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的起点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7404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 键 词] 新时代;“十八大”;“十九大”;起点
  [中图分类号] B03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231-01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关于新时代的起点,是从“十八大”开始还是从“十九大”开始,在理论界从新时代的提出一直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剖析新时代的起点。
  一、从进入新时代的实践依据来看新时代的起点
  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我国是在取得新成就的基础上进入新时代的。在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党建等方面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们生活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每年都有新进步、每年都有新变化,每年都有一大批贫困人口脱贫,越来越多的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人们享受着越来越多的生活,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生态越来越美丽。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一些领域的生产能力和创新水平已达到世界前列,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不再落后。这些成就的取得是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依据。“十九大”报告中讲到“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里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要成就,而且是全方位的、根本性的,这个重要的成就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进入新时代的依据。所以,从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来看,经过长期的努力而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取得的成就,是进入新时代的现实依据,没有这个现实依据,任何严密的逻辑推理都是苍白无力的。新时代是新成就引起的,没有新成就就没有新时代。没有新成就,新时代也无从谈起。新成就是进入新时代的铁的证据,是进入新时代最为重要的证据,其他的逻辑论证都是次要的。
  二、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视角来看新时代的起点
  一些学者认为,毛泽东思想是让中国站起来的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让中国富起来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让中国强起来的理论。从逻辑上来讲,这样的划分是能够理解的,而且也易于理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进程,解放了我国的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在二十世纪末总体上达到小康。“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了,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了,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开启了强起来的伟大时代。新时代是强起来的时代,是圆梦的时代,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是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三、从新思想的角度来看新时代的起点
  新时代产生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在“十八大”期间。“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依据,没有这个实践依据,新思想无法产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这个新思想形成的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来看,其主要内容也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观点和新思想,如“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大新发展理念等,这些内容都是“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所以,关于新时代的起点应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来探讨。
  有人认为,如果新时代是从“十八大”开始的,为什么“十八大”没有提出新时代,反而在“十九大”提出新時代呢?如果以某种思想的提出为这种思想的起点,这种想法未免有些幼稚。我们不能以新时代提出的时间为新时代的起点,正如我们不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一样。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历史决议提出的,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从1981年开始的,而是从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开始的。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复杂的,带有渐进性和跳跃性的特点,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一次或者短暂的时间是无法完成的,而要经过实践、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再进一步进行认识,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我们对新时代的认识,也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且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对社会的认知,要经历一番实践之后,才看得更清楚,就像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认知,也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经
  过多年的实践之后才清晰总结出来。所以,绝不能仅仅以“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新时代,就认为新时代的起点是“十九大”。关于新时代的起点,要用具体的历史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要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来考虑这个问题。
  编辑 武慧慧
其他文献
减少储粮损耗,质量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储粮损耗是目前困扰多数粮食承储企业的难点问题,如何减少储粮损耗是做好储备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储粮损耗与储存管理中各个环节密切相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变以往的分析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以扩大词汇量为基础,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
期刊
高效课堂,就是教育教学效率能达成相当高的目标的课堂,具体来说就是“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
语言的学习中,离不开“ 听、说、读、写”的联系,写作是语言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不容忽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也离不开写作.写作在英语学习的“ 听、说、读、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实验技能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近几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从单一到小综合,从实验到模拟工业生产流程,对实验技能的考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
初中时期是夯实英语学习基础、进行系统英语学习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中的学习状态会对学生综合英语素养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
班主任工作是琐屑而繁复的.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班主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上班甚至八小时以外,也在牵挂着学生.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
期刊
小学语文老师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并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激发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兴趣,把古典文学的精华传承下来.
新课程改革要求素质教育,面对新的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教学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及市场经济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新型的会计准则在现阶段的会计行业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会计行业很大程度上因为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和创新而有所发展,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