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股为何总能起死回生

来源 :理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la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信不信,中国股市的垃圾股将永不退市!自从2007年12月13日*ST联谊宣布退市之后,三年半来,沪深两市发行新股近千家,可除了承德钒钛、邯郸钢铁、上海航空一类被吸收合并而丧失上市资格的主动退市公司外,再也没有出现过一家公司因连续三年亏损、财务造假和重大违法行为而退市,披“星”戴帽的,暂停上市的,破产重整的,一个个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不死鸟越来越多,越飞越高!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像这样只进不出的市场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君不见如今很多蓝筹股股价才2~3元,可ST和*ST们却高达20-30元。三年半来,涨幅最大的前十名大牛股:天安光电(原S*ST天颐)涨1661%,国中水务(原S*ST黑龙)涨1544%,中福实业(原S*ST昌源)涨1387%,顺发恒业(原S*ST兰宝)涨1226%,广晟有色(原S*ST聚酯)涨982%,广弘控股(原S*ST美雅)涨831%,华映科技(原*ST闽东)涨633%,鱼跃医疗(涨508%),荣安地产(原S*ST成功)涨443%,中航电子(原*ST昌河)涨442%。除鱼跃医疗外,全是披“星”戴帽一族,*ST闽东甚至还戴过PT的帽子。本末倒置、越烂越涨的奇迹是怎么出现的?一言以蔽之曰:“借壳上市”。
  近期,随着大盘逐级走低,借壳上市的活剧愈演愈烈。端午节刚过,不死鸟*ST圣方就公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根据报告书,*ST圣方已向新华联置地的全体股东定向增发128634.36万股,发行价2.27元,涉及金额29.2亿元。*ST圣方随之变身为地产股。同日,停牌四年之久的S*ST北亚重组方案出台。重组方还是央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航集团将旗下中航投资100%股权注入S*ST北亚,中航投资的主要资产就是持有中航证券、中航期货、中航租赁、中航财务的股权,重组完成后S*ST北亚将变身为金融股。次日,*ST兰光宣布新股东宁波银亿集团已注入银亿地产100%股权,涉及房地产资产金额33亿多元。必须强调指出的是,证监会已多次重申,暂缓涉及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的重组申请,可是,*ST圣方、*ST兰光们却能独享“绿色通道”,华丽转身成地产股,市场还有什么三公原则可言?
  据有关媒体统计,目前带“S”标记的股改钉子户尚剩17户,除S上石化、S仪化、S前锋和S佳通外,其他均为ST公司,其中大部分已推出重组式股改方案。例如,S*ST光明已正式启动股改程序,重组完成后将变身为珠宝公司;S*ST鑫安已确定由中原出版借壳上市;S*ST生化将变身为振兴生化;等等。据说有关方面正在施压,将尽快督促股改收官,如无意外,所有“S*ST”一族,均将成为弱市中怒放的奇葩。
  与此相反,在海外,因反向并购引发的中国概念股信用危机,正在不断升级。所谓反向并购,正是我们熟悉的借壳上市。据统计,目前在纽交所、纳斯达克和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共240多家,其中2007年至今年3月底通过反向收购方式挂牌的就达159家。去年上半年,反向收购的中概股丑闻不断爆出,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迅即着手调查,多起造假丑闻被证实,很快引发了一股中国企业的退市潮。仅3月至今两个多月时间,就已经有18家中国公司因涉嫌披露虚假信息,被纳斯达克或纽交所停牌,4家企业被勒令退市。为避免风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暂停接纳中国反向并购上市公司客户。更多的中概股则连续大跌,连网易、搜狐、百度这样的老牌中概股都被殃及。
  为何在海外反向并购被视为痈疽,在国内借壳上市却当作宝贝?为什么我们这里新股上市那么容易而密集,老股退市却又那么艰难而稀罕?关键还在烂公司重组大大有利可图。大凡借壳上市多有猫腻,就拿上文提到S*ST北亚标的资产中航投资来说,为了借壳上市,注册资本才1亿元的中航投资,短期内由大股东增资至25亿元,又将37亿元的净资产评估增值至66.49亿元,可是再怎么增资和评估增值,也装扮不了薄薄的一点利润:今年1~2月净利润才1124万元。1100多万元利润(全年最多不会超过1个亿)包装成66亿多元净资产,这是多大的诱惑!更何况其间还有一条长长的专业生产链和灰色地带。不是有行长夫人成了某地最牛散户吗?类似的×长夫人还不知有多少呢!
其他文献
很多人至今对那个冬天记忆深刻。  那时的中国互联网最流行的一个词就是“烧钱”,所有的网络人包括投资商几乎没想过如何用网络赚钱,但却都相信网络肯定会赚钱。但随着泡沫的破灭,互联网的寒冬开始了。那个冬天里,没有了学生的家园chinaren,倒下了“明黄色一代”亿唐。  但也有人在那个不被看好的萧瑟季,播下了口碑营销这个更不被看好的种子。然而,就是这颗种子被精耕细作了八年之后,日前完成了第三轮融资,投资
期刊
“差股票”的爆发力更惊人  著名经济学家 金岩石  在投资中,看到别人买了赚钱可自己没买,你可能会说“假如我当初买了,现在就赚了”。可是谁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在我看来,不同投资人有完全不同的投资机会。有的人只适合做长期投资,有的则适合短线投资;有的适合持有白马股,有的则适合持有那些看似比较差的黑马股。  在对待投资“劣质”股票的问题上,投资界有两位举世公认的大师——巴菲特和索罗斯,虽然两位投
期刊
近期,国内食品安全事件再度集中“爆发”。“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炸弹西瓜”等事件又接踵而来。政府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重拳出击,快速出台了许多严厉的法规条款。只是不少人担心,这些事件风头一过,基本就没有人过问了,我们也基本上看不到任何的追踪与跟进。我劝大家不要过于埋怨我们的政府,其实这种事情不仅仅发生在我们中国,美国也有。100年前的美国,他们的食品与药
期刊
5月中旬,邮市出现了一波快速反弹行情,不少热点品种价格有20%的涨幅,令沉寂3个月的市场曙光初现,更有乐观者则认为邮市反转行情就此揭幕。那么,邮市会不会真的在5月下旬出现新一轮否极泰来的上扬行情呢?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小,至少从市场的反弹能量分析,5月中下旬的新邮回升行情仅为局部品种的反弹,新一轮上扬行情形成的条件目前尚不具备。但是,此波反弹行情的出现却同样有十分积极意义,它表明市场在经历3个月
期刊
在限购、限贷政策越发严厉的大背景下,前脚签订买房合同,后脚却发现买家已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或获得足额贷款),由此引发的违约责任应该由谁承担?中介费又该由谁买单呢?  买房搁浅中介费谁买单  2010年4月3日,在中原地产的居间下,蒋方彦(化名)和刘静(化名)签订了《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协议约定,由刘静出资购买蒋方彦名下的上海石门二路某处房产,双方约定房屋总价为195万元,协议中还明确约定了房款分
期刊
的确,和许多年轻人一样,王大卫从单身贵族走进二人世界,享受甜蜜的同时也会遇上很多“幸福的烦恼”,比如结婚照、婚宴等花费,更重要的是婚后即将展开的“平凡而琐碎的生活”。  善用银行带来的金融便利  王大卫每个月要跑去银行给老家的父母汇款的确有些麻烦,不如利用银行服务,给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建议王大卫用经常使用的账户,一般是代发工资的账户,办理一个专业版网上银行,那么王大卫可以在家缴水电费账单、给老
期刊
A股在内外利空的打压下连续收阴,短短数日已成为亚洲最弱的市场之一。但是,中国经济的长期向好,经济增长仍快于成熟市场和其他新兴市场,依然是全球资金关注的热点市场之一。中长期向好的预期与短期的弱市,对此,投资人留还是走,补仓与割肉的纠结将较长时间存续。有没有一种方法或技巧,既能抓住中长期牛市,捕捉黑马,也能规避短期弱市,避免陷入熊途?那么,所谓不选股、不选时的投资方法,则能产生这一成效。  巴菲特凭着
期刊
据了解,融理当代金银币研究所由上海金融学院和《理财周刊》社联合成立,是国内第一家以当代金银币为研究主题的专业的民间研究机构。研究所的宗旨在于提升当代金银币学术研究的水平,促进金银币文化的传播,推动当代金银币收藏和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金币总公司新闻发言人王宝清先生专程从北京来到上海,出席了融理当代金银币研究所揭牌仪式,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此举填补了钱币学术研究中当代金银币方面的空白,并殷切
期刊
随着全国各地保障房建设如火如荼的推动、跃进,愈来愈多的人尤其80后之刚性置业需求者,对“房价回归合理”充满无限期待。  保障房不是降房价的药方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这些人所设定购买的依然是商品住宅,只是希望透过未来保障房的大量入市,能调整、改变当前房价居高不下的现状罢了。问题是这种想象充满太多变数、不确定性,甚至与现实背道而驰。  兹以一首打油诗,表达我对未来房价走势的看法:  土地资源如钻稀, 
期刊
当今世界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在婚姻问题上有两股潮流,一是结婚潮,二是离婚潮。因此,美国人在防范婚姻的财务风险上有两个很有意思的特点:一是发生婚变时先把自己的财产看好,第二个特点是美国人在结婚前多喜欢签订婚前协议。    美国好莱坞著名影星、前加州州长施瓦辛格闹出与家中女佣有染并有一个私生子的性绯闻之后,媒体大肆炒作,而施瓦辛格也将为此付出代价。施瓦辛格的妻子玛丽亚薛佛得知丈夫还有一个私生子的消息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