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用英语“高谈阔论”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Pair-work或Role-Play是最常见的口语练习活动。然而,学生仅仅通过课堂的对话练习,就代表他会运用语言了吗?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本文通过观察并总结日常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性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口语教学现状 口语教学问题 口语教学策略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在一次“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 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一堂课的口语练习中,要求学生会用Why don’t you …等不同句型来给别人提建议。针对不同的礼物,学生需要比较礼物的品质。当一学生提建议说Why don’t you get her a camera?的问题时,另一个同学总是回答That’s too expensive;当一学生提建议说Why don’t you get her a calendar?的问题时,另一学生也总是会回答That’s too boring。学生们讲来讲去就是这些词汇,而这些观点也都是课本上的句子,并不是他们自己的看法。再完美的对话也比不上真正的交流,学生们的优秀表现却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是我们太苛求了,还是我们做得还不够?
  二、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
  1.缺乏真实情境。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英语口语的语音语调越来越受重视了。对于好的对话和文章,教师们都会要求学生跟读,模仿,甚至背诵。语音语调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了英语口语的性质。任何一门语言都是用来交流的,只有让学生用英语来交流自己真正的想法,才能算是运用。虽然我们一直强调情境教学,但我们真正能让学生说起来的机会却并不多。
  2. 缺乏有利条件。我们的学生缺乏有利的语言环境来进行口语训练。学生们除了在英语课堂中练习口语外,其他时间几乎没有用英语进行过口语交流。然而,在课堂中,除了Pairwork和Discussion环节,学生很少有机会用口语来进行真正的交流。很多时候,教师在设计Pairwork的目的都是为了操练目标语,因此,学生常常也就自然而然地为了“说”而说。另外,Discussion环节需要学生去高谈阔论,但学生往往因为口语的匮乏和不自信让自己“无话可说”。这些学生中也包括了一些作文能写高分的同学,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学生能写却说不出口呢?答案就是缺乏口语练习,说得机会不多。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课堂内外,帮助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三、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指导和示范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用英语教学。不要担心学生会听不懂,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就算是面对七年级的新生也一样,坚持用英语教学。教师可以配合自己的肢体语言,讓学生能够明白教师的指令,其他时候让他们体会和感悟英语。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就能适应教师的纯英语教学,学会了听英语。长期下来,学生的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自然能够用英语“高谈阔论”了。
  2.注重朗读和背诵,让学生有足够的语言积累。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英语学习者都应该能理解朗读和背诵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尤其对初学英语的初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而且朗读和背诵的可操作性很强。
  3.组织多样化的口语活动,让课堂内外都充满“英语味”。新课程下,中学英语教学极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的语言知识,并把语言知识最终转化为语言能力。
  (1)课前Show Time。在每堂课的前几分钟,我都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英语。学生可以以任何形式来展示,唯一的要求就是英语。学生们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题材,有的介绍自己喜欢的名人,有的介绍自己喜欢的城市,也有的学生讲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或笑话。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的方式,有的同学比较胆怯,他就可以找另外一个同学来模拟采访对话。每个同学都必须参与Show Time, 很多同学第一次上来都不肯脱稿,拿着稿子的手也是发抖的。但经过多次的锻炼后,学生慢慢地习惯了在人前讲英语而不是在读英语了。
  (2)学唱英语歌。大多教师都认为学唱英语歌有利于英语学习,但真正利用英语歌来帮助学生学习的却很少。其实我自己也不是很会唱英语歌,但我很爱听英语歌曲,我经常会把自己喜欢的歌手或歌曲介绍给学生,慢慢地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英语歌曲。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展了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英语歌曲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在英语课内和课外都充满了“英语味”。
  四、结束语
  英语口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学习口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教师采取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学生终有一天会用英语“高谈阔论”。
其他文献
【摘要】新《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 地理教学必须要遵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的智力、心理发展实际探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想让学生真正学懂地理,会用地理,就必须牢固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即带着地理知识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加强对地理知识的巩固理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结合地理教
期刊
【摘要】激励着重从正面去肯定、激发人的动机和行为,是班级管理中常见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善用、巧用激励方法,提高班级管理艺术。在管理班级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激励,可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太少,且运用的方法还需改进。因此,本文即谈谈班级管理中的激励艺术。  【关键词】班级管理 激励艺术 班主任  作为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个性特长和实际能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
期刊
笔者在教初二语文下册(人教版93年第二版)第五单元末看图写文时,看到这样一幅图画:在芳草萋萋的大草原上,一群健硕的骏马在自由活动,它们有的啃食着遍地的嫩草,有的吃饱了在自由地散步,有的小马驹在和同伴们嬉戏……然而,在这群健硕的马儿中,有那么一匹极不合时宜的瘦马,它卧在草地上,浑身瘦骨嶙峋,尽管周围绿草遍地,它却不闻不问,俨然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由此我想到:在我们所教的学生们中,尽管在一个教室上课,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历史课被河北列为毕业升学考试的必修课程之一,其地位得到了恢复,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然而在几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质量问题令人堪忧。为何内涵丰富、妙趣横生的历史课堂如此缺乏“听众”,为何“读史使人明智”这句具有感召力的名言也不足以使学生们增加对历史课的兴趣,让历史课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感悟到“以史为鉴”的真谛,已经刻不容缓!这就需要历
期刊
俗话说“有一副好身体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根本,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一个成功者的先决条件”。高中阶段的学生们,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他们在废寝忘食地学习着,他们往往忽视了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网传南方某学校“吊瓶班”,“赤膊班”,一时传得轰轰烈烈,沸沸扬扬,不亚于古代“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精神。然而结果呢?“吊瓶班”无一人上本一线。所以,健康是“1”,其他都是“0”,体育教学是一所学校的重要的课程,不能被
期刊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文学艺术群山之峰,我国一向被称为“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流传至今,扬名中外。诗歌最基本的特点在于抒情,它比其他任何文学体裁都更富于感情色彩。所以作为高中生推开语文大门的敲门砖的诗歌,她的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兴趣。《普通高中語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从中我们
期刊
【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强调的是情感的重要作用。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就无从谈起。而初中生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具有强烈的想彰显独立的心理特征,对条条框框的大道理很反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从情感入手,以情动情,以心换心,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就教育中如何做到动之以情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做法。  【关键词】 动之以情 温言细语 宽容 关怀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成功
期刊
【摘要】提高化学教学成绩的方法有多种。只要切实做到研读课标、夯实基础并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以及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就可达成目标。  【关键词】初中化学 成绩提高 途径与方法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学生化学成绩的优劣,尤其是中考化学成绩的好坏,直接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两者综合,决定了努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是师生双方的一项共同的任务,探究提高化学成绩的途径与方法即成为一种必然。下面,
期刊
【摘要】中职生处于由学校迈向社会的转折期,但部分学生行为习惯较差,思想道德素质也不高。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学校通过实行“课间四部曲”,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学生明白“要学做事,先学做人”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职学生 课间四部曲 思想道德教育  调查表明:中职生大多是中考落榜生,是在无奈的情况下进入职校的。他
期刊
【摘要】笔者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出发,对教师作为托起未来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怎么样给自己的心灵注入阳光,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做了一些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教师心理 阳光 现代 沉静 博大  如今,社会高度重视教育,社会各界、家长朋友更是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对教师、对教育、对孩子寄予了更高的期望。面对素质教育更高的标准,学生更多的复杂性,家长更高的期望,以及教师转岗下岗的压力,教师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