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曲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在关着窗户的房子里
  他还在睡觉
  窗帘挡在他和白色的梦境
  之间,一个方形替换了
  从他的呼吸中掉落的
  一片伤痕
  头脑是黑暗、狼藉、辽阔
  有时候月光会悄悄穿透玻璃
  照亮走廊的地板,亮斑——
  身体的斑纹——玫瑰——
  岩石
  岩石的玫瑰
  睡着了的人仍然吻我
  吻
  让他闭着眼睛
  吻,除了在这床上
  其他的时间,别的事情
  都不再成为必要
其他文献
1  就快要过年了,但是如果不是网站上老是在推出年货特卖,我是不大对过年这种事情上心的。  我是怎么跟屹菲认识的呢,这也还要从网上说起。  不知怎么,我就点到了她的微博,上边有一条有关钢琴的东西,我点开听,然后我留了言,我说这真好听。  屹菲就说,钢琴的曲子都很好听。  你看,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然后,跟很多人一样,我们就聊了起来。  她讲到我点开的那支曲子,其实是日本的,只是有了中文填词,但是
期刊
孙频写得一手跌宕起伏故事。不过,她似乎从来无意充当一个讲故事的人,有时甚至会让人怀疑,她是否早已忘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讲述方式。  ——不是忘记,她始终是一个故事创造者。  我猜想,在孙频头脑里,应该有一整幅完整的图景,关于时代,关于社会,关于信仰,关于身体,关于痛苦,关于爱,关于种种不公,关于无边的罪愆……她自觉看明白了其中的某个图景,就尝试写下一篇小说。小说里的故事,并非从生活中拾取、又可以
期刊
1  我能听见她的呼吸,伴随着胸脯的起伏,劣质白蓝相间的床单托举着她平坦的身体。比蚊帐更恍惚的粉红色帷幔隐约包裹着床,在四周形成一个碉堡。我问她,林冉,是你吗?她睁开眼睛,绯红的脸颊向我传递出肯定的答复。一丝慵懒的气流从她的身体发出,簇拥着黑夜扑面而来。  有一瞬间,我忘了身在何处,对着粉红色的帷幔顶端发呆。仿佛被林冉察觉了,她问我,吴越,我们这是在哪里?  我环顾四周,劣质床单,昏暗的灯光。床头
期刊
写这篇小说最开始是为了应付张清华老师的课堂作业:写一篇小说梗概,向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技法致敬,不仅要跌宕起伏,还要回肠荡气。我选择致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物件复现串联小说。物件选什么呢?当天刷手机,头条新闻,某明星向另一明星求婚,钻戒粒大晃眼,好吧,那就金刚石吧。  放下手机,乡村、矿坑、水库、锦鲤、童年、父母的遭遇、女孩成长的隐秘涌进我狭窄的记忆通道……大概一个多月,在上课与实习的间隙,我在办
期刊
时间过得真快。艾敬的歌声犹在耳畔,1997,快点到吧。很快,2000年也来了。从前让我们望眼欲穿的日子都来了。遥遥无期的等待,转眼呼啸而过。  1997年,我买下平生第一台电脑。当年的电脑,没有Windows(很快就有了),也没有网络(也很快就有了,虽然收一封信件,要缓慢而优雅地扔无数的小纸团)。前面写的片言只语,必要先打一串DOS命令符才能找到。近万元的设备其实只是一个打字机,但是我还是很快迷上
期刊
2001年,我27岁,刚接触网络没几年,下班了就在各个文学论坛晃来晃去。最常去的是天涯论坛和橡皮论壇。天涯更像是市井江湖,包罗万象,什么人都有,也经常发生骂战,看得旁观者竟也胆战心惊。橡皮相对文气,我喜欢在里面匿名聊天。不过那里圈子气息特别浓,更像一个门派,有着极为单一的武功套路,审美的排他性强,渐生厌烦。不过,在那里倒也认识了三五好友,比如黄梵,比如李修文。有一天修文说,你去新小说论坛玩吧,是浙
期刊
一  阿罗汉之死一直悬在乌城半空迟迟没落地,如烟花散去,寂寞而空灵。  直到阿罗汉法师的灵塔孤零零地冒在栖仙寺后山,山脚下大雪已融化,迎春花开满坟头,人们还在议论他的各种死因:梅毒、艾滋、癌、白血病……  宗教局档案室里那个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女居士说阿罗汉法师的确死于胰腺癌,并在网上发表声明死于艾滋病只是谣言。可那些虔诚的佛教徒根本不相信她,甚至说她的美瞳隐形眼镜就是对乌城的巨大欺骗,乌城的天仍将
期刊
作为我和我的肉体和精神的区别  作为我和梦境的区别  作为我和冰冷无情的房间的区别  作为我和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区别  作为我和生活,生活和死亡的区别  作为我的白天和夜晚,清晨和黄昏的区别  作为我和太阳和月亮的区别  作为我和我一生光线的区别  作为我和蓝幽幽如水的夜空的区别  作为我和爱人和他的爱人的区别  作为我和一条路和另一条路的区别  作为美丽和古老,我和银杏的区别  幽深的暗影,缓慢
期刊
别理解,别压制  黑暗不是你的  别去歇斯底里地疯狂  我错失的东西让我觉得平静  它们在那  然而再没有机会  遥远的树木给我的借口  别对着落日清算自己的过错  要忏悔就在夜里  要哭泣就不要发出声音  门背面贴满失望的耳朵  别当着邻居骑上葵花  静悄悄的夜里只有脚步声排队而行  一只玻璃水杯在阳台上收缩  公路上汽车的碾压让它近乎毁灭
期刊
时间:2016年8月7日下午  地点:北京大悦城单向空间书店  谢谢大家这么热的天赶来参加活动,感谢搜狐读书频道,感谢贺奕。其实我跟贺奕也是第一次见面,文学界就是这样,虽然是第一次见,已经是很多年的朋友了。因为在文学杂志上一起露过面,神交已久。所以写小说有一个副产品,就是你到任何城市,可能都会碰到同行,可以蹭一顿饭吃。  刚才活动前,一个记者提了个问题。说《标本师》之前,我写了《东岸纪事》这么一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