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践活动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ren_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认为:课堂教育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身是实践的,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德育。新课标告诉我们,品生(品社)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实践活动中,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如今,品德教学中知性脱节的现象非常普遍,品德课堂中,课堂上明理到位,学生说的头头是道,但在实践中又是说一套做一套,观点与行为分离。因此教师要使品德教学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环境中进行探索,给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使道德规范扎根到学生日常行动中。下面我就阐述一下本人在品德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淡化品德课的说教功能,讓学生感悟道德规范
  作为一名品德教师,一周两节课,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不多,而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二年级下册《做诚实的好孩子》这一主题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參与到课堂内容的情境中,真实感受,这样既能明理又能导行。并且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和老师各自敞开自我,相互倾听,把儿童放进教材之中,借助“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儿童进行一种对话,通过对话让学生融合到教材中。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学生自我教育、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
  二、给学生创造体验机会,理解道德规范
  《弟子规》被视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不可多得的道德规范教材。今天,它对于提升青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指导现代家庭教育,乃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但是《弟子规》毕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倘若仅仅依靠单纯地说教来教育学生,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阅读和背诵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在理解方面也更加困难,这样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弟子规》的兴趣呢?就得让它“接地气。”
  孩子的天性是爱表现,善于模仿。把《弟子规》中小故事帮助学生编排成课本剧,孩子们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其中,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接受,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经历认同、模仿、演化、自觉行动这样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不但加深了对德育教育内容的理解,更是在活动中深化道德知识。
  三、拓展思品课中的实践活动,遵守道德规范
  品德教学关注儿童现实的生活,尤其是本土的生活。本土是孩子的根所在,本土的内容也是学生最现实、最熟悉的生活。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最深恶痛绝的做法就是上课照本宣科,要让品德课的内容“落地”,让品德教育入学生的心。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生活事件,打通现实生活和道德知识的通道,让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觉主动的行为方式。
  五年级上册《生活中的你、我、他》这一单元中围绕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展开。范围由家庭、学校拓展到了社会生活领域,包括邻里和不同群体的人。这一主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前布置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听父母讲邻里之间的故事,收集一些谚语,如:“远亲不如近邻”,“邻家失火,不救自危”等,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方便,反之邻里之间矛盾冲突使我们的生活不愉快。课堂中以小故事呈现课文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省略了老师的说教,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这一单元的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对自己生活周围各种职业和劳动者的观察,懂得他们的劳动与自己的生活的关系,进而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我们是农村小学,我的教育对象都是农村的孩子,父母大多数都是农民,平时他们不论年龄的大小,一般都会参与父辈的农活,更能理解父辈的辛苦和不易。课前布置学生调查自己的父母的职业,这既是课前调查的内容,也是课后延伸的体验。谈谈自己喜欢的职业、不喜欢的职业及其原因。不喜欢农民和清洁工的理由大多为:又脏又累,文化程度低,社会不尊重,工资低。有的学生联系自家的生活实际说到动情处留下了眼泪。我为孩子们的诚实回答喝彩,不使时机地教育学生尊重各种职业的人,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我们都应当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四、家校合力,强化学生遵守道德行为规范
  思想品德是一门能触及人心灵,启迪心智的课程。德育教育不应局限在课堂上。学校是学生的小社会,校园是学生的大家庭,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良好道德习惯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是随着社会独生子女增多,给全社会的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一些孩子娇生惯养,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淡薄。考试考好了要“鼓励”,自己的衣服洗了要“奖励”,买回油盐酱醋要“小费”。很多家庭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业教育,却忽视了德育这个“立身行道”的根本问题。很多时候,学校内的八小时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唤起的道德意识,回家后的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杳无踪影。因此,我觉得应该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形成德育教育的巨大合力,强化学生遵守道德行为规范。除了通过传统的开办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外,还可利用电话、校讯通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家教工作,实现与家长的互动,合力把在学校学到的道德规范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达成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目标,让孩子在校园、家庭、社会各个地方、各个时段都能遵守道德规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靠枯燥的背诵、机械的记忆,应从日常生活实践中感悟、理解道德规范进而形成优秀品质,再将优秀的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提高,如此反复,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作为品德课教师,只有不倦探索,细心研究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方法和途径,才能把品德课上好,从而不辱品德课的使命。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频谱效率和编码增益,基于欧氏距离设计准则提出了一种(3,5)-8 APSK映射方案.新映射方案根据最小欧氏距离最大化准则确立最优的半径比,通过计算机搜索的方式确定最优
劳动法作为调整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本质是社会本位法和平衡协调法,一方面以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另一方面又平衡协调劳动关
建立了磁光法拉第效应超快泵浦探测平台,用于高空间分辨率条件下铁磁体系的超快自旋动力学研究.该平台具有亚皮秒量级的时间分辨率,2.0 μm的空间分辨率,并且可以任意改变样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效率的要求一再提高,同时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的发展,因此需要打造教学高效课堂。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简要阐述了几种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希望对新课程的实施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有所促进。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策略;高效课堂;学习兴趣  所谓高效课堂,即是指在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达到较高的影响力或取得更
夏日流火,把岭南这一片大地烧得通红.一只不知名的鸟儿,掠过你的身边,叼来乳源的山那边清凉的消息.你跟着它,走进一处清幽的山境.那里峻峰峭岩,开阔了你的心胸;那里山花烂漫,
期刊
商标是商品给消费者第一印象的标志,选择合理,设计合情,将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商标的翻译工作直接影响国际规模企业在他国贸易的开展,翻译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商标进行
清代顺治、康熙、雍正时期至乾隆初年,户口统计只计户数和人丁数,有些人丁数还带有尾数,个别学者据此将人丁仅视为与人口无关的赋税单位,这种概括是不准确的.带尾数的人丁数
路,从美丽的瑶山出发,铺开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rn路,如流淌文明的动脉,迎接着乳源人奔赴开放富有的未来.rn多少年来,乳源人,凭着智慧与勤劳,开拓出一条条脱贫致富的“彩虹
期刊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召开内阁会议,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即宣布“购买”钓鱼岛。这激化了关于钓鱼岛的争端。钓鱼岛争端反映的不仅是两个国家领
文章在分离时间量子行走的硬币算符和条件平移算符中各引入一个可调控的参数,并在每步的演化过程中增加描述测量的非幺正算符,研究非幺正量子行走的拓扑特性.首先计算系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