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EI的三峡库区重庆段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

来源 :水土保持研究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bq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成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共4个指标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可快速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客观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以1994年、2000年、2007年、2013年、2019年Landsat TM/OLI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遥感生态指数评价了三峡库区重庆段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并预测2025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结果表明:构建的RSEI指数能够反映三峡库区重庆段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1994—20
其他文献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对于推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并最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长三角城市群的2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变异系数法测算地均国民生产总值等15
基于城镇扩张强度系数、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地统计分析和GWR模型,分析了袁州区2000—2018年城镇扩张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布特征,揭示了袁州区城镇扩张与生态
探究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管理。因此,以MOD13Q1数据和气象数据作为数据基础,研究了2001—2018年重庆植被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并结合基于偏导数的方法定量评价每个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年际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 2001—2018年重庆植被NDVI变化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近18年来重庆植被覆盖和恢复状况较好,呈极显著增加、显著增加区域占总面积的85.15%,其植被大面积恢复显著与生态工程建设有关;(3
为探寻陕西黄土高原地区洪涝发生规律,进而对该区的历史时期气候恢复及灾害预测防治提供帮助,搜集整理洪涝灾害历史文献记录,运用数理统计、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陕西黄土高原中南部明代洪涝灾害等级、频次、周期和形成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黄土高原中南部在明代277年内共发生洪涝灾害73次,平均3.78年1次。轻度洪涝、中度洪涝、大洪涝、特大洪涝分别占发生总次数的19.18%,61.64%,16.44%和2.74%,以轻度洪涝和中度洪涝为主。(2)可将明代陕西黄土高原中南部洪涝灾害划分成6个阶段,第1阶段到第6
为探明岔巴沟流域不同时间尺度下水沙关系变化及影响因素,根据岔巴沟流域1970—2016年的年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以及106场次洪水事件的降雨、径流和输沙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年尺度水沙数据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函数模型回归方法研究年时间尺度以及次洪水时间尺度下的水沙关系。结果表明:流域降雨量显著增加,径流量和输沙量显著下降,分别于1986年、1991年、2001年以及1982年发生突变;将研究时期划分为3个阶段,发现次洪水尺度下降雨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与年尺度下一
安康市地处秦巴腹地,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研究其极端气候特征变化可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基于安康市1955—2017年逐日气象实测数据,利用RClimDex软件计算了11个极端气温指数和8个极端降水指数,运用线性拟合、Mann-Kendall法分析了安康市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事件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 1955—2017年安康市极端暖事件呈显著增加趋势,冷事件呈显著减少趋势。其中极端最低气温、夏日日数、热夜日数、暖日日数、暖夜日数、作物生长期均分别以0.295℃/10 a, 1.7
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我国东北黑土区肥沃耕地资源健康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土壤水分入渗性能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双重影响,因此研究土壤水分运动及其影响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设置5个电解质溶液浓度梯度(1,0.1,0.01,0.001,0.000 1 mol/L)来定量调控土壤颗粒表面电场,研究不同电场强度下黑土团聚体的稳定性及水分入渗特性。结果表明:
基于8场降雨事件的水量、污染物同步监测资料,根据平均浓度法计算流域出口断面各污染物负荷,并用于模型参数率定及验证,分析了流域泥沙、总氮、总磷流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南方湿润地区适用性较高。流域内全年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布不均,绝大部分集中在汛期的4—9月;流域总氮、总磷污染负荷空间分布较相似,流域上游东北部区域村落富集以及耕地比例较大,污染负荷较大,流域下游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产污量较大;因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单位面积污染物负荷输出差异显著,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泥沙、有机氮、有机磷、无机磷污染物流失强度
农业水污染给中国农业的可持续用水造成了巨大威胁,研究农业生态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中国农业水资源配置,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2008—2018年中国农业生态用水效率和农业经济用水效率,并对这两种效率的无效率值进行分解和对比;结合Tobit回归模型,探究了农业生态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生态用水无效率始终高于经济用水无效率,农业水污染是农业生态用水无效率的主要来源。(2)农业用水低浪费—低污染的省份数量大幅减少,而高浪费或高污染的省份数量大幅增加。(
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AMLSS),以时间t和4种气温形式(年平均气温Tave、年平均最高气温Tmax、年平均最低气温Tmin和年平均温差ΔT)为协变量对三峡库区12个站点主汛期降雨量(Pmfs)的非一致性进行了研究,为变化环境下防洪、抗旱、水利工程安全评估等提供依据。结果如下:(1)以t为协变量拟合时,50%的站点的Pmfs呈现出非一致性特征。其中,库首秭归地区和库尾沙坪坝地区Pmfs的均值不断增大(秭归地区增速达29.6 mm/1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