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范儿”以外的人生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60128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点历史,特别是民国史,近来渐热,且越来越热。“民国范”的说法也不胫而走,前一阵,同名的专著都出版了。
  回望曾经走过的路,附带着检视一点花花草草、趣闻轶事,甚或行止影像,并在这种回望中生发出些许向往、感慨、惆怅等等情愫,原本也是人之常情,不值得大惊小怪。一部大历史,不正是经由这样的摩挲、咏叹而渐趋丰满、充盈乃至摇曳生姿的吗?一段隽永的话,一个定格的镜头,一丛杂乱的故事,往往就是一个人心中的民国由。
  很多人谈到那一时期人的精神气质,往往试图从流传下来的一些老照片,破译民国人何以那样儒雅、淡定乃至生气勃勃。比如,手足放置自然、随意;眼神明亮而坚定,毫不犹疑;整个人的身体服饰浸透了一种浓浓的气场。这样说显然没有问题,那些老照片的穿透力也毋庸置疑。出版人冯克力在其“看图说文”集《当历史可以观看》中,多有这样的影像和叙述。
  比如,有一张摄于1935年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照片,就定格了一位幼儿园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在草地上转圈嬉戏的瞬间。柔和的冬日阳光,打在年轻女教师娟秀的面庞、乃至孩子们稚嫩的小脸上,传达出来一种难以言说的美好。还有一张1912年一位青年剪辫前在照相馆的留影,照片背面还有一段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云云。
  这些蕴涵着丰富历史信息的影像,“来自、并回到寻常的家庭,寻常的人”(陈丹青语),显然与一般公众认知体系中的“民国”大相径庭。尤其是在革命话语的倾覆之下,更是有着强劲的冲击力。
  类似的情形,同样也体现在当代人研究民国某一方面历史或某些人物的文本中。陈远在《燕京大学》一书中,发愿拂去历史的尘埃,追寻被主流叙事长期遮蔽的燕京大学的历史。尽管行文严谨,张弛有度,却也不无隐讳地发出某种无奈的叹惋:“大学的历史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对待大学的态度反映出一个国家对待文明的态度”。
  而黄延复等著《一个时代的斯文》,更是开宗明义,在为清华校长梅贻琦立传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大学的期待。可以说,这样厚实的倾力之作,不仅赓续了谢泳等人在《过去的大学》中的命意,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大学校长,也全方位诠释了大学何以成功的道理,并提出了“斯文”的时代议题。
  所有这些追寻与发掘,其间固然有真实历史情状的还原,即如陈丹青所言,“民国范儿”多指“各色人等坦然率真那股劲”;又如张耀杰所言,“民国范儿”作为民国时代政学两界的一种个性风范,确实是存在的。不过,很多时候,很多人的“民国范儿”,也不免掺杂了种种当代人的想象,乃是一种臆想的、趣味的、个体期待的民国和民国“范儿”。个中的选择性一望便知,往往有着掩饰不住的主观价值判断。
  不必讳言,民国几十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动荡与战乱之中,具体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回望过去,不能只看到那些精致、娴静乃至气质,更有镜头之外惨淡而又必须过下去的人生。镜头中、文本上的“民国范儿”当然是一种历史真实,而镜头之外、文本触及不到的历史情状,同样也是一种真实。
  经历了几十年国家与社会高度同构、公民缺乏自我选择的时期,现在人们开始从民国汲取精神资源,并在回望中曲折表达出某种情绪,并非不可理解。但如果一味沉浸在历史的想象之中,乃至以主观的斧斤砍斫历史的枝枝杈杈,修剪出一些自以为是的“斯文”和气质,并以此超拔于时下这个时代,同样不是“史”的态度。
  比如,民国时期,旧的羁縻既去,而新的规则尚未形成,整个社会其实处于一种失序的状态,这种状态当或可催生“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有着无限的发展可能性,然而,因为失序却也导致饥馑、时疫、动乱、流民,一般民众往往不免转徙于沟壑之间,即便社会上层,也每每面临着不虞之灾。岂能只看到民国红粉的独立张扬,而完全屏蔽了市井小民的“流亡图”?
  当下在教育、文化、思想等等领域的诸多病症,来源十分繁杂,彼时启蒙被救亡所取代,中断了历史发展的过程可能是一个因素,却也不必过分溢美民国,乃至于在叹惋中长久徘徊。责难、还有批判性对照的终极目的,并不是责难和批判性对照,更不是一味赞美“民国范儿”,而依然在于当下的行动力,如何才能切实推动事情的变化,一点点重建我们这个时代的“斯文”。
  解玺璋先生在其《梁启超传》中,令人信服地呈现出一个复杂的梁启超、一个复杂的民国时代,还原了历史的真相,也使人悟出,任何企图简单化处理甚至想象一个人物、一个时代的做法,都是不真实的。有论者评价,《梁启超传》“价值在于它不仅展示了梁启超个人的历史,而且展示了中国近代‘现代文明建构’的历史。”“从中可以看到中国近代新制度、新文化的建构是多么艰难、多么曲折,其中的斗争是多么壮烈,又是多么残酷。这是中国近代史重大的、不可忽略、不可抹杀的一脉。”
  历史从来是丰富、驳杂的,这不仅包括史实,更有情感、想象等诸多方面。我们在回望过去的时候,不妨有所区分,让历史的归历史,情感、想象的则归之于情感、想象。这样,或可各安其位、并行不悖。比如,著名出版人范用老先生1995年曾出版了一个小书《我爱穆源》,深情回忆了_上世纪三十年代自己的小学生活。冰心对此評价:“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诉诸情感,款款深情,当是另外一种余音绕梁、徘徊难去的“民国范儿。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财产观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江泽民“七一”讲话对此进行了深刻论述 ,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 ,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
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改变了中国,不会有任何人提出异议。但是,今日中国的现实果真就是邓小平当年南方谈话时所希冀勾勒的图景吗?恐怕也是、也不是。  说是,因为我们坚持的道路还是邓小平开辟的道路,方向还是邓小平指出的方向,旗帜也是邓小平高举的旗帜。  说不是,则因为很多的状况、态势虽不能说背离了邓小平的设想,至少与他的预期有不小的距离:市场经济没有带来应有的公平正义,“先富”也没有带来及时的“共富”。  
期刊
外汇账户管理是我国外汇管理和结售汇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国内外汇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随着外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外汇账户管理政策也在逐步从强制结汇向意愿结汇过渡,
设想独步在荒凉的夜街上,一种枯寂的声响固执地追随着你,如昏黄的灯光下的黑色影子,你不知该对它珍爱抑或是不能忍耐了:那是你脚步的独语。人在孤寂时,常发出奇异的语言,或是
期刊
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全面发展是作为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存在着。他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概括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
在民粹主义态度下,废除了嫖宿幼女罪。但是嫖宿幼女罪与强奸罪的量刑问题、立法抑或司法存在问题、法条之间的协调性问题等都被忽略。舆论不应当就事论事,应当从规制儿童性剥
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有一个共同规律,即腐败分子多为“高学历”、“高文凭”,不是博士,起码也是硕士.细查他们的履历,发现所谓“高学位”多为在职所读.一面“日理万机”,一
北洋水师的基地曾打算建在青岛  1885年,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惨败的清政府终于开始认识到欧洲人的“坚船利炮”,并于同年设立了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筹建新式舰队。而随着“北洋水师”的组建,海军基地的选址也被提上了议案。  当时执掌海军大权的李鸿章外出考察后,认为应将海军基地建在旅顺口(今大连旅顺区),然而当时的清朝驻德公使许景澄却上书称:西方人测量中国沿海各地后,对胶州湾大加称赞,因此“山东之胶州湾宜为海
期刊
“归零法”是指某些WTO成员方的反倾销调查当局在确定被调查产品的倾销幅度时所采用的一种不对称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型号归零和简单归零之分,具体含义是指,在受调查产品的出口价格高于正常价值(如国内销售价格)时,即倾销幅度为负数时,调查机关直接把由此产生的负数归为零,而不是将负倾销幅度与其他正的倾销幅度相抵消,它增加了认定倾销幅度存在的可能性,或夸大了实际的倾销幅度。  反倾销调查中归零的做法一直是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