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hao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绝大部分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实际生活融入到学生学习中来,学生才会感到倍加亲近,才会感到数学其实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当数学学习与生活挂上了钩,数学知识就不再是抽象的,不再是个模型而已,而是活生生的有了生命了。
  [关键词]走近生活 有价值 自主探究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最后两种学习的效果相比,后者明显好于前者。原因是后者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从而增进了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与同情,达到教育目的。同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只重视书本内容的教学,不给学生进入到生活中感受数学存在的机会,不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引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时间久了,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趣味与意义,数学能力的提高就难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提倡“体验性学习”,需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本领,达到学习的目的。
  一、走近生活,在情境中感受“活”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领悟并且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原因是具体、生动、形象的生活更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应从生活中引入活水,引导学生将视野投向五彩缤纷的生活,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感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中感受数学生命的灵光。
  1、课前走进生活,体验有价值的数学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丰富,学起一些数学知识来,常常找不到生活中与其相关的数学知识原型,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之前,组织学生走进生活,或参观,或动手,或收集,与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结成亲密的朋友。
  2、课中链接生活,开放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绝大部分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实际生活融入到学生学习中来,学生才会感到倍加亲近,才会感到数学其实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当数学学习与生活挂上了钩,数学知识就不再是抽象的,不再是个模型而已,而是活生生的有了生命了。学生学习兴趣浓了,探索欲望强了,这都来自对生活的体验。
  二、自主探究,在课堂中经历“学”数学。
  1、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引入探究中去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对学习数学过程的体验。学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规律的第二次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到这种再创造活动中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与经验找出自己心中的定律。实践经验进一步说明,那种只注重新鲜知识传授的做法必定要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必定会影响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定是失败的。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从情境练习出发,先让学生计算校园里一块长方形面积的草地,在完成之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教学楼右边那块三角形草地的面积?”这个问题的价值体现在两处:一是有利于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二是这里面隐藏着一个数学思考方法,即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找到未学过的知识。有价值的问题常能将学生思维的焦点聚集在探究上,引导学生去体验知识获得过程。这一点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
  2、提供探究机会,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
  留够动手的时间。“活动是认知的基础”,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能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与认识,在头脑中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觉表象,有助于揭示数学问题本质特征和本质联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担心学生没有自主探究能力,达不到预期目标,不敢让学生动手太久。其实许多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差,很大原因是教师的不放心造成的。教师在一些数学活动过程中,要相信学生,给足学生时间动手。
  三、实践活动,在快乐中感悟 “玩”数学。
  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把学生学习圈固在小范围的课堂中,动口不动手,缺少实践操作。现代教学论要求:学生不光是口、耳要进课堂,手、脑甚至于整个身子都要在课堂上发挥作用,即就是要学生参与数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中来,在活动中玩数学,在玩中感悟数学,在感悟中深化情感,深化表象,在感悟中形成自己的数学能力。
  1、在“玩”中培养兴趣
  实践证明,凡是丧失了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生,一个“玩”字开始是很有效的方法。因为玩中有真情,玩中有快乐,玩能带给学生清晰的表象,玩能酝酿学生探索的内驱力。在“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之后,我和同学们“玩”起了快乐了游戏:我让大家拿出铅画纸,引导他们画出能折成正方体的图案来,并在图案的各个小正方形上分别写上每个面的代码,不管用数字还是字母。在完成后,我让学生走出座位找自己要好的同伴,开展“你猜我验”的游戏活动,验证的同学可出:“‘A’对面是什么面?‘B’在前面时,它的左面是什么?右面是什么?”等问题。猜的学生不仅要说出猜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说出理由。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忘记了疲劳。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空间观念、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在“玩”中捕捉数学规律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时,教师要努力把课本中的一些知识转化成实践活动内容,营造符合小学生心理规律的学习氛围,来满足儿童天性。在组织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我只是要求学生准备了供实践体验的学习材料: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硬纸板,一把剪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求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学生在剪、拼、凑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这种“玩”的过程,学生是终身难忘的。又如在引导学生认识“圆柱体表面积”时,就可以让学生摸摸圆柱体模型,分析各个面的组成规律,然后拿出长方形的纸,动手做做,在做的过程中分析圆柱体各个面与长方形各个面的关系,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圆柱体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加上上下两个圆的面积。在学生有丰富感性认识后,学生自己也能推出圆柱体面积计算公式。
其他文献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像柴,即可点燃,也可捣毁.”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对语文发生了兴趣,就会出现积极振奋的精神状态,主动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能够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小学体育教育是小学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开展小组合作模式的学习,能够构建良好的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行为习惯较为重要.通过预习,让学生体会预习的好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如果学生能够坚持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
本文的研究主线是高校科研人员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行为分析,科研项目(课题)的申请人、参与人、企业的立项人之间的行为方式及特点.文章从对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了产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优美动听的音乐,不仅能调节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更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然而调查发现现在的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许多学生很不喜欢上音乐课,产生这
期刊
该文研究了多阶段投资组合选择及资产负债管理.第一章扼要地介绍了部分经典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动态投资组合选择和资产负债管理的研究状况,并就中国养老保险体制的沿革及现
本文首先介绍了与养老保险相关的内容、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的形成及存在的问题,旨在分析、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深入剖析我国养老保险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我国养老
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其中选取了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中最引人关注的G2C(Govemment to Citizen,政府对市民电子政务)来研究,通过对北京市政府电子政务G2C的
历史课主要是通过向学生们讲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著名的战役、盛世与治世、条款与协定、历史上的国家兴衰等等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是从初中到高中直到大学都要学的一门重要课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由传统的课堂转向现代化课堂;由打造“有效课堂”提升为追求“高效课堂”。那么,如何实现历史课堂的“翻转”呢?  一、“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首先, 一直以来,同学们大都把历史课
本文在对"可的"便利店有限公司管理信息化过程进行多次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连锁便利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状况,运用BPR理论思想和EAI技术方法,就连锁便利企业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