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常识(五)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帖和临帖
  读帖即看帖,就是要像分析文章的要领和义理那样,去认真揣摩、分析、领悟碑帖的用笔方法、结构特征以及章法布局等,做到心中有数。
  临帖是将字帖放在旁边,仿照帖中运笔技法,结构特征,转折、提按、顿挫、起收、藏露以及章法布局而练习书写。人们经常采用的有对临、背临和意临。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很多书家都临写过。有的基本忠于原作,比如赵孟頫;有的则是加入了较多自己的书风,比如王铎。大书法家都会坚持临帖,一来通过实践体悟古人笔法,二来借此与前辈气息相通。
  读帖和临帖,都是学习书法的好方法,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事半功倍,不断进步。
  褚遂良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褚遂良是初唐的著名书法家。唐高宗时,因被封为河南郡公,故世称“褚河南”。书法少学虞世南,后上溯王羲之。他融南风之蕴藉、北风之质朴于一体,变化自在,独具一格。其楷书代表作品《孟法师碑》清远萧散,遒劲端雅。《雁塔圣教序》是晚年作品,超然俊拔,格韵超绝。疏瘦中见腴润,古淡中有风华,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行书作品《枯树赋》,用笔秀劲飞动,筋骨犹存,得二王韵味。
  (汪峣 编写)
  责任编辑 曹敏
其他文献
同学们,你们爱集邮吗?纵横八千里,上下五千年,小小邮票在方寸之间包罗万象,似一扇打开的窗户,让自然、历史、科技、文化的清新之风扑面而来。今天就让我带着你们在邮票中欣赏中国的书法。  篆书——生动  我国第一套系统发行的古代书法邮票是2003年发行的《中国古代书法——篆书》,邮票中选用的《毛公鼎》和《泰山刻石》是最有代表性的篆书精品。《毛公鼎》的铭文是大篆,书法风格浑厚,《泰山刻石》是小篆最经典的作
期刊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xiè),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如果我说“郑板桥”,你可能会一拍脑门:噢,原来是他——“扬州八怪”之一,在诗、书、画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造诣。  《竹石》这首题画诗是郑板桥七十三岁时所作。诗开篇的第一个字“咬”, 突兀奇峭,入手不凡。既形象地写出竹子须在乱岩中扎根的艰辛与不易,又入木三分地刻画出竹
期刊
一九一三年的重阳佳节,一个至今在海内外影响巨大的印社——西泠印社成立了,它的首任社长就是吴昌硕。  吴昌硕,原名俊,字昌硕,浙江安吉人,出身于书香世家。他成年后游历于湖州、杭州、苏州、扬州一带,游历过程中结识了一大批藏书大家和书画印名家。在苏州期间他还结识了潘祖荫、吴大澂、顾麟士等金石大家。正是这些名家、大家让吴昌硕眼界大开,使他不断学习创作,从而技艺突飞猛进,奠定了他后来的辉煌。  吴昌硕有过短
期刊
“十”是数词,同时也可以表示达到极点,如我们常说的“十全十美”“十万火急”等。在组合成汉字时,“十”会处在不同的位置。我们根据它分别出现在上、下、左、右等不同的位置进行归纳练习。
期刊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苏州吴县人,明朝著名的书画家、诗人。据说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取名为寅。  唐寅才华横溢而又玩世不恭,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即民间所说“江南四大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洒脱的绘画风格  唐寅画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他足迹遍
期刊
文徵明,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也是“吴中四才子”之一。  小链接  无论在书法史还是绘画史上, 文徵明都堪称一位举足轻重的巨匠。他书画双绝,绘画山水、人物、花鸟无不精通,书法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  文徵明小时候有点迟钝,八九岁时说话都不太清楚,他父亲却认为这没什么妨害,仍为儿子请了最好的老师。文徵明向吴宽学习诗文,向沈周学习绘画,向李应祯学习书法。
期刊
褚遂良是初唐的著名书法家。唐高宗时,因被封为河南郡公,故世称“褚河南”。书法少学虞世南,后上溯王羲之。他融南风之蕴藉、北风之质朴于一体,变化自在,独具一格。其楷书代表作品《孟法师碑》清远萧散,遒劲端雅。《雁塔圣教序》是晚年作品,超然俊拔,格韵超绝。疏瘦中见腴润,古淡中有风华,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行书作品《枯树赋》,用笔秀劲飞动,筋骨犹存,得二王韵味。
期刊
印象中的平凉是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到甘肃省平凉市,去看一看崆峒山、柳湖公园等名胜。  平凉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文化遗迹甚多,秦始皇、汉武帝先后登崆峒而揽胜,大诗人李白、杜甫在这里都有佳作传世。近代以来,左宗棠、林则徐、谭嗣同、冯玉祥、张学良、于右任等爱国人士留下了历史的印迹,而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氏诞生于成纪(今甘肃平凉静宁南部),平凉泾川王母
期刊
童星小名片  兴趣爱好:书法、国画、音乐、主持  学书格言:手拙要多练,眼拙要多悟,持之以恒,志刚必成。  辅导老师:李虎(一钵居士)  电子邮箱: xiaohuai0707@126.com  大家好,我是徐州市大屯矿区第二中学初二年级的吴彤。我从8岁开始学书法,一次广场写春联活动,我被老师腕底变幻莫测的线条和精美的结构吸引住了,于是缠着妈妈给我报了名。  第一节书法课,我学得似懂非懂,因为是插班
期刊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读着这首词,你肯定会问:这位胸怀热血男儿之心的女子是谁呢?别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她出生于清朝光绪年间,那时政府腐败,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为父辈为官,她在不愁吃喝的欢乐中度过了童年。她爱读诗词、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又仰慕英雄豪杰,少女时就写下“莫重男儿薄女儿”“始信英雄亦有雌”等诗句。  虽是女子,她却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