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阅读教学的“结课”方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结课”就是一堂课的结束。它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许多老师只比较注重课的导入和教学过程,忽视课的结束。其实如果教师引导得好,有一个好的结尾就能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对巩固知识,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都有很大的作用。正如特级教师李观博所说的:“一节课上下来后,也要注意这节课的结课方式。比如说,吃花生,如果开始和中间吃的花生都很香,而最后一颗却发霉的,那么其结果不但香味没有了,而且留下满嘴苦涩。一堂课的结束也是如此,结课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怎样的结课才算好呢?下面就结合笔者平时多年的教学来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束。
  一、归纳式结束
  归纳式结束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课堂讲授的知识进行总结,梳理学习内容,理清知识脉络,突出重点和难点,归纳出一般知识结构、规律和方法等,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以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强调要点。这种归纳可以是在当堂课结束时进行,也可以是在有联系的几堂课结束后进行。
  如:《难忘的一课》的结束: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清楚地看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从前到后一共出现了三次,每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生:第一次,听教师上课;第二次,跟老师朗读;第三次,抒发自己的情感。
  师:是啊!这是作者的心声,三次出现表现出了作者写作目的之所在。这也是全世界华人的心声,作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时刻记住这句话……
  师生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段结课的设计,抓住全文三次反复出现的中心句、重点句。通过设问和朗读,既把全文的内容进行了串联,又对学生的探究进行了小结。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教育,真正做到了“人文的有机结合”。
  二、朗读式结束
  在进行过程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或重点段落,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又可以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因为,这是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比较充分感悟之后的朗读,有利于下一步引导感情的升华,体会文章的意境,又使学生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巩固知识,陶冶情操。
  例如:对一些诗词的教学和对感情丰富而简短的文章采用这种方式结束新课效果颇好。
  此外,还有一些课外人物对话较多,全文结束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有利于学习兴趣的调动,有利于朗读水平的提高。
  例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让四位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人物,各读文中说花生的好处的语句,这样通过语言的处理,提高了对文本的感悟。他们读得情真意切,字正腔圆。
  三、演示式结束
  随着现代化手段不断发展,电教媒体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课即将结束时,采用多媒体演示来结束教学,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如在《在希望的田野上》一课教学快要结束时:
  师:现在同学们一定非常想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这块希望的田野的热爱与赞美。可能有的同学想用歌声来表达吧!那我们就随着录音一齐高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样的结束,学生既能受到情感的熏陶,又提高了鉴赏能力,同时对语言积累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活动式结束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应用课内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课堂结束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操作方式进行课堂结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教完声母、韵母之后在巩固练习时,把声母、韵母做成卡片,分发给学生,然后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出示一个音节卡片,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声母或韵母的朋友,找对了全班同学用手指打出“∨”,找错了,全班同学用手指做出“×”的表示。
  这样的方式结束,孩子兴趣盎然,不仅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竞争、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五、延伸式结束
  延伸式结束就是将文本知识与其他学科或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会初步运用知识的一种结束方式。这种方式对于知识的延伸拓宽,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已培养学生探究
  创新精神有很大的作用。
  如教学《凡卡》一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凡卡》一课,大家深深同情凡卡这个与你们同龄的孩子,他的不幸,你们是无法想象的,他的痛苦生活是那么无法承受的,同他相比你们有什么感想呢?请结合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这一结束设计,把课内与课外,把主人公与学生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做到了读与写,人与文的有机结合。
  六、迁移式结束
  迁移式结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联系实际或创设境,对所学知识的结束教学方式。
  例如,教学《詹天佑》第一课时的结课: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詹天佑为长中国人的志气,灭帝国主义的威风,顶着嘲笑和挖苦,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他此举成功了,就是中国人的成功,失败了,就是中国人的失败。如此重大的责任詹天佑是如何完成的?在完成的过程中,表现力詹天佑怎样的品质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这一结束设计把课时之间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从前一课时内容迁移到后一课时,布下了悬念,为下一课时打下了基础。
  总之,阅读教学结束方式没有固定不变的,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上面只是举隅探浅,其它如讲评式、练习巩固式、比较式……都无不可。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巩固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思维的发展。关键就在于我们精心设计,善于引导罢了。
其他文献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参与,即“参预”。这一名词出自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揭示的是成人卷入群体活动的状态,最初是指个体作为一种有形的实体,在群体活动时是否“在场”等外显的行为侧面,随着对人内在心理特征的重视,研究转向强调个体对群体活动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卷入。在国外的有关研究中,学生的“参与(participition)”又称为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有效方式。如何加强小学生作文写作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所必须肩负的职责。本文从指导小学生作文的基础入手,阐述了作文教学指导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有效方式。如何加强小学生作文写作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
【摘要】本文着力探讨作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的作文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说”作文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独创思维,而且在与老师、同学充分交流的同时点亮写作思维,找到写作方向,借“他山之石”拓展思维,最终达到“以攻玉”之效。本文力求通过对引导学生“说”作文的阐述,找到课堂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说”作文“做”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主要有基础知识积累,阅读理解,古诗文阅读和写作。对于
期刊
研究目的:观察苦参碱对K-ras基因突变型结肠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初步探讨苦参碱对K-Ras基因突变型结肠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苦参碱治疗K-Ras基因突变型结肠癌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实验研究中,以K-Ras基因突变型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为实验材料;MTS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对SW480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诱导SW480细胞凋亡的作
【摘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贯彻现代教学理论,营造高校课堂的成功范例。笔者在“教”的实践中,认识到“示范”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后教”的过程中,教师用形象性的“示范”来熏陶感染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抓住契机,学生的实践性“示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先学后教“中,因地制宜,让教材的写法“示范”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只要我们善于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一定会给学生的学习创造出更多的示范和模本
【摘要】本文论述了传统英语专业精读课堂存在的诸多的问题,提出了转变精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路和具体方法,经过实践的验证,得出学生利用多媒体参与精读课堂教学实践的改革举措得到了预期的效果,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精读课多媒体任务型改革  一、前言  高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中,精读课历来都被看做是重头课。然而,精读课堂因为教法单调,文章内容毫无新意,课后练习千篇一律等因素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摘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识学习规律的引导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学法(即阅读方法)指导有效途径的探索:首先,我从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入手;其次,师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点滴总结学习方法;还有,尽可能的提供迁移机会,巩固并运用学法;然后,逐步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策略发展;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
【摘要】课堂教学任务能否顺利进行,完美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但是有效的教学组织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证。组织教学方法包括:情感组织法、眼神组织法等。  【关键词】组织教学情感组织眼神组织  “为什么学生上课就不能专心听讲呢?”这是很多教师共有的困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更是经常因为精心设计了一节课,而在课堂上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万分苦恼。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这与大家把
阅读,是我们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源泉。有效的阅读手段或方法,将大大地提高我们的知识储量和质量。增长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才干并激发我们的创造才能。  明确阅读目的阅读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换言之,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诸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是将书面材料中提供的信息与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整合,从而构建出意义的过程。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此外,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