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格点,大天地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FE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單位:江苏省海安市角斜镇老坝港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有时,你只是简单地传递出一句话,便足以温暖一颗心。  六月底的天气,稍稍活动,便会有汗溢出。我那位于顶楼的即将搬离的办公室里,身披铁锈的扇叶“嘎吱嘎吱”夸张地旋转着夏日的烦躁和闷热,与窗外整日不知疲倦引吭高歌的知了应和着。我的心绪和办公桌、文件柜一样凌乱。  懒得整理,包括心情,半个月了。  今天,终于要搬离。  午饭点刚过,办公室就来了三位搬运工,清一色的蓝布工作服,被经年的辛劳漂洗得灰蒙蒙的,
已是四月芳菲尽的季节。  再走过这株树时,枝间散落的花已然不多了,宛若美人迟暮,不尽的失落。风吹起,树枝轻晃着,洒下大片粉白。一袭花香,最终却沉沦在冰冷坚硬的土地上。枝与花遥遥相对,相隔在暮春过往的风。我抬起头,怅然若失。花影迷乱,是一个还未做完的春天的梦。  每日走过这株花树,总不忍细看,害怕看见季节在它身上肆虐的痕迹。花的尸骨未涼,残留一地的悲怆。我以为它们在黯然神伤,于是快快地走。走着走着,
轻轻将足迹印上这片松软干燥的土地,我心神微微一颤——终是又回到童年记忆里五彩斑斓的梦境。  深呼吸,再吐出一口浊气,那掺着麦香的甜润清气萦绕胸间,思绪也跟着回到了那些飘着麦香的夏日。  童年的夏日是抒情的。微风携来浮躁的蛙声和丝丝缕缕沁人心脾的麦香,祖父母脸上便晕开一串串好看的麦花。我们也终日欢笑,并不为了庆贺丰收,而是因为能尽兴玩耍。  还记得几个伙伴围在一起,在一片哄笑中四散窜进麦田,手脚并用
立意就是根据题目要求来提炼主题。有了主题,文章才有灵魂。意高则文胜,古往今来,人们都把立意作为评判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所以,同学们写作文,首先需要在“立意”上下功夫,在保证立意正确的基础上,力求立意的深刻和新颖,同时还要注意立意的鲜明和集中。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应该只有一个核心立意。思想可以丰富,但文章
坐在鸦雀无声的赛场里,周围是一片“刷刷”的写字声。闻着卷面油墨的清香,我内心的激动和喜悦久久不能平复。参加决赛的机会,我可以有!  何曾想过呵!可以和全省100多位写作能手会师于六朝古都南京。何曾奢望过呀!可以见到我内心仰慕已久的作家。  我从来不是个自信的人,就像茫茫人海中的一粒尘埃,一遇到夺目耀眼的阳光,就仓促地落荒而逃。不愿被生活的镁光灯追逐,不愿被旁人的目光聚焦,只是心中仍保留着文学梦想的
第1课时  【专题强化】1. B 2. D 3. D 4. C 5. yán lín 峻 泓 婉 6. (1) 宛 mí niǎo 曳 (2) 眷 亲属;誉 名誉 (3) CDAB  第2课时  【典题诊断】1. 择其善者而从之 2. 落红不是无情物 3.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5. 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6. 山
倪瓒,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倪瓒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倪瓒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
同学们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知道等可能条件下概率的两个基本特征是试验结果的等可能性和有限性。解决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问题是中考的高频考点。这类问题类型繁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大部分同学对于如何快速确定解题策略感到非常困难。其实,只要对这些问题的类型和方法进行归类,再对症下药,相信问题一定能迎刃而解。下面就以具体的例题对这类问题的解题策略进行归类分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求只有一步试验结
“给你们包了点粽子,还有给毛毛虫的咸鸭蛋!”她变戏法似的从背后递来一袋青绿色的粽子,还有被五彩丝线包裹着的、可挂在脖子上避灾的咸鸭蛋。  以前的我,却很讨厌这个我应叫其“姑妈”的女人。也许是因为她太穷,穿得寒碜;也许是因为她常叫我“毛毛虫”,总觉得这个名字十分恶俗。  以前也常有亲戚喜欢光顾我家,可不知怎的,现在越来越少。妈妈说,那些人都是来求爸爸办事的,爸爸不肯滥用权力,自然没人肯来咯。  可偏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注释】  ①严郑公:杜甫的朋友严武。严武于公元763年被封为郑国公,并以黄门侍郎出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诗句中的“黄阁老”也指严武。  鉴赏空间  诗的前四句遥想自己离开成都之后草堂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