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plus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教学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实验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实验教学效果的策略,力求使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 课程 实验教学 改革
  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人们利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传递等操作。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发展速度相当迅猛,应用普及面十分广泛的一门技术。
  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中实验教学的现状
  1.实验教学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重视和关注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实践应用的能力。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课程体系结构中, 实验教学就是能够体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学生通过实验教学这一桥梁,把所学的数据库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实践中迸发的灵感火花又会促进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理解理论知识。因此实验教学一直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师推行教学改革时关注的重点内容,但是从该门课程的应用现状来看,实验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2.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实验教学内容单一。实验内容的设置偏向于典型的、验证性或者演示性的操作。缺乏连贯性的知识点会让学生难以形成对数据库技术的系统性认识,对于后期的创造性实践应用或创新开发都是不利的因素。
  第二,实验教学方法陈旧。实验教师在安排教学方法时更多地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和演示法,学生被动地倾听和接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很少互动、交流和讨论,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实验教学内容规划不合理。很多专业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课时分配不够合理,总课时本身比较少,且理论课时所占比重过大,造成实验教学课时被压缩。特别是现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涉及的知识更加丰富,这也导致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更加突出。
  三、实验教学应用策略
  1.更新实验教学体系结构
  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要体现在知识点之间紧密的内在逻辑性和前后呼应的连贯性上。这就需要教师在设置实验内容时头脑中要有一根弦,这根弦就是贯穿始终的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先把整体的开发过程拆解成各个小的部分,他们各自都是独立的实验内容。同时,这些实验部分又互相联系,互相呼应,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
  2.设置更为合理的实验教学内容
  调整验证性、综合性以及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之更适应学生创造性思考和创新性学习的特点。将验证性或者演示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所占的体重进一步降低,这可由实验教师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可以在理论课时加入对于实验教学内容的验证性操作和演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进行示范操作;也可以将这一部分的内容作为拓展内容在课外进行。
  3.采用灵活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那种教师讲解为主要教学方法的现状,降低教师讲解的比重,引入更加灵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小组协作学习等方法。以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作为一个大的案例来展现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实验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又有小的案例来负责详尽的功能展示和说明,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方法进行,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更新教师观念,变“主体”为“主导”
  教师的观念和意识要进行更新,改变以往那种教师的绝对权威不可撼动的观念,从服务的角度出发,重视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用自主探究,互相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实验教学。教师要给予学生合理的自由空间和时间,杜绝手把手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旁观者和引导者,应该认真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并做好实验过程记录,在评价学生实验成绩时,需要参考实验记录。
  5.提升实验考核机制的服务功能
  作为评价实验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實验考核是服务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根据学生在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实验完成情况,多方位、多角度地考核学生。对学生做出公平、全面的评价
  四.小结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也将稳步地加以推进。作为实验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服务意识,认清自己的主导地位,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系统化的整体性强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调整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项目以及归纳总结教学经验,使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整个实验教学体系更加合理、完善,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内内容。
  参考文献
  [1]李雁翎.“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的课程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6(1):75-77.
  [2]薛云.“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11):129-131.
  [3]王珊,萨师煊. 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钱雪忠.“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8(8): 107 - 109.
其他文献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属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的濒危鸟类。数量稀少,分布狭窄,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附录?,IUCN 1994年出版的红皮书将其列入稀有物种,中国也将其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博士提出,该理论打破了过去对人类智能的单一化认识,将人体智能拓展到言语语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原产于我国,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其丰富的花色、多变的花型以及易于栽培等特点,使其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近年来切花菊在切花消费中占
黄柳是浑善达克沙地的一种重要的乡土固沙先锋植物。本文应用春秋两季所采黄柳苗条,采用不同的插条长度、栽植密度、设置规格和设置季节,在浑善达克沙地沙丘不同部位,对黄柳
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 L.)是城市绿化和运动场建设中备受重视的冷季型草坪草一。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气候过渡带地区,匍訇翦股颖的绿色期较长,但由于其耐寒不耐热,夏
本文以神府-东胜煤田补连塔矿覆沙区采煤塌陷区为研究对象,以采煤塌陷对风沙活动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2年系统的野外风沙观测和采样分析,初步对地表塌陷特征及粒度变化对风
人工林是人为控制下形成的生物群落,与天然林相比是一个不稳定的生态系统。人工林地土壤养分的退化与否、林下植被是否具有足够的物种多样性和人工林的生长状况是人工林生态
通过对云南省永仁地区油橄榄园进行的覆盖试验,研究了不同材料覆盖后油橄榄园土壤温度、水分、理化性质、油橄榄树树体营养生长的变化等,结果表明:   (1)覆盖对土温变化的调
为了进一步了解辐射对唐菖蒲M2代品质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试验将5个辐射剂量组的唐菖蒲“豪华”“江山美人”“新秀”3个品种M2代种球植入大田,观察测定各项形态指标,并将
杨树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树种之一,已成为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的模式植物。杨树是继拟南芥和水稻之后,第三个测定全序列的植物,并且是第一个测定全基因组序列的多年生木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