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融合术中生物活性材料应用的专家共识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e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柱融合术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术式,所有的脊柱疾病(包括退变、畸形、创伤、感染、肿瘤等)的外科治疗均会涉及脊柱融合。植骨材料的选择是决定脊柱融合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常用的植骨材料有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及使用生物材料制备而成的人工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学组牵头、组织国内脊柱外科领域专家,通过检索文献检索、专家问卷调查以及专家讨论会,制定出脊柱融合术中生物活性材料应用的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老年结直肠癌发病特点,探究不同年龄段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医院胃肠外科的72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男411例,女309例,中位年龄为74岁。通过年龄将患者分为年轻老年人(65~74岁,359例)组、中年老年人(75~84岁,323例)以及高龄老年人(≥85岁,37例)3组,利用χ2检验比较分析不同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差异。结果:高龄老年人结直肠癌发病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右移(35.0%、41.7%、4
目的: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胆管癌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IHCG,检测其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R语言的limma包分析TCGA中31例胆管癌组织和9例癌旁组织的数据,后用survival包及survival ROC包筛选与患者生存相关的差异基因表达lnc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lnc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小干扰RNA敲低ln
目的:评价小腿深静脉入路行经皮机械血栓清除(PMT)治疗全下肢型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通过患侧小腿深静脉穿刺入路对全下肢型急性DVT患者进行PMT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至少接受利伐沙班或华法林抗凝治疗6个月,术后常规给予压力梯度袜治疗,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及其后每年进行随访。主要终点指标为术后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和术后12个月的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次要终点指标包括血栓清除率、
目的:评价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症风险分层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症状、延缓运动并发症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9年11月到2020年6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专病门诊或住院的PD患者,已接受药物治疗但未发生运动并发症,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8指数(PDQ-8 SI)>18.59。基线时,采集人口学特征、PD病史,左旋多巴用量(LD)、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完成PDQ-8、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Ⅱ和Ⅲ、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汉
目的:评估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术后血小板降低与患者死亡率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498例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0例,女148例,年龄(51.7±12.0)岁。根据术后72 h内最低血小板计数将患者分为血小板降低组(血小板计数<75×10n 15/L,n n=178)与血小板正常组(血小板计数≥75×10n 15/L,n n=320),对其围手术期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约占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82%。GIST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存在差异,北美发病率每年(0.68~0.70)/10万人,欧洲发病率为每年(1.00~1.45)/10万人,韩国约为每年1.60/10万人。有关中国GIST发病率的资料十分有限,有4项研究仅在单个城市或省份(山西、台湾、香港、上海)开展,发病为每年(0.40~2.11)/10万人,发病率范围较广。因此,本研究采用2013至2016年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数据,评估中国大陆城镇人口GIST发病率
期刊
目的:建立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形态学分类计数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20年6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参与筛查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健康供者4 221名,年龄36(3~72)岁,其中男2 520名,女1 701名。按照年龄分为4组:儿童组:≤14岁[334名,年龄11(3~14)岁];青年组:>14岁且<45岁组[2 855名,年龄33(15~44)岁];中年组:≥45岁且<60岁组[929名,年龄49(45~59)岁];老年组≥60岁[103名,年龄62(60~72)岁]。此外,同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双表型肝细胞癌(DPHCC)作为HCC的一种亚型,被2015年纳入中国原发性肝癌病理诊断的循证实践指南,术前影像学对DPHCC的初步诊断对于临床决策至关重要,因为有证据表明CK7、CK19阳性HCC具有高侵袭性、增殖和迁移能力。为了描述DPHCC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该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50例术后病理诊断为DPHCC的患者(观察组)和50例CK7、CK19阴性的HCC患者(对照组)(均行钆塞酸二钠增强
期刊
目前,临床诊疗指南多推荐常规超声作为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细胞癌(HCC)监测和筛查的首选诊断手段。然而,肝硬化患者的肝实质往往比较粗糙,常规超声检查容易掩盖或遗漏微小结节。采用示卓安造影剂(Sonazoid)进行超声造影时,会出现一个持久、稳定的枯否期(Kupffer期),因此可在这一时相对肝脏进行完整的扫查以期发现微小病灶。此外,对于Kupffer期新发现的呈低-无增强的病灶,可通过造影剂再灌注成像的方式,进一步判断新检出的结节是否为HCC。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证明与常规超声相比,使用
期刊
曲唑酮是一种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临床广泛用于抑郁、失眠及抑郁焦虑伴发或合并失眠的患者。此外,还有抗焦虑、改善梦魇障碍及性功能障碍等作用。曲唑酮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整合了我国精神科、神经内科、心理科等多个学科专家应用此药的经验、国内外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研究结果,并重新归纳了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数据、药理作用及相关临床应用方法,经过专家组的反复讨论达成共识。本共识建议的曲唑酮适应证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失眠、梦魇障碍、性功能障碍和谵妄;本共识还总结了不同人群各适应证的具体用药方法,并强调了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