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发育不一致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新生儿期合并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fox_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发育不一致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新生儿期主要合并症。

方法

收集2011年1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152例(76对)双胎发育不一致新生儿及552例(276对)双胎发育一致的新生儿资料。比较2组母亲孕期及围生期情况和新生儿期合并症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双胎发育不一致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1.双胎发育不一致组新生儿胎龄、足月儿发生率、出生体质量均明显低于双胎发育一致组[(35.8±2.5)周比(36.7±1.8)周,48.7%比60.2%,(2 277.1±575.7) g比(2 545.0±413.4)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产儿发生率、小于胎龄儿发生率、转儿科率明显高于双胎发育一致组(51.3%比39.9%,40.8%比13.2%,46.1%比2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双胎发育不一致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暂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呼吸系统合并症及新生儿脓毒症、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双胎发育一致组(6.6%比2.5%,7.2%比3.1%,5.3%比1.3%,9.2%比3.3%,3.9%比0.9%,3.3%比0.7%,4.6%比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双胎发育不一致新生儿中低体质量组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高体质量组[(1 926.7±414.1) g比(2 618.7±504.6) g],小于胎龄儿发生率、转儿科率、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高体质量组(65.8%比6.6%,56.6%比35.5%,9.2%比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病(OR=2.127,95%CI:1.392~3.253)及妊娠期糖尿病(OR=1.684,95%CI:1.112~2.552)是双胎发育不一致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母妊娠期高血压病及妊娠期糖尿病为双胎发育不一致的独立危险因素,双胎发育不一致新生儿期合并症发生率高,应重视及加强对双胎发育不一致新生儿尤其是低体质量儿的胎儿期及新生儿期监护及干预。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分析以游戏为基础促进交流与行为的干预(PCBI)方法与应用行为分析(ABA)方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幼儿的近期疗效。方法以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74例19~30个月的ASD患儿为研究对象,入组后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BI组和ABA组,分别给予PCBI和ABA干预12周。训练前后分别采用波特奇早期发育核查表、孤独症疗效评定量表(ATEC)进行发
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有合并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可表现为多个层面的神经精神发育异常。高达20%~30%的CHD患儿具有遗传学异常,遗传因素作为神经发育障碍的独立危险因子,其预示着这部分CHD患儿将拥有更差的神经系统发育结果。由于神经发育的结果与潜在的综合征或遗传异常的密切相关,早期诊断是建立神经系统发育和认知功能预后的关键,有利于指导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现从遗传学角度简要分析遗传学
甲状腺疾病是孕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孕期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孕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母亲的甲状腺素在整个孕期均可通过胎盘。甲状腺素对胎儿的发育,尤其是脑发育起重要的作用。在孕早期,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甲状腺激素完全依赖于母亲。孕期甲状腺疾病如未及时治疗或控制不佳,不但会导致不良妊娠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还会对胎儿和新生儿的智能发育及甲状腺功能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需重视孕期甲状
目的分析婴儿起病的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AHC)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7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就诊的7例X连锁AHC患儿,患儿均检测剂量敏感-性逆转-肾上腺增生不良基因1(DAX1/NR0B1)基因突变,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7例患儿均为男性,婴儿期(0~7个月)起病,其中4例有X连锁隐性遗传家族史
目的探讨遗传性低镁血症继发低钙血症的临床、生化、影像及TRPM6基因突变特点。方法2例于2014年至2016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来自不同家系的男童,分别于9岁、1岁2个月时因"癫痫、发育落后"入院,通过临床调查、生化代谢分析、影像进行病因研究,采用全外显子分析明确基因诊断,对TRPM6基因突变进行验证。结果例1出生后3个月起反复抽搐发作,发育落后,9岁起视力下降,智力运动倒退,伴高血压。血镁(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睾丸与附睾形态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睾丸及附睾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56例不同胎龄的出生7 d的男性早期新生儿,均为适于胎龄儿,其中早产儿224例,足月儿232例;胎龄27~41+6周[(36.18±3.13)周];出生体质量0.90~3.82 kg[(2.66±0.67) kg]。采用超声诊断仪测量并计
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甲状腺疾病,临床罕见,表现多样,起病隐匿,常被误诊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而给予不恰当的诊治,给患病儿童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需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关注、认识,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目的评估1型糖尿病(T1DM)患儿使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的效果、成本和不良反应等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且使用FGM并有FGM下载数据的T1DM患儿7例,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9.3~16.3岁。回顾性分析其使用FGM前后4周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情况、自我血糖监测(SMBG)情况及费用,并记录FGM传
目的总结儿童及青少年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例病理确诊为IMT的患儿(≤18岁)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儿中,男8例,女7例;入院年龄11个月~18岁;随访时间1个月~4.7年。6例腹腔IMT表现为腹胀、腹痛、腹部包块、血便、皮肤黏膜黄染等症状,2例膀胱IMT表现为血尿,4例肺部IMT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
非甲状腺自身疾病的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导致人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生变化,称为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其在儿童及成人中均可发生,儿童多见于新生儿、手术、重症监护室及遗传性疾病患者。脱碘酶活性、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转运体、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等因素在NTIS的产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TIS预后往往具有适应性和自限性,关于疾病期间是否补充甲状腺激素的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需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