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区管理督导评估模式的构建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St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区管理是共享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任务指向,推动大学区建设是教育督导一项新的工作目标。在对大学区管理督导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与大学区管理相适应的督导评估模式,是进一步促进大学区管理督导工作高效開展,进而推动大学区管理工作深化落实的内在需求和有效保障。
  【关键词】大学区 教育督导 评估 模式
  实行大学区管理督导的背景与意义
  大学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打破学校间的“围墙”,实现学校硬件共享,软件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近年来,沈阳、长春等城市进行了大学区管理的思考和探索,通过以优质资源校为中心,吸纳周边学校参加,逐步实现学校间办学条件、设施设备、师资队伍等资源共享共用,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1.实行大学区管理是地方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实践
  西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西安市的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的问题日渐突出,择校热、奥数班、乱收费等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不满,分析西安市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制机制以及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够均衡,少数名校优质资源富集,并且呈现不断强化态势,其他学校优质资源严重缺乏,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针对上述问题,西安市教育局从体制创新入手,以统筹义务教育资源,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从2012年3月起在全市四个城区开展了“大学区管理制”试点实践。西安市的“大学区”是以区域内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学校,吸纳3~5所成员学校,相对就近组建一个大学区。大学区实施“一体化管理、捆绑式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共享。
  2.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是落实大学区管理创新的重要保障
  大学区管理作为一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重要创新,架设在这项创新的制度决策和有效贯彻执行之间的桥梁便是教育督导。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既有利于为整个大学区管理制度的各项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和建议方案,又有利于对大学区管理工作的执行单位实行监督指导,运用教育评估等科学方法促进其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任务,既可以促进大学区管理创新的动态平衡,又是落实大学区管理创新的重要保障。
  3.强化督导评估是提高大学区管理督导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强化对督导对象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履行职责等情况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尤其是依照大学区本质的要求,在督导目标体系上,突出学区发展的自主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在督导方法上,强调与督导对象互动的多元评估模式;在督导过程中,强化发展性服务和合作意识;在督导评价上,追求对大学区内资源均衡共享和对学区内学校未来发展的激励性。
  大学区管理督导评估模式的构建
  1.大学区管理督导评估的内涵
  大学区管理督导评估工作的内容为:根据教育督导的一般原则,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宗旨,按照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从地方实际出发,运用教育督导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参照市、区政府制定的大学区建设目标,对学区学校以及成员学校的发展现状及其绩效进行测量与评价;在此基础上,与督导对象一起制定促进大学区建设的方案,完善保障大学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2.大学区管理督导评估的基本模式
  大学区管理督导评估强调学区自主发展的有效性,因此在常规督导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统分结合和分工协作的教育督导部门、大学区、成员学校三级教育督导组织模式,是提高大学区教育督导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组织保证。
  按照工作对象的不同,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负责开展对本区县大学区管理制组织机构运行效能的督导工作,制定大学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指导各大学区组建教育督导机构,选聘大学区教育督导员。大学区教育督导机构统一制定本学区督导工作制度、选聘成员学校教育督导员、实施督导工作内容。
  在具体督导内容上,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以定期对大学区运行状况进行统筹安排和质量监测为主;大学区督导机构以对学区各成员学校发展水平进行过程控制为主;学校教育督导员以对责任校园相应观测点进行常规督导为主。教育教学管理、办学资源共享、教师培训考核、质量检测评价等专项检查,由三级督导协作完成。
  大学区管理督导评估的实施要点
  1.整体推进、专项督查的工作模式
  大学区管理督导评估按照整体推进工作模式对区县大学区管理组织机构、大学区、学区长学校、成员学校、校长、教师等被督导对象全方位展开督管、督学、督教;教育督导工作贯穿教学管理、共享设施、安排教师、课程资源、教学活动、组织备课、教师培训、质量检测、评价激励等大学区管理组织全过程,全方位展开。在整体推进的同时,根据督导目的的特点,对学区组织管理、学区资源共享、学区均衡发展水平、优质教育团体培养等重点环节进行专项督查工作模式。
  2.以点带面,均衡推进的工作模式
  进一步开发大学区管理督导评估观测点,推行以点带面的督导工作模式,在大学区管理实践推行的不同阶段,各级督导员根据督导评估观测点,通过随堂听课、专题督查教学巡视、座谈会、问卷调查等途径获取信息,逐步建立大学区管理督导评估信息数据库,并通过多种形式将加工处理后的信息进行多渠道反馈;定期发布全市、全区县大学区管理督导报告。
  大学区管理督导评估的保障机制
  1.制度保障
  构建大学区管理督导评估制度体系,从制度上保障督导工作的有序进行。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制定专业性督导制度和规范性操作制度,规定督导评估归口与周期,进行督导分工。大学区教育督导机构要建立起自身建设基本制度,制定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制度的执行制度,包括工作流程、操作细则等。建立各级督导对象的自查制度和督导主体的复查制度,使督导对象通过自查自评,形成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督导主体也通过复查评估,诊断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促使督导主客体之间形成协商改进的服务合作关系。
其他文献
国内关于领导力的研究或培养,绝大多数是针对领导干部而言,以中学生领导力为研究主题的并不多见,且大多集中于中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理论探究上,对中学生领导力实践途径的探索可谓少之又少。我们在充分考虑学生现状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遵循教育本质的内在需求,进行了中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  中学生领导力的内涵解读  1.中学生领导力的界定  目前对中学生领导力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普遍认为,中学生领导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有一个自以为很清楚的认识: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很多,因此幻想着,要靠我在学校的“努力”让他们在学校“改变”。可就在我刚刚接手这个班的几天之后,这种认识就渐渐发生了变化,回家从来不写作业的孩子顿时让我变得束手无策:谈话?他从小学就几乎没写过作业,任凭我说什么都是“针扎不进,水泼不进”;罚?他宁可在学校站着写作业,回家也绝对是要把书包放在一边……于是乎,只能给家长打电话,结果的确没有
刘国成: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特聘导师,现任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三年级主任、党支书,兼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教育,刘老师始终坚持在关爱上下功夫,在得人心上费思量,善于化解学生思想、心理上的“疑难杂症”,切实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刘国成,湖北襄樊人,48岁来到北京十二中任教,那时已经是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的他,放下过往取得的所有光环和荣誉,选择一个新的城市,一个
水边的长路 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365  水边的长路,本名钱静霞,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教师    推荐理由  当自己在旅行,身边到处都是风景  我愿意将自己每天的工作看作是一次旅行,每天能抵达一个新的地方。当然,这样的一次旅行,不是只有我,更多的是我的孩子们,我会和他们一起欣赏阳光下春雪飞舞的曼妙身姿、冬日里枯枝败叶所裹挟着的一路颓废……这
说到写作,容易让人头疼。很多教师不太爱动笔,这是一个普遍的事实。客观来讲,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们的确时间不多,繁重的教学工作填满了所有的时间;另一个就是教师写的东西太多。有人就在网上发贴子,说现在的教师要“五毒”俱全:写论文、写案例、写随笔、写叙事、写反思,否则,就算不上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弄得教师们无所适从,心生厌烦。  我曾不只一次地想:我们当教师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介草民,我们这样的生
【摘要】磨课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课例选定,历经三次磨课,最终呈现精彩课堂。本文以人教版二年級下册“推理”一课为例,阐述了笔者通过“磨课”,实现成长的心路历程,希望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磨课;小学数学;“推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推理能力的培养应贯穿学生的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在一次评优课活动中,笔者亲历教
招生之际,学校总是要大力宣传:重点校的头衔、令人瞩目的升学率、现代化的设备设施,等等,而海外一些名校,则往往以精彩的课程来吸引学生:到我这里来,你可以如鱼得水,你一定会找到你心仪的科目、课程。区别如此显著,我们当自省。  作为一个高中示范学校,我认为必须能够理直气壮地告诉学生:我们以什么理由吸引你报考我的学校?我们能够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满足你的需要?我们将为你提供什么样的机会以利于你的未来发展?  
“道元计划”是北京四中在对以往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对诸多学术领域中杰出人物的生平经历和学术贡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试验方案。“道元计划”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依托学生的兴趣领域发展其个性化的认知风格和独特的思维视角,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广泛兴趣和敏感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为学生未来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该计划从2010年9月实施。  “道元计划”的提出主要基于下述基本假设和认识。 
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北京市朝阳区和东城区首次实行跨区合作办学,探索两大区域间建立合作办学机制。在这种背景下,府学胡同小学朝阳学校于2011年9月1日正式建立。   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兴建于1368年,历经明、清、民国至今,名称几经更改,从“大兴县学”、“顺天府学”、“京师公立第十八小学校”到今天的“府学胡同小学”, 历经640余年的风风雨雨。府学秉承孔孟之精华,将忠恕做人、诚敬任事之道,
今年的小雪这天,天空没有飘落期盼的雪花。但是小雪过后的第二天,在初二(13)班的数学课堂上,我却感觉到温暖如春。   课堂上,张佩华老师请小组同学讨论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以及约分和通分的应用,全班同学很快进入小组合作学习。我旁边的两位同学神情专注,一位在讲,一位在倾听。讲的同学边写边讲,很有耐心,声音很亲切。讲完后,听的同学翻到课后的练习题,又把自己的想法结合一道题说给刚才讲的同学听,先前讲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