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urE技术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进展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ongwei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及肺结构发育不成熟可引起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非侵袭性通气方式如经鼻正压通气及二者联合的InSurE技术(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是目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的重要方法.该文对三者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概况及研究进展,尤其是InSurE技术的临床应用优势及发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川崎病致冠状动脉病变已成为小儿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近年来国内外围绕川崎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已大量展开,通过总结近20年来我国川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不同地区在发病率、年龄、性别、民族、家族史、季节性、复发率、心脏损害、病死率方面的特征,以期为我国川崎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俯卧位可以改善严重肺损伤患儿的氧合和呼吸力学,如减少胸腔内压力和肺泡扩张及通气的不均一性、增加肺容量、减少肺不张区域,并有利于分泌物的清除.机械通气的患儿采取俯卧位除可以改善氧合之外,还有利于降低某些呼吸机参数,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对肺外器官也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危重者采取俯卧位也是安全可行的,但是目前还没有数据表明采取俯卧位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预后,尚待进一步研究。
1 数值范围号的使用应统一,一般使用浪纹连接号“~”。例如:5至10可写成5~10;但5万至10万应写成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
期刊
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和躯干肌肉无力、萎缩.其致病基因定位于5q13,共有四个候选基因,其中SMN基因为致病基因,其他三个基因是修饰基因.基因诊断是目前比较可靠且运用较多的辅助检查方法.SMN基因定量分析可以作为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以及基因诊断和检测携带者的补充.该文对四个候选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诊断及SMN基因定量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合性
心内膜心肌活检是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金标准,但取样的局限性导致了其低敏感性,且有创性检查方法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传统的诊断工具心电图、心肌酶、心脏超声等检查均无特异性.临床上需要一种无创性、高敏感性的诊断方法.心脏磁共振成像不仅能评估心脏的功能参数,如左室功能、局部室壁运动等,而且通过T2加权成像及早期、延迟对比增强T1加权成像等多种成像方式反映充血、水肿和坏死等心肌炎症的组织学特点,为临床上诊断病毒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缺铁性贫血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对儿童认知和精神运动的发育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虽然我国人民经济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但儿童缺铁性贫血状况仍不容乐观.该文主要就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状况、缺铁的危险因素、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等进行综述。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临床上罕见的红细胞发育不良性疾病.因缺乏此种疾病完整的自然演变信息,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尚无统一认识,尤其在国内,更缺乏对该病系统的认识.该文主要综述该病的诊断标准,评价可行性治疗方法,包括激素等药物治疗及输血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新生儿脑梗死(NCI)是发生于胎龄28周至生后28d的脑血管事件,在病因、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预后等诸多方面均有别于儿童和成年人的脑梗死.NCI通常发生于大脑中动脉区域,左侧较为常见.惊厥发作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通常在生后几小时至72h内发生.亦有一些患儿不具备任何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不典型是导致其漏诊的主要原因.因此,NCI的诊断必须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是目前诊断NCI的金标准,而弥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激素和活性因子,这些物质不仅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参与婴儿的糖脂代谢、免疫及食欲调节,对婴儿代谢和健康产生远期影响.其可能的机制为:(1)母乳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和胰岛素能提高婴儿的胰岛素敏感性;(2)肽类激素(如瘦素、脂联素)通过中枢调节食欲和能量代谢的作用;(3)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脂肪细胞分化、脂质合成的抑制及炎症保护作用;(4)营养代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是一种与胃肠炎有关的无热性惊厥,多不伴有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多发生在病程的1~6d,惊厥以强直-阵挛为主要表现形式,抗惊厥药物治疗不敏感.预后良好不需要长期抗惊厥治疗.深入了解该病的发生机制及进一步有效地控制惊厥反复发作是目前关注和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