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中作文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r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叶老的话,给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蓄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为了改变职中作文教学“假、大、空”的现状,我们就要让职中作文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使作文教学生活化。所谓作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在作文教学中,让作文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家庭延伸,让生活进入作文教学的课堂,让作文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那么,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指导学生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激发兴趣 树立自信
  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就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我们经常会说,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宽广。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玩的时候那样活泼、兴致高,在看电视、电影时是那样入迷,在谈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时也照样是滔滔不绝,能侃侃而谈。而一到语文课的写作时就头痛呢,天天在生活中学习的学生却写不出生活的色彩,写不出生活的滋味。问题在于教师怎样引导学生把生活引进作文中来,如果为他们造就一个或几个丰富的生活片断,盎然趣味的生活场景,像电视节目中学生所喜欢的,时尚青少年所追逐的书刊、网络等各种新的话题,感兴趣的话题,给他们造就一个又一个的兴奋点,让他们的感情冲动起来,不吐不快,不写不行,那么成功的写作就随之到来。如职中学生特别喜欢看电影,我曾经让学生试写某个精彩的片段,大部分学生写得很生动,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要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作文内容就要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在实际生活中唤起他们的写作热情。
  二、走进生活 充实素材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这么说,生活有多么丰富,作文就有多么丰富。要开启学生的作文思路,就必须积极地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从生动的现实生活中获取知识,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材料。我们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教学内容系列。
  (一)开发学校生活
  职中学生升学压力小,学生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可以开展以下的活动,要求学生从活动中进行观察写作。
  1、体育活动。
  2、文娱活动。
  3、主题班会活动。
  4、征文活动。
  5、实践活动。
  6、读书活动。
  (二)开掘家庭生活
  我们学校是农村的职业中学,学生都是在家里住的,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另一重要天地,家庭生活也有很多作文材料,学生对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感悟是来自于家庭的,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参加家务劳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体验劳动创造幸福。
  第二,开展养花养草养小动物活动。要求学生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或生活习性,可写些跟踪观察日记。
  (三)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是多彩多姿的,大自然是奥妙无穷的,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是学生们最欢呼雀跃的事。因此,丰富学生生活、提高认识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育中必须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
  (四)开拓社会生活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关注社会:
  第一,及时关注社会热点。要求学生留心新闻及报纸的社会消息,把社会热点引进课堂,这比空洞的说教更有现实意义。时事短评、热点追踪、我最喜爱的电视栏目等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内容。
  第二,让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
  1.参加寒暑假活动
  寒暑假时间很长,很多学生都利用这些时间去打工,很多学生都写体验日记,把自己打工经历感受写出来,内容丰富,感情很真挚。如有些学生写“快乐的暑假”,把自己的甜酸苦辣都写了出来,情真意切,体会了劳动创造快乐。
  2.参加公益活动
  如每年的三月,是我们学校的“学雷锋月”,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上街修理电器、看望孤寡老人等,这些材料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另外“消防日”“世界环境日”“庆国庆”等各种活动时,让学生上街宣传,创设与人交往、语言、思维的场所,这种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后的练笔效果一定会很好。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社会调查,写调查资料,让他们走近生活,感受生活。
  第三,建立“我的发现”手册。要求学生每天主动将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在“我的发现”手册里(人手一册),每周一的第7节班会课在班上进行“我的发现”、“流动日记”交流。通过观察、记录、交流,学生们不但占有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写作素材,而且切实感受到了时时处处有生活,自主观察、体验、思考、感悟、表达生活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得到了有效培養。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要引导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意识地去关注学校、家庭、自然与社会现实,并且思考人生现象,将自己的作文升华到剖析人性、解读人生的高度。
  三、自主习作 描绘生活
  在写作上,我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十个字:“写真情实感,发真知灼见。”由于学生拥有了一个真实的自我,所以他们的作品也就充满着原汁原味的真实气息,他们的心灵也就释放出自由自在的真实的心跳。
  由于放开了手脚,学生获得了充分的写作自由,因此在写作时文思飞扬、笔下生辉。每次作文,我都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笔下充满一道道别有情趣的生活风景,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新颖观点,一簇簇睿智闪亮的思想火花。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当学生在精神和心灵站立时,写出的文章才会充满活力,富有张力,更具磁性。
  此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成的生活素材,让学生进行即兴作文。如有一次,我正上新课,有两只五颜六色的蝴蝶飞了进来,同学们都在议论纷纷。于是,我就让大家仔细观察蝴蝶,认真体会,写一篇有关蝴蝶的文章,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写下来。学生热情高涨,写出来的文章也真实、生动多了。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让职中作文植根于生活的沃土。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 作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作文,生活处处皆文章。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向生活化,让学生的视野和触角伸向学校,伸向家庭,伸向社区,伸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生活中撷取绚丽的花朵,那么他们的文章将如喷涌的泉水,永不干涸,永远清澈,那么他们笔下流淌出来的文章就会闪耀出生活的迷人光彩。
其他文献
一、信息化概念概述  (一)信息化概念简述  在漫长的发展和探索过程中,我国学术界与相关政府部门就信息化的表述作了很长时间的研讨,也出现了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法认为,信息化就是通信、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说法认为,信息化是由物质生产占领主导地位的社会逐步向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社会进行转变的过程;还有说法认为,信息化实际上就是从工业社会逐渐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在我国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
期刊
一、构建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开放性教学,主要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认识和基本过程的变革,使得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真实学习需要和学习状态,使教学向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和现实教学情景开放,有效增强教学的弹性、灵活性、选择性、创造性和价值生成性。通过变革,尽可能改变教学的封闭、僵化和按部就班的固有特点,改变教学游离于现实学习之外的表演式的教学方式,实现课堂由教向学,由钢性体制向弹性体制的两个根本转变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绕不开“讲”。从古至今,这几乎没有什么好争议的。可是,什么可以“讲”,什么可以“不讲”,什么时候“讲”,又由谁来“讲”,在实施高效课堂的今天,这成了热点话题。  有的学校搞高效课堂,限制老师的开口时间,于是谈“讲”色变,这就未免远离“高效课堂”的本意了。我认为:高效课堂不是不要教师的“讲”,而是主张老师少讲。那种照本宣科的讲,繁杂琐细的讲,单调重复的讲,宣布答案的讲,枯燥乏味而不能使人
期刊
在九年级数学中考几何专题复习中,怎样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精心地组织课堂教学,怎样采取得力的措施和高效的方法,大幅度、快节奏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复习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是所有处在一线数学教师普遍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毕业班任教十几年,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让我颇感它们的重要性,它们如同是数学的灵魂贯穿于题的始终。在教学与做题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在这里,浅谈一下几何模型图在中考解题中
期刊
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很难在一节课40分钟内完成,一般都要二到三课时。于是,人们习惯将学生接触新的课文,初读文本的教学称之为第一课时。留心第一课时,你会发现许多奇怪的现象:不论是观摩课,评优课还是竞赛课、展示课,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阅读教育教学研究书籍和报刊杂志,教学研究人员、专家学者既很少从理论的高度对第一课时进行分析研究,也很少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给一线教师明确的指点。与老师们交谈,
期刊
小学生的识字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小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它首先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我认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学。  一、教给识字方法
期刊
如何在课堂中体现实效性,是所有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于有效教学,我理解的就是能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的教学。即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 “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的教学。作为一名教龄六年的青年教师,怎样把课上的更生动、更能获得实效性,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可要参透其中的奥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非常有幸,去年我和几位老师一起赴乌市听课,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在快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形式,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
期刊
一、教育对象的学习心理与高效教学  (一)学习的过程是通过智力活动,以及推动和调控这种智力活动的动力因素来完成的  一是激励功能,它起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集中,努力程度加强,以一种内驱力保证学生处于积极状态之中,整个学习活动得以展开并持久的进行下去;  二是选择功能,它决定了学生对学习的反应倾向。如学习过程回避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  三是调控功能,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
期刊
一、礼仪教育环境化  为了加强教师、家长、幼儿的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深入到每个细节当中,使礼仪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我园对环境进行了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不仅凸现了我们分园的个性和品位,而且也成为了幼儿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首先布置了温馨富有童趣的礼仪文化的外环境,我们利用园内宣传板、宣传栏、并在每个班级的门口设置专门的礼仪专栏,创造园内的礼仪教育的气氛,给家长视觉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