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不幸诗家幸--论宋末遗民诗派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民诗派”是在宋元易代之际异军突起的一个以遗民为主体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歌创作一反前期宋季诗风的狭小浮弱,打破了宋朝后期诗坛的沉寂局面,有志一同、慷慨悲歌,记录动乱时局下的坚忍、豪志、血泪、忧患、失路和疾苦,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笔者旨在从流派统系、流派盟主和流派风格三个方面探讨遗民诗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流变过程,从而缕析乱世诗歌巨大的艺术价值、存史价值和情感力量。
其他文献
期刊
“文革”后,在民族灾难和个体苦难的双重记忆中,作家们开始对文革十年浩劫所造成的伤痕进行揭露和控诉,在《三生石》中,宗璞在官方意识形态给定的叙述框架内让苦难历史的场景不断
当一个人老了  当一个人老了,才发现  他是自己的赝品。他模仿了  一个镜中人  而镜子正在模糊,镜中人慢慢  消失在白内障的雾里  当一个人老了,才看清雾  在走过的路上弥漫  那里常常走出一个孩子  挎着书包,眼睛明亮  他从翻开的书里只读自己  其他人都是他镜中的自我  在过他将来的生活  现在隔着雾,他已无法阅读  当一个人老了,才发现  他的自我还没诞生  这样他就不知道他将作为谁  愉
期刊
作为一个心不在焉的诗歌作者,真的没有什么创作谈好说。我整理了一些笔记,或许与诗歌写作有关——  1911年旧制度的崩溃伴随着宇宙秩序及其符号象征体系的最终解体。尽管旧制度的解体是瞬间的事件,类似于新闻事件,而旧秩序、一种宇宙论秩序的解体是缓慢地发生与持续着的隐性事件。在此意义上,白话文不仅意味着语法结构的解放、散开与逻辑化,白话意味着从语言符号的原始象征主义返回到语言的现实主义场景。一种经验论的思
期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精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扬州近2500年的历史文化养
春  我的生命,继续向前延伸。  一个阴沉的下午,一切重复如旧日。  只有老人和孩子散布在这里,  我的面部,被涨潮之水漫过。  他回到自己极端的处境。  在困窘中,他检视各种感觉。  他熟知世事,和它青翠的性质,  在漫天的尘霾中,他听到鸟鸣。  我的身边,伴随那支智慧之歌。  我才刚刚开始熟悉自己的血液,  仿佛其中有一团悒郁的绿色。  他曾是自己全部的思索。  他的生命,曾在某个时刻静止, 
期刊
约翰·科瑞里亚诺(John Corigliano,1938~),当代美国乐坛上最为活跃、作品上演率最高的主流作曲家之一。自1964年他创作的《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在意大利Spoleto国际室内乐作
首先对本文的标题作个简要说明,它不是对黄仁宇先生的名著所作的书评,也并非是篇读书笔记式的随感.这部书以l587年,即明代万历十五年作为关节点,上下延伸,以详实的史料和敏锐
他不知道谁唱的这首歌,但他记得歌词.rn“有人在敲门,有人在按铃.有人在敲门,有人在按铃.帮我个忙……打开门……让他们进来.”rn佩里发现他站在黑暗的门廊里,轻快的旋律充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