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正确的政府角色

来源 :理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w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国内食品安全事件再度集中“爆发”。“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炸弹西瓜”等事件又接踵而来。政府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重拳出击,快速出台了许多严厉的法规条款。只是不少人担心,这些事件风头一过,基本就没有人过问了,我们也基本上看不到任何的追踪与跟进。我劝大家不要过于埋怨我们的政府,其实这种事情不仅仅发生在我们中国,美国也有。100年前的美国,他们的食品与药品的生产比今天的我们好不到哪去,也是一团乱麻。他们也有各式各样的黑心工厂,那时候的美国比起我们今天的“行业黑幕”毫不逊色。那么为什么现在我们和他们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就是因为他们懂得“亡羊补牢”。
  “免检”制度让人搞不明白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美国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产品,我们的老百姓都敢买,中国香港质监部门认证的产品,我们的老百姓也敢买。但如果是我们中国内地质监部门认证的产品,老百姓都敢买吗?看看这些出问题的产品,哪个没有被监管部门认证过?其中不少还是免检产品。其实我一直搞不明白一件事,就是为什么会有“免检”这样的制度出台。我们的产品质量真能好到不用检测的程度吗?如果大部分产品都能免检的话,那我们怎么能树立起执法部门的权威?
  FDA与糖精的故事
  糖精从它诞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受到很大的争议。FDA的第一任局长,也是著名的化学家,他自开始就认定这东西对人体有害。而罗斯福总统因糖精能解决他糖尿病的痛苦,而坚持认为糖精无害。到了1960年,一项研究证明大量食用糖精会导致老鼠患膀胱癌,但是由于无法最终确认是否能对人体致癌,国会就要求在含糖精的食品上标注“糖精可能是一种致癌物”。此后,他们又对糖精进行了大量研究,最后也没有证据能证明它和人类的癌症有什么必然联系。直到2001年,克林顿总统签署法令,撤销了糖精可能致癌的标注。对于这么一个小小的糖精,他们都会这样大动干戈,纠缠了几十年。这样的一个质量监管部门,你觉得他们会糊弄人吗?他们认证的东西你会不放心吗?
  药品审批背后的巨额利润
  在2004年,我们药监局就受理了10009种新药的报批,而美国呢?同期美国药监局受理新药报批的数量也就148种而已。2008年我国批准新药165件,批准仿制药生产1502件,美国FDA批准多少呢?24件。要知道,在我国每一种药品被批准的背后隐藏的都是巨额利润。2009年中国通过医院销售的药品金额高达35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而且我们现在以每年27%的速度增加。麦肯锡就预测说到2014年中国在医疗方面的开支总额将达到5210亿美元,2016年达到6590亿美元。 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巨额的利润,这些药厂当然会想尽各种办法打通这些拥有审批权的官员,而前两年被判死刑的国家食品医药监管局原局长郑筱萸就是一个可耻的佐证。
  要重视独立专家的专业性意见
  美国的药厂实力自然不必多说, 一个药品实验动辄上亿美元的开支,那他们是如何保证“裁判”不受药厂影响的?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美国几乎每份FDA报告的起草人都要做“利益冲突”的申明。如果报告人与相关的某方有利益上的关联,比如接受了相关企业的科研项目、差旅赞助或者奖励,也就失去了“独立性”。对于FDA来说,独立专家的意见才是“专业性”的意见。如果专家隐藏“利益冲突”的话就会失去信誉,以后在整个学术界就无法立足了。而且一旦被查出来,药厂也别想有什么好果子吃,因为他们将面临着严刑峻法。
  就在上个星期吧,国内的第一大报《人民日报》提出政府要“善治”,说直白点,就是把老百姓照顾好。我希望通过这一两年的努力,能够让我们政府了解以人为本和严刑峻法关乎政府的执政水平。在一个由政府、企业、社会大众联合构建的系统中,一定要以民为本,以百姓的利益为最大的前提,才是最大的目的。
其他文献
汽车扩大了人们的生活半径,以前许多没时间涉足的地方,有了汽车后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自驾出游已经成为人们买车的重要理由之一。  随着参与自驾游的人越来越多,它也在不断升级,由原来的一家人单打独斗,到车友会、自驾游俱乐部的集体行动;由走到哪里算哪里的休闲郊游,变成需要精心计划、长途行军的主题游。而相应的,市场上专为自驾车主提供的各种自驾游装备也日益丰富,琳琅满目,这些设计精巧、考虑周到的装备,让自驾游
期刊
同样是投资房产,如果仅仅只考虑市中心成熟板块的公寓,以万鑫的资金实力,他很有可能会面临两种结果,要么是在等待中丧失机会,要么是只能够拥有一套房产。  而现实情况是,万鑫目前拥有8套房产,除了一套自住,其余7套均用于出租,仅租金收益这一项,每月超过了两万元。当然,房产增值带来的收益,已经让这位刚过40岁的男人,轻松实现了财务自由。  虽然万鑫很早就开始创业,从2001年就开始经营一家公关公司,但公司
期刊
5月23日的暴跌行情,彻底打破了沪市原本在2850点附近形成的整理平台,大盘明显下了一个台阶。此时,那些曾经很看好的声音没有了,也没有人去转述美国高盛关于下半年中国股市将出现“疯狂上涨”的预言了,社保资金斥资100亿元投资股市的消息也失去了冲击力。与此同时,对后市彻底看空的声音甚嚣尘上,认为会跌到2400点的已经不算是有想象力的观点了,因为已经有人看到了2000点之下。  负面因素主导市场  应该
期刊
终于有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挨不过股市的“寒冬”清盘。8月2日,华泰紫金智富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因投资者大量赎回导致管理资产规模减少而终止,成为首只提前清算的集合理财产品。  首现清盘  华泰紫金智富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于去年7月8日成立,属于非限定性小集合产品,成立时规模1.37亿份,不设固定存续期限,封闭期一年。截至7月22日,该产品累计净值1.1644元,成立以来取得了约16%的收益。今年以来,该产品累计
期刊
一季报业绩突然变脸、大幅下滑或大大低于预期是近期创业板个股被大幅杀跌的主要原因。上市公司和券商等为了获取暴利,不择手段进行“包装”也是造成创业板今日惨状的重要原因。  今年以来,创业板“有点烦”:指数节节败退,5月24日创下了历史最低点——828.5点;一直被付予高成长的光环也被急剧下降的业绩所抹灭;更为关键的是,投资者谈起创业板(包括中小板)直摇头,曾经的创业板成了“烫手的山芋”。谁将为创业板的
期刊
算起来,李继明的投资方式可谓是旁门偏道。他选择的股票都是“戴帽一族”,而且至少是一顶,ST、*ST,以前还有SST、S*ST,再以前就还有PT。然而,就是这些“帽子家族”,却让他在股市的枪林弹雨中奇迹般地挖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金矿”。    从失之交臂到幡然醒悟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个散户就有一千种投资法。然而,和大多数的成功一样,李继明的成功却是从失败一路走来的。  李继明清
期刊
必须指出的是,选“差”毫无疑问也是一项风险投资,其中一些独特的风险也需防范,特别要防止进入一些误区。  不盲目冒进  选“差”这活,被索罗斯说起来简单易懂,仿佛制胜法宝口诀,然而真正操作起来,独到的眼光很重要。就像前文专家提到的,选“差”恰恰要求投资者具备一定的素质,并不是仅仅做到逆向思维、想别人未想就可以了。  虽然各种“差”相里蕴藏着机会,然而如何发现并把握机会,并不是初学者能轻易掌握的。仅仅
期刊
6月7日晚,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美国亚特兰大演讲,笔者没有听现场转播,只从电视新闻报道中听到他讲了三个信息,都有举白旗之嫌。  首先,美国经济增长未如理想——慢;  其次,美国职位增长未如理想——少;  第三,美国不宜于此时过分削减赤字,希望国会留心——唉。  今年初,不少分析都认为美国今年经济会复苏得很好、很快,因为去年第四季度美国GDP增长了3.5%,故不少人都认为美国今年第三季度便会加息。只有
期刊
很多人至今对那个冬天记忆深刻。  那时的中国互联网最流行的一个词就是“烧钱”,所有的网络人包括投资商几乎没想过如何用网络赚钱,但却都相信网络肯定会赚钱。但随着泡沫的破灭,互联网的寒冬开始了。那个冬天里,没有了学生的家园chinaren,倒下了“明黄色一代”亿唐。  但也有人在那个不被看好的萧瑟季,播下了口碑营销这个更不被看好的种子。然而,就是这颗种子被精耕细作了八年之后,日前完成了第三轮融资,投资
期刊
“差股票”的爆发力更惊人  著名经济学家 金岩石  在投资中,看到别人买了赚钱可自己没买,你可能会说“假如我当初买了,现在就赚了”。可是谁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在我看来,不同投资人有完全不同的投资机会。有的人只适合做长期投资,有的则适合短线投资;有的适合持有白马股,有的则适合持有那些看似比较差的黑马股。  在对待投资“劣质”股票的问题上,投资界有两位举世公认的大师——巴菲特和索罗斯,虽然两位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