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4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加强朗读训练
  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是语感训练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更多个角度直接感受作品的内蕴。
  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朗读训练的方法主要有: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听教师的范读和放录音带;组织学生进行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情朗读等多种朗讀方法的训练;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少儿节目,多听一些少儿内容的广播,放录音听故事,让学生体会语言艺术的韵律美、节奏美,用浓烈的感情色彩感染他们,引起其感情共鸣,从而激发强烈的朗读欲望;经常开展一些活动进行朗读效果的检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读书成绩,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课文朗读大赛”“儿歌表演评比”“读书读报竞赛”“故事大王”,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朗读兴趣。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朗读训练的方法宜多样化。
  二、激活生活体验
  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语感。是的,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善于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设法把生活“活水”引进课堂,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去感悟文本,培养语感。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三、重视课外积累
  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没有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就不可能深刻地理解语言、准确地表达语言。语文能力的提高只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头脑中才能形成更牢固、更多样的语感模式。所以教师应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加宽广的书的世界,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呼吸,快乐徜徉,为不同的风格而喝彩,因迥异的情节而感动。教师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欲望,让读书成为他们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可以将自己精心挑选过的文章拿到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可以在课间与大家交流读书的感想,还可以做每周一次的“好书导读” 等。
  四、积淀语文知识
  高品质语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理性在感性中长期沉淀的过程。强调语感训练,决不能排斥或轻视理性的语文知识渗透。《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范围内,语文知识应该是指一些浅显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如“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按一定顺序写”等。此外教师如果能作到深入浅出,蜻蜓点水般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修辞手法也未尝不可。例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顶针等修辞手法,体现着中国语言的华美,适度的渗入可以提高学生对言语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理性的语文知识不能孤立地讲解,只有在学生对语言作品的感悟过程中点点渗透,才能更好地为语感的深化服务。否则就会变得抽象、空洞令人难以理解。
  五、加强表达实践
  第一,在各种活动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如班队课上,让学生开展朗诵诗歌、讲故事、表演相声、小品、绕口令等;在晨会课上,让学生开展新闻发布会等活动,让学生介绍生活小常识,进行专题辩论、背诵格言和诗文等;
  第二,通过复述教学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复述是促进学生把消极的词汇变成积极词汇的有效手段。复述训练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语言,促进学生语言的规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 在平时的字、词、句训练中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因此要让学生把话说好,首先应抓词、句的训练,从平时训练的一点一滴做起。我的做法是:一是抓一词多用,通过反复造句练习,使学生掌握了这个词的不同的意思。例如“骄傲”一词,一是自豪的意思,一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的意思。通过让学生说出或写出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加深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二是利用一句话,让学生采用变换人称、变换句式、变换关联词等多种形式反复说,使学生懂得了同一意思的句子在不同情况下的表达方式。如“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一句,让学生分别变成把字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四,纠正语病。学生在说话时,常常出现语病。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克服这些毛病。首先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具有示范性,所以教师的语言,特别是课堂语言,应力求做到准确、简练、形象、生动,有节奏、有美感,这也是养成学生良好语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对学生的语病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总之,“语感教学”是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最好体现。它的提出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语文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只要在“语感培养”的领域里潜心思考,不断探求,就一定会为语文教学开辟出新天地。
其他文献
小学生的识字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小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它首先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我认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学。  一、教给识字方法
期刊
如何在课堂中体现实效性,是所有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于有效教学,我理解的就是能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的教学。即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 “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的教学。作为一名教龄六年的青年教师,怎样把课上的更生动、更能获得实效性,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可要参透其中的奥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非常有幸,去年我和几位老师一起赴乌市听课,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在快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形式,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
期刊
一、教育对象的学习心理与高效教学  (一)学习的过程是通过智力活动,以及推动和调控这种智力活动的动力因素来完成的  一是激励功能,它起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集中,努力程度加强,以一种内驱力保证学生处于积极状态之中,整个学习活动得以展开并持久的进行下去;  二是选择功能,它决定了学生对学习的反应倾向。如学习过程回避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  三是调控功能,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
期刊
一、礼仪教育环境化  为了加强教师、家长、幼儿的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深入到每个细节当中,使礼仪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我园对环境进行了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不仅凸现了我们分园的个性和品位,而且也成为了幼儿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首先布置了温馨富有童趣的礼仪文化的外环境,我们利用园内宣传板、宣传栏、并在每个班级的门口设置专门的礼仪专栏,创造园内的礼仪教育的气氛,给家长视觉上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叶老的话,给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蓄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为了改变职中作文教学“假、大、空”的现状,我们就要让职中作文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使作文教学生活化。所谓作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在作文教学中,让作文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家庭延伸,让生活进入作文教学的课堂,让作文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那么,教师应
期刊
一、前言  近年来,篮球已经成为青少年最喜爱的运动之一,日常体育锻炼和学校的篮球比赛,要取得胜利,不仅仅是运动员的体力、速度、技术、较量,而且也是意志品质争斗的过程。篮球意识的形成是有规律性的,它需要通过科学、系统的培训很长一段时间,和无数次激烈的竞争中不断积累经验,并逐步形成。青年期容易接受新事物,善于模仿,所以必须抓住这段时间培养青少年篮球意识。  二、篮球意识的理解  篮球意识指的是复杂的困
期刊
俗话说:“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我认为此话不假。因为作文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生活世践、思维与语言的统一,综合反映了人在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表达能力、阅读信息、知识面、书写、人格等多方面的能力。可见,作为衡量人的语文综合素养的作文,承载着更多的重任。然而,时下学生的写作现状不尽如意,令诸多师生谈“文”色变,部分学生患了恐“文”症,许多语文教师面对疑难杂症,却深感困难,致使症状大有蔓延滋长之势。
期刊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及特点  广义上说,课外活动即是学生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各项活动。它比课堂教学在内容上有更大的伸缩性,并且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而易于被接受。  1.课外活动具有很高的自主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课标》)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外活动的自主性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途径,同时在活动中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而情境教学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情境”创设,而情境教学法中创设的“情境”实质上是优化了的学习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情境的创设立足于学生的活动需要,具有主体明确、情感伴随、自主等鲜明特点,因而它极易使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