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教师研究项目: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to_Dragonb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1月24日,海淀片区30余名种子教师齐聚万泉小学曙光校区,开展了以“教师如何做教育叙事”为主题的研究活动。主讲万泉小学的林波老师娓娓道来的教育故事,为大家呈现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教育情景,每一位与会者仿佛被凝聚在故事之中,静静地感受着教育艺术所带来的无限魅力。
  本次活动引发了与会者的共鸣。有的教师说:“林波老师精彩的教育故事,把我们真正带入了孩子们的学习世界。”有的教师说:“听了林波老师的教育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到教育故事很适合我们的工作和研究。”有的教师说:“林老师善于捕捉教育信息,有良好的记录习惯。我们不要因工作的忙碌而为自己找理由,要向林波老师学习。”前来参加活动的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江虹博士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林波老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的书籍,一方面将国家要求的中小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课堂,另一方面也智慧地解决了学生成长当中遇到的教育问题。”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海淀教委的大力支持以及海淀教科院对种子教师研究项目的正确定位。作为一名科研种子教师兼海淀片区负责人,这次活动的引发了我对教师研究活动的一些思考。
  一、研修一体,确保实效
  近年来,随着教师进修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研修活动日趋常规化,不仅全员参与,而且内容涉及理论学习、教育教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等方方面面。不可否认这些研修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教师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研修内容过多,难度较大,教师无法自主完成。这样的教师研修活动,逐渐演化成了教师的额外负担,应付和敷衍现象时有发生,其质量和效果也就无从保证,开展教师研修活动的初衷也无法实现。
  那么,什么形式和内容的研修活动才受教师欢迎呢?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任何人际关系的本质都是相互作用的,这一结论同样适用教师研修活动。实践表明,“研”“修”一体化,参与式的研修活动最受教师欢迎。
  “研”“修”一体化、参与式研修是海淀教科院推进种子教师研究项目的重要方式,《海淀区教育科研“种子教师”研修片区负责人工作指南》中明确指出,在研究过程中强调坚持“研讨”,克服只“听”而少“研讨”的研究过程;通过体验式的研讨,更多地让研究者积极参与其中、与自身既有知识经验内化整合,并触及研究者教育行为和理念深刻变化的学习
  过程。
  “研”,就是找准教师研究的兴奋点;“修”,就是找准教师研究的成长点。从心理学、教学论、系统论等角度深入把握研究活动的各个环节,强调组织者与教师之间在思维、情感、信息以及环境等方面的相互作用,最终实现情感共鸣、思维共振、信息共享。
  在本次以“教师如何做教育叙事”为主题的研究活动中,通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种子教师有开展教育叙事的基本经验,对教育叙事有初步的认识,但对其深远的意义了解不深。同时,不能够长期坚持撰写教育叙事,因而成效不显著。为此,海淀片区选择身边的林波老师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讲教师,通过林老师对教育故事的生动讲解和教育成果的展示,让真实的事例成为大家身边的“榜样”,感受到前行的力量。活动通过主讲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研讨以及对一些问题的深入剖析,让大家明白故事是用心创造出来的,只有“用心”方能出硕果,只有“坚持”,才能见成效。
  二、跨界研究,智慧共享
  以往的教师研修活动大多按学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等),年级(一年级、二年级等)开展。种子教师研究项目则与传统的研修活动不同,采用“片区”的研究方式,这个“片区”中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和高中各个学段的教师。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在于,每位教师针对同一个问题,都会听到“来自各个学段的声音”,各个学段的经验与智慧在这里得到共享。
  在本次活动的研讨环节中,种子教师在聆听了林波老师讲述小学阶段如何进行性教育的故事后,针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性问題”展开了研讨,充分展示了各个学段教师的智慧分享。幼儿园老师讲述了“卵子热情地邀请精子去她的家里做客”的小故事,分享幼儿性教育的经历;小学老师讲述了学校开设的“男孩课程”和“女孩课程”,引导孩子观看生理卫生录像,分享小学的教育经验;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分享“如何引导学生分清爱情和友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通过比较,与会种子教师明晰了:性教育是门艺术,我们既不能闭口不谈,也不能谈得过早和过多。性教育应注意他们身体发育到了什么程度,话题要适可而止,不能一下子把什么都告诉他们,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了解性方面的知识,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性教育方式。
  各个学段的教师研讨同一个问题,可使教师从整体上了解这一问题的全貌。哪些需要紧急解决,哪些需要延缓解决,哪些需要可以点到为止,哪些需要深入剖析,等等,这种跨界研究模式优势明显,教育智慧在共享与碰撞中焕发出活力与
  力量。
  三、体验式研讨,提升研究积极性
  传统的培训方式偏好“你讲我听”或 “你教我做”的模式,容易忽略参与者的感受。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缺乏互动,往往是培训结束后参与者只知如何做,但不知为什么这样做,不能举一反三。种子教师研究活动要求采用体验式研讨方式,即:将参与研究的种子教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有属于自己的研究主题,小组成员都有不同的职责,分别要担任小组负责人、记录员和发言人。与传统培训相比,体验式研讨提高了每一位研究者思维活跃度和参与积极性。种子教师全身心地参与研讨,交流经验获得新知,并将这些所得内化和整合,形成新的认知,有助于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
  活动。
  海淀片区将参加此次教育叙事研究活动的种子教师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围绕着“教育叙事的作用”“教育叙事与教育叙事研究”“如何撰写教育叙事”等问题展开研讨。大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畅所欲言,自由表达各自观点,在最后的集体汇报环节,集结全组的智慧,展示团队的风采。
  体验式研讨方式更贴近教师实际,在研讨中大家不约而同地把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以及他人的经验融入到自身的实践知识体系中。体验式研讨方式让参与者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突破自我,全面提升参与者的综合素质,从而改善自身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有效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胸怀。
  海淀区首届种子教师研究项目自开办以来,就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教师面前。研究活动明确的主题,使种子教师更深入地解决某一问题;研究活动具有突出的实用性特点,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研究活动的多种形式,为教师成长搭建更多的平台;跨校际的研究活动,决定了种子教师研究活动是打破学校、学科、学段界限的跨界综合研究
  模式。
  海淀区首届种子教师团队是一个学科背景、研究经验不同,但都有科研精神和思想的团队。三年的研究项目使大家在知识结构上形成互补,在实践能力上不断提升,在思维定势上不断突破,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成为教育思想突出的研究型教师团队。
其他文献
青年创业者是大众创业的主力,初创企业需要融资来进行经营发展。融资会面临来自于创业者自身、企业内外部环境、投资方的各种不确定性。如何防范和化解融资风险,是每个青年创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中人才的发展是关键,本文主要从河北省会石家庄“创客空间”的发展,分析了“创客空间”建设对人才流动、京津冀人才共享机制以及建设面向京津的劳动力输
2016年6月到8月,历经近三个月的激烈角逐,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暨海南省第二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在海南大学圆满落幕。  海南省政府副省长王路,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史贻云出席决赛颁奖仪式,并分别为企业组一等奖和团队组一等奖颁奖。  “科创杯”大赛是海南省创新创业类最高规格的赛事,获奖者将被推荐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本届大赛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省科技厅等6家厅局单位承办,海
兹将国家档案局“关于积极组织力量大力进行积存档案整理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几年来,我省各级机关在各项工作中积累的大量档案材料,极需进行整理。自今年1月26日本会发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教育质量问题成为制约成人教育发展的瓶颈 ,日益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在成人教育与普通高校的依存关系中 ,没有很好地坚持自己的人才培
江西省赣州市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农业地区,80%的人口分布在农村,有上百万人常年在外务工。地方经济以农业、果业、矿业为主,工商业不发达。近两年,作为邮政核心业务的函
企业品牌传达的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念以及对消费者的态度等,企业品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企业服务品牌、企业产品品牌、企业雇主品牌。雇主品牌(Empioyer Brand)这一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并在近几年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而受到日益关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雇主品牌是与“大数据”、“互联网+”并肩的热点问题之一。雇主品牌更多的体现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强大的雇主品牌能够吸引潜
内部控制是企业运用内部环境建设、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各种方式对企业的平稳运行进行方案设计和实时监督并适当控制活动的统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来说,对于其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根据内控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简单提出了从内控方面提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方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的竞争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