有的给出一个物体,有的给出两个或多个相关联的物体。从物理过程看,有的给出部分,有的给出全部。有的条件直接给出,有的隐含在某个文字或句子中,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清楚。對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解决
  1、由个别向一般转化。所有的力学解题开始应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列受力方程。代入运算时统一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解题结束应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分析判断。
  2、明确物体的物理过程图景。宏观物体有做匀速运动的,也有做变速运动的;有个体的,也有群体的。对题目给定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形成一定条件下的清晰的物理过程图景。
  误区三:弄不清各个物理量的概念和相关的定理、定律
  误区分析:物理概念或定理或定律,它们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物理概念内容相似,但其实是有严格的 科学界定。同一物理概念在不同的物理学识水平阶段 严密的程度不同。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物理概念和 定理、定律的界定模糊不清,思维混乱,就会岀现分析错误而得不到相应的方程。
  解决策略:1、增强物理概念的物质意识。每引入一个力学 概念,应充分利用实验或学生生活积累的已有经验,把物理概念建立在充实的物质基础上。2、强化物理概念的界定意识。如速度利速率、功和功率、动能和动量、重量和质量等也是一字之差,它们的物理意义却不相同。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前者是过程量,后者是状态量,它们也有严格的界定。学生树立界定意识可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有利于增强解题分析的准确性。
  误区四:容易混淆各种功能关系
  误区分析:高中物理中,功能关系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解决力学问题中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苦于很多同学搞不清楚三种基本性质力做功引起的能量变化,以至于做题时经常出现错误。
  解决策略:应用功能关系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各种力做功与相应能变化的关系,重要的功能关系有:
  ①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变化的负值,即WG=-△Ep;
  ②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动能定理W合=△Ek;
  ③除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即W'其它=△E机;
  ④当W其它=0时,说明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⑤系统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机械能转化的内能,即f·d=Q(d为这两个物体间相对移动的路程)。
  误区五:不能根据物理过程与原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误区分析:高中阶段对于物理问题的研究相较于初中阶段更深入,整个高中物理知识是联系着的,这也就意味着对待同一道题目,可以选择力学方法,可以选择用能量的方法,甚至运动有时也可以解决力学问题。但是有很多同学是不能把几种方法灵活运用,只用一种办法死磕到底,这样就大大增加了难度。
  解决策略:认真审题后,弄清题目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结合物理规律,列岀物理表达式。列表达式的时候可根据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列,还可根据能量动量方面列,还需结合正交分解法等。力学解题步骤一般包括:1、根据题意画岀研究对象的示意图。2、在根据题意义画岀的图上标明受力情况和运动过程。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状态,也用符号标出。3、由受力情况和运动的关系联系符合的物理规 律、公式。找岀要求的物理量和所给的已知量的关系等。列出相应的方程和解方程。4、对得出的结果加以分析看是否符合规律。这样学生通过画图对物理图景有了直观了解,相应的关系也就能很快找到,增强了解题信心,也提高了物理学习兴趣。
  误区六:记笔记的误区
  最后谈一个看似与物理知识“无关”但却非常重要的东西:记笔记。我发现同学们在记笔记时通常都是照着老师的板书,一字不漏的抄下来,而是知识点的浓缩和精华。我们每个人都会做笔记,但是大家却很容易出现一个现象:我们总是走了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何出发。做笔记是为了以后回顾,可是很多同学连自己做的笔记自己都没翻过,更别谈复习和巩固和补充更新了
  解决策略:
  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三分之一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
  3、写字要快、字迹不必要求太高,看清就行。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采用简单的便利贴随时准备记录灵感问题,整理成型后及时补充到笔记本上。对于一些经常犯错的知识点,可以直接把总结写在便利贴上,补充到对应的知识点旁边。
  6、利用活页:活页既适合于语文和文综积累型科目,不断补充新知,把笔记变厚;也适合于数学、理综这样的思维型科目,蹦出的新思路、相似的题型、自己的痛点和解题的突破口再也不必拘泥于原有的纸张限制。
  总之,面对力学问题容易存在的误区,我们要加强力学解题思维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在高三的第一轮复习时,要在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中形成一定的解题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做题而做题。这样在茫茫题海中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很快找到解题的方向进行分析,解题思路也清晰。退一万步,即使分析中冇些错漏,也能在考试中得到一定的步骤分。
  参考文献:
  [1]杨景芳;《力学电子教材》[M];哈尔滨商业大学音像出版社;2002年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男童的人格培养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内外专家提出了男孩危机现象。本文旨在从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和掩饰性人格这四个维度出发,探究美式橄榄球运动对7-10岁男童人格特征的影响,为健全男童人格提供依据和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首先,通过文献资料和访谈信息,增进对于美式橄榄球运动和人格维度的认知,为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选取45名参与美式橄榄球运动的男童作为实验组,42名未参与美式橄榄球运动的男童作为对照组;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Q)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中物理教学的模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想要将高中生的学习潜能进行最大化的挖掘以及释放,同时提升高中生学习成绩,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未来目标以及长远的人生价值观,就必须积极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观念。基于此,本篇文章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深度的分析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有效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期刊
摘要: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实验教学的有效落实。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前教学现状展开分析,找到合理的应对策略,通过有效的教学内容来完善高中物理教学,落实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以及应对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期刊
摘要: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物理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物理模型建构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变得更加清晰,物理教师应使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理模型建构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理模型建构能力;培养策略  1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作用  建立物理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物理模型的正确运
期刊
摘要:在高中时期教学中,物理学科始终都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其知识点的学习难度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影响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与课程改革等改变传统教学策略,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物理课堂中,完成高效的物理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方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效率;教学策略  1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背景下,教育的方式也逐渐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趋势。在目前的教学当中,微课是教师们最常用的教学模式,这也是网络线上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运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其创新性、空间性。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实验课程的教学中,也可以有效地运用微课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完成实验,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们可以更加高效专注地进行自我学习并掌握知识。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划,在教学中,老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的方法开展工作,让学生通过交流与沟通,扩展思维,夯实物理基础。而且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让学生能够跟随老师的思维进行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就初中物理课堂对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总结。  关键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素养发展受到更多的重视。作为初中物理老师,需要正视学生素养的培养工作。在课堂的教学工作中,通过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以及制定一些教学优化措施等,来提升实际的教育效果。在促进学生学业水平进步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学科素养;培养  引言:当学生具备理想的学科素养,那么将会极大地提升学习
期刊
摘要:化学学科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有效贯彻生活化教学理念,帮助学生站在生活角度理解化学知识,并能够将化学学习与日常的生活现象有机联系,从而促使学生获得真实可用的化学生活化运用能力。随着高中化学生活化课题的建立,能够在促进学生养成生活化学习思维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为学生构建起生活化化学学习习惯,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化学学习发展。  关键词:高
期刊
摘要: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习题教学是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习题训练的过程是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分析题目、寻找解答方法,所以审题是学生在习题训练过程中最基础的一项,只有能够从题目中提取知识重点之后,才能更好地对习题进行解答,提高习题解答的正确率。审题能力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