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中探路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g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电脑、音乐等多媒体技术为中心的教学工具已是遍地开花,目的都是为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达到最好的掌握技能的效果。我们的品德课堂,更是需要多媒体课件、充盈的网络资源,把图式的、简单言语提示性的文本转化为生动的、立体感强的,并有一定感官冲击的演绎,使学生能通过直观印象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接受各种品德认知。诚然,多媒体的使用让品德教学更上一层楼,但是,越来越多的老师,把借助绚丽灿烂的多媒体当成了自己展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在走马观花中接受品德教学,导致学生主动体验求索的少,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的少,生搬硬套的观念多。特别是那些知识性比较强的品德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的只是表面的、肤浅的道德理论,而非沁入心灵的内化行为。“微课”就可以在某些方面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对知识点进行逐个击破,更有效地辅助教师提高学生品德课堂的效率。
  一、微中探路,简精求妙
  微课在形式上追求“微”,内容上追求“精”,整体上追求“妙”。因为它必须在10分钟左右完成某个知识点的教授,在内容设计及讲解时务必做到精确控制。整个过程传达的是清晰的知识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结构相对完整的教学案例,学生看了之后能因精巧的设计、形象生动的讲解而产生深刻印象,最终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这种形式尤其适用于科学性、知识性比较强的品德教学的实施。
  如《我们的地球》这类地理性的品德课堂,它需要教师让学生了解掌握陆地、海洋的面积之分,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地理位置等等中感受地球之美,从而激发出学生热爱地球的道德认知。这种知识性极强的教学内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更难以转为道德意识。所以,针对这类型的教材,我们可以在研读时化繁求简,精简教材内容,把它分成几个短小精悍、目标突出、易于学生掌握的微课,逐个破解教学难点,把枯燥的、知识性强的道德认知在兴趣盎然中转化为道德意识。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进行了两次微课,就让学生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点,而且在表达认知时,都能发自内心地说出对美好地球的赞叹,同时,也自发呼吁人类要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印象特别深的是第二次微课,这堂课的目标就只安排认识七大洲的名称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第一个目标我把每个洲的形状做成小卡片,让孩子们发挥充分的想象,通过稚嫩充满童趣的语言很快记住了长相特殊的七大洲,仅五分钟就完成教学目标。“哇,孩子们真是了不起,这么快就记住了七大洲的样子!那让我们来一次环球旅行怎么样?”学生最喜欢这样的互动了,高声欢呼。在兴致盎然中我出示了用多媒体制作的地球上七大洲的安家位置,其中“亚洲”这个图标下,隐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板块。然后老师化身为空姐,随着“飞机”降落的地点,带领孩子游览七大洲。在游览亚洲这一板块时,让学生猜猜这里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国家是哪一个时?随着孩子们异口同声喊出——“中国!”时课堂气氛涌起了高潮。在“空姐”激情引语中,孩子们纷纷表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非常的骄傲……整个游览过程七分钟,孩子们没有一点认知疲劳,相反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状态特别积极。在不知不觉中不但巩固了七大洲的样子及面积大小,还掌握了怎样观察地球仪上的东西半球方法,重点难点轻易攻破。
  两次微课,虽然没有把所有教材的内容都讲到,但是能够在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轻松地、愉快地获得知识,获得道德的认知。这种敢于把教材简精求妙的事,我们应该乐乐而为!
  二、微中探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说的是教师要分析学生,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这是最适合教育学生的方式之一。但是目前的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种方式方法的积极开展,对于班中“材质特异”的学生,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是我们品德教学这门特殊而又重要的课程中不容忽视的伤痛。现在,微课的出现,给我们这门学科可以真正达成“因材施教”的方式提供了有效途径。
  在教学《让我们同行》这一课时,我制定了让学生“学会帮助、学会正确帮助、互帮互助的快乐”的教学目标。在开展教学时,我使用了各种教学手段,应该说当时整堂课的气氛很不错,大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感悟深。但是,我总感觉那些平时言行比较自私、有欺负行为的学生互动的兴趣不高,更谈不上与同学分享互帮互助的快乐。其实,这一课,这些学生才是重点要引导教育的,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制约,还有道德认知的差异,使得需要受教的孩子得不到深入心扉的引导。这时,我想到了华南师大柯清超教授的观点:微课可以作为“补救式”的教学辅助手段来完成课堂中未尽人意的目标。于是,我在课外录音、录像,制作了一个班上同学对这几个孩子的缺点指出及真诚建议的视频。然后利用午间阅读10分钟时间,对他们进行延续性的教育教学。听到同学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语,这几个孩子都红着脸低下了头。当看到同学发出邀请,希望能与他们交朋友的视频时,有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真的可以吗?”我十分肯定地点点头。然后趁机让他们说说此时此刻的感受,这时,他们的道德认知到了一个水到渠成的程度,能真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自私不文明的行为带给同学的伤害与不尊重。其中三个孩子当场提出希望同学能监督他的行为,争取每天改变一点,进步一点。虽然现场就只有这么几个学生,但是,他们一直被浓浓的同学情包围着,没有了众目睽睽之下的尴尬,在小范围中他们能更轻松地释放自己。
  微课成为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更是让这种个性化的、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的模式的标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每一个孩子”成了实话,真正填补了品德课堂“因材施教”的空缺!
  三、微中探路,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更多的是被语数老师用在语言和数学的课堂上,而没有想到过我们的品德教学也可以实施这一教学方法。现在,微课的出现让学生在品德课堂上学会举一反三,使得品德教学如鱼得水。一个微课就是一个知识点,它注重的是方法的传授,做到“授人以渔”,学生用习得的方法去做相应的功课,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微视频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打开道德认知的大门,适时诱导、引发,帮助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学习,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道德认知更加顺其自然地进入学生的心里。   如在准备教学六上第二单元:《民风、民俗知多少》前,我利用假日回老家时,让朋友帮我拍摄了一段段自己在游玩家乡古街、介绍家乡海鲜、游览沙滩时的录像,镜头中还有朋友客串的导游形式的介绍,更有我和朋友一起品尝家乡特产的诱人镜头。然后通过剪接、整理,在每个环节之间加上适当的引语,做成了一个15分钟的微课。在正式上这堂课时,我没有按常规的教学过程,而是坐在教室后面,用预先做好的微课视频代替我在课堂上直接讲述。学生对这种形式格外的新奇,专注度远远超过以往的课堂。在微课行进中,我可以随时按着视频中“导游”随机提问而暂停,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微视频的活动,提高课堂效益。15分钟很快过去了,然后我走上讲台对学生说:“我是舟山人,我从小生活在美丽的海滨,虽然现在工作在绍兴,但是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生活气息时时在我的脑海里。刚才你们从视频中感受到了老师家乡的人情风俗,我也太想知道你们家乡在日常生活中时怎么样的?都做些什么?平时喜欢吃什么?你们那里的建筑有什么特点?等等,我都想知道!”这时很多学生都高高举起了手,可是我没有让他们发言。而是这样对学生说:“现在不急着说,老师也希望你们能像我这样,给自己的家乡做个视频,方式方法可以参照我的作品,当然,你可以有更新颖的方式,两个星期后你们进行汇报展示,可以吗?”一片欢腾!我们这个班级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我按着“老乡”把学生分成了“福建组”“温州组”“临安组”“绍兴组”“江西组”,然后让他们分组协商准备。
  六年级学生的能力是不容小觑的,他们已经具备了制作课件的能力。从对各自家乡知识点的选取、资源的准备、汇报过程的设计、表现方式的选择、再到录制、修改、再录制,最后形成微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的磨合、协调、配合、分工、合作等,这一系列经历,不单是完成了一个微课的汇报,更是孩子们一个个优秀道德品质不断自主形成并完善的过程。
  布鲁纳曾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我们在课堂上使用微课,就是想用新颖的教学手段,用独特的传授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老师的方法进行“举一反三”,课后能自主地进行探究。这种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魅力,体验到成功喜悦的用微课作品来展现学生课外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模式,这无疑给品德课堂实现“举一反三”开辟了一条新道,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功地把新的内容自主地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涵养,促成了学生积极主动接受道德教育。“举一反三”,品德课行!
  四、微中探路,延伸巩固
  知行统一是一个渐学渐行的过程,一个人道德观念的确立,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品德的形成,必须通过漫长的实践,体验和内化。而一堂品德课的教学很难达成这一真正的,必须让学生内化为自己行为的目标。因而,老师在课后应注重对学生品德教学内容的巩固指导。但是,对品德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巩固,我想这是绝大数老师不会去想去做的,潜意识里大家对这门课的忽视,殊不知,让学生乐意,通过主动获取并经过实践体验、内化建立起来的道德观念才是深刻的,道德判断意志才是坚定不移的。随着“微”风吹来,让我们的品德教学也能时尚地翻转一下,借着“微”潮,实现我们的延伸巩固。
  如二下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这一单元共有三篇内容,分别是《寻访大师的童年》《大师成才的故事》《大师在我身边》。如果按传统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一篇最多是两个课时。被称为“大师”的人物数不胜数,但是在一节课中,由于教育教学内容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二年级这样的低段小孩子,在半知半解中,生拉硬拽式地与“大师”对话,他们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根本无法缩短,很多教学内容没有深入心扉,课堂目标不能实现。课后,总感觉孩子们意犹未尽。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孩子对大师们的追寻,也难以转化为道德认知,这样,我们的品德教学容易流于形式。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教研组全体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工进行了微课制作,两个老师合作一课内容。如我和小李老师合作任务是《大师成才的故事》,我们通过调查,确定了孩子们熟悉的七个大师。然后上网阅读,下载需要的资料图片,把每个大师成才的故事制作成短小精悍、图文并茂、语言生动的微课,把它们拷在每个班级的教室电脑中。这样,这个单元的每课内容教学后,学生可以自由地打开班级电脑,点击自己想要了解的大师的微课,自主地汲取知识,汲取道德认知。而且这种微课可以在下课,午间休息等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进行,既让孩子感悟到大师身上各种优秀品质,满足了学生再学习的欲望,又实现了品德课堂教学的延伸巩固,两全其美!不,三全其美,微课的制作,让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让老师们教学和研究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微课,作为新时代课堂教学的新型产物,正以它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易于扩充的、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不可阻挡的冲击力,向我们传统的品德课堂滚滚而来。我们应紧紧抓住微课的精髓,翻转品德课堂教学,帮助我们实现简精求妙、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延伸巩固的多重叠加,让品德教育教学真正地、主动地走入学生的心里,自然地内化为道德认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他文献
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里,有一条清亮的小溪。多少次,我徘徊在小溪边,抚摸着岸上高大的树木,耳边仿佛又回响起那银铃般的笑声和欢快的流水声。  记得那时,我还只有七八岁,小溪是我们最喜爱的乐园。一到夏天,我们就如放出笼的小鸟儿,飞向小溪。小溪中流水清澈见底,能清晰地看见溪底的沙石和三五成群的小鱼儿。轻轻地将手放入水中,一股股水划过手指的缝隙,争相奔向前方;捧一捧流水,满心以为可以捞上几尾小鱼儿,却不知那鬼
【摘 要】 幼儿教育阶段,学生处于语言的塑造时期,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在幼儿园时期建立良好的语言能力,形成一定的语言交流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使用能力。本文针对幼儿教学,探究教师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 幼儿园;语言能力;培养方式  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非常重要。幼儿阶段是语言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对学生语言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综合使用语言
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查漏补缺和归类总结。只有将知识有效结合到一起,才能实现对英语学习质量的突破。在将近三年的英语学习中,我逐渐摸索出一些学习经验,以此分享给大家。  从课上的学习来看,为更好提高学习效率,我们首先要做好的是预习,只有提前对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才能确定自己在课上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讲的哪一方面,才能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突破。其次是上课过程中,我们既
【摘 要】 初中生的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初中生处在逆反期,班主任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好的环境,重视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加强管理,这时沟通艺术的运用就变得非常关键了。沟通可以说是班主任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为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班主任除了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之外,也需要与学生家长进行适当交流,所以合理应用沟通艺术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工作效率。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一、
我家的玻璃鱼缸里,养着一雌一雄两条孔雀鱼,它们机灵可爱,小巧玲珑。孔雀鱼有着美丽的外表。雌鱼胖嘟嘟的身体后面有一条透明的、略带金色斑点的尾巴,在阳光的照射下,美不胜收。阳光反射金色斑点,如星光般璀璨耀眼,美丽异常。雄鱼的鱼鳍如彩虹般光彩夺目,鱼尾将橙、黄、蓝、紫四种颜色浓缩在一起,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方欣赏格外美丽。  孔雀鱼进食的时候非常有趣。抓一小撮鱼饲料,轻轻地投入水中,不一会儿,“孔雀”们游
【摘 要】 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的一部分,从属于园本课程,却又不同于“园本课程”,它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课程游戏化精神的指引下,老师们开始了以儿童为本的班本课程,那如何让班本课程赋予生命的色彩,从儿童出发,生成适宜且精致的班本课程?以下就小班“小杯子·大世界”的班本课程为例阐述一些做法与成效。  【关键词】 班本课程;杯子;孩子  班本课程前审议:  虞永平教授说:课程游戏化最核心的目的
爷爷经常给我讲起先辈为我们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祖国的富强需要我们,科技的发达更需要我们,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将来的祖国是我们梦想中的现代化的美好“家园”。  妈妈不再那么辛苦,大部分时间用来锻炼身体。家里的一些体力活几乎交给机器人代劳。家里打扫卫生、做饭、洗碗,机器人做得井井有条。爸爸妈妈再也不会因为一些家庭琐事而争吵不休,而是和睦相处,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农民的农活,也都现
一阵龙卷风刮过,唐僧又被妖怪抓走了。孙悟空紧追不舍,但到达妖怪老窝门口时,师傅早已被妖怪藏了起来。悟空大喊一声:“妖怪,哪里逃,快把俺师傅放出来,小心我炸了你的贼窝!”“呵呵,凭你的智商,你的师傅早被我下肚了,你要想救你的师傅就完成洞口的数学题吧。”  悟空定睛一看: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木块。从它上面的正中央向下挖一个底面边长1分米的长方体,将其挖穿。然后再从左面正中央向右面挖一个同样的洞,也将
【摘 要】 动手能力是最基础的技能,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因此,在幼儿时期加强锻炼动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作为教育的起始阶段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现有的教学器材,设计科学的课件指导幼儿参加实践活动。  【关键词】 手脑并用;动手能力;幼儿  动手能力可以很好地促进大脑的发育,良好的手脑协调能力对于幼儿的情商以及智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幼儿参加到积极的活动中,激活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模仿能力与接受能力都比较强。因此,教师如果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吸收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达到理解并应用的程度,便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及知识水平。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有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学生便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发展其数学理念,并在实际问题上增强使用能力。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的应用策略与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