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大学教育质量的主要责任在于教师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lba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师》:您认为对于墨西哥的大学而言,目前招生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利尔:目前墨西哥高等教育扩张的步伐并未停止。2006年时,全墨西哥共有1 892所高等学校。2012年,学生注册人数从2006年的250万人增长至310万人。但是,墨西哥大学入学人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多所新兴高校的建立。今日墨西哥大学面临的招生困境在于全日制学生人数太少。在墨西哥,许多学生都选择半工半读,他们不愿意连续花费四年的时间上大学。很多大学生都是工作一个学期后,再回到大学一个学期。
  《中国教师》:在我们这两天的论坛中,大家讨论了很多大学招生的公平问题,墨西哥大学的招生是否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呢?
  利尔:当然存在。墨西哥并没有全国统一高考,各类高校都是自行组织入学考试,这种政策上的灵活性当然会使一部分大学在招生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绝大多数大学的招生情况并不差。虽然墨西哥大多数学生仍然选择拥有70%生源、学生近200万名的公立大学,但是公立大学对名额的限制却为私立院校创造了重要机会。一般而言,墨西哥的中产阶级及以上的家庭会倾向于将孩子送入公立大学,因为公立大学拥有更多的经费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墨西哥进入私立大学的学生人数增长很快,特别是出身相对贫寒的学生群体,他们已经在学费较低的私立高校占据一席之地。在墨西哥,私立高等教育的质量仍然令人担忧,虽然你可以看到很多大学排名中也许有它们的身影,但在我看来这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
  《中国教师》:您如何看待大学教育的国际化?
  利尔:我认为大学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竞争性的国际化,二是互动性的国际化。竞争性的国际化主要是指大学将国际化作为获取资金的途径,意味着大学之间的竞争仅以学生数量为依据。而互动性的国际化则是指通过学者、学生之间的协商、合作等形式进行,在知识互动的基础上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对于墨西哥大学而言,其国际化的对象主要是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区的学校。
  《中国教师》:您认为改进大学教育质量的主要举措有哪些?
  利尔:我认为关键在于大学新生的培养。我们应该教会他们如何阅读、如何写作等学习的基本技巧。只有当他们掌握了学习的技巧,才能完整地学习整个大学的课程。
  《中国教师》:我能理解为您认为改进大学教育质量的主要责任在于教师吗?
  利尔:是的,我的确是这么认为的。不过我也想强调,大学的教育质量并不仅仅在于大学本身。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在小学、中学阶段所积累的知识基础、学习技能都会对大学的教育质量产生影响。
  《中国教师》:那您如何看待大学内部的教育改革?
  利尔:我认为大学政策的真正决策人应该是教师。决策人应该是一群真正了解大学如何运行的专业人士。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大学与生俱来的本质之一就是其与政治的天然冲突。一直以来,大学都在与政治相抗衡,谁能成为这场战役的胜利者谁就能掌握真正的改革权。冲突总是无处不在的。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林静)
其他文献
一、引言  云计算是近年来在信息领域兴起的新理念,目标是将计算和存储简化为像公共的水和电一样易用的资源,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只要联网即可方便地使用。云计算也是一种基础架构的方法论,大量的计算资源组成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特指与信息相关的技术)资源池,用于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提供给网络用户使用。  “云”是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通常为一些服务器集群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得到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虽然在备课时做了周密的预设,但由于每个学生认知方式、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在教学中难免会有学生打破教师精心的预设,创造“意外惊喜”的现象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捕捉、判断和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把突发的和意外的资源转化为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资源。本
专家简介:晋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政治社会学和社会运动、转型社会学和环境社会学。  《中国教师》:目前随迁子女的高考以及教育状况是怎样的?有哪些问题?  晋军:各地高考报名,一般都要求学籍和户籍的一致。目前在北京的随迁子女,就出现了户籍和学籍的不一致,导致既无法在北京报名,也无法在户籍所在地报名的情况。除了报名外,部分在京随迁子女长期在北京生活,但高考要返回原籍,于是语言不通
《中国教师》:大学招生目前有何困境?  詹姆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大学招生中所面临的问题非常不同。对发达国家来说,主要的问题是,虽然一些国家超过一半的公民都接受了某种形式的高等教育,但是即便是在这些国家依然存在不公平现象,弱势群体依然处于劣势,这一问题一直没有被很好地解决。以澳大利亚为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澳大利亚社会经济地位处于中上层的学生进入大学的几率是来自下层学生的两倍,而上层家庭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甚至认为历史老师、学者都是“老学究”。这主要是由于教科书的编排和考试制度的不合理所致,殊不知历史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特别是中国古代史,在政权的更替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如果教师能够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从展示中国文化的视角来进行古代史的教授,相信会让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改观,提起兴趣。本文以清朝为主线,来谈谈中学历史教学。  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
不久前,笔者做了一次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本文描写了一位天游峰的扫路老人每天攀登一千八百多级台阶清扫路面,却以苦为乐、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表现了老人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能否从老人文中的话语走进老人的内心世界,真正领会老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在前两次的试教中,笔者以“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为主线”展开
《中国教师》:霍恩博士,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首先,我想请您就大学招生的公平问题谈谈您的看法。  霍恩:在美国的许多州,包括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纽约州、内华达州等都利用州内资源在高中阶段建立了援助项目(outreach programs)。项目的形式多样,其中之一是邀请大学师生与高中生进行互动。这种互动既包括为高中生提供学业上的帮助,又可以是在高中直接进行大学招生工作。就直接在高中
九四年师专毕业,我被分在一所农村初中,学生们好像拿我这个大学生完全不当回事!有一次早辅导,我低头在给一个学生解答问题,围在四周的学生不知谁竟然用手摸我的头(那天我梳了个二分头),我猛一抬头,看见班上最矮的学生唐涛抬着手,正用嬉皮的眼睛盯着我,我当时感到莫名的羞辱又不好发火,只黔驴技穷地狠狠瞪他一眼:“你干什么!”之后便转身离开了,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我痛苦极了,差点流出了眼泪,“为什么,为什
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专委会秘书长,福州市教育学院二附小教师何捷  压力,有时像一块别人嚼过的口香糖,粘着你,抹之不去。但是解决办法也很简单。换一件衣服,换一个心情,完全不必烦恼。来吧,能否摆脱压力的困扰,关键在于自己。自己的心情自己做主!    《中国教师》: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您觉得现在教师的压力大吗?他们的压力都来自哪些方面?  何捷:这个问题之前我和许多教师谈过,他们无一例外地呐喊:压力好大。
办学是为了学校,还是为了学生?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不言而喻,办学要“以人为本”,当然是为了学生。但仔细分析某些校长的办学行为,我们就知道他们在办学过程中“为了学生”仅仅是口号,“为了学校”却是真抓实干。“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学校”是校长办学的两个不同立足点。立足点不同,隐含在学校中的文化就不同,教师的教育理念也会受到影响,学生在教学中所受到的教育也会有差异。  陶行知办晓庄师范是“为了学生”,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