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铁复合物治疗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

来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73710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多糖铁复合物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且伴有肾性贫血。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常规剂量叶酸及维生素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给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对比两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血红蛋白、SF、RBC、HCT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糖铁复合物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利于进一步改善血常规各项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运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及判定新生儿肺出血停止后应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肺出血新生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采取常规机械通气的3
写作是一个立意与行文的过程,而写作的立意需要思维的参与,思维的核心是问题,充分运用问题的探究是写作中分析与综合能否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也就是说,写作首先要把思维凝聚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把零散而多元的情感与感悟凝聚在一个思维系统中,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梳理,从而实现写作的最终目的。那么,写作教学中如何开展问题探究这个思维活动呢?  一、生成问题  问题的生成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即根据提供的写作材料的内容,
“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让教师深刻地意识到整合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更加重要。微课作为一种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教学方式,对于翻转课堂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所谓“微课”,其针对性非常强,以具体的某一知识点为主,不像传统的视频教学那样广泛。此外,微课也能够真正满足学生“随时、随地、随需”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因而广受欢迎。教师应努力学习微课制作技术,设计不同微课,构建精彩课堂。  一、以“微课”创新导入,诱发
《钢铁研究学报》是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冶金类学术期刊(CN11—2133/TF;ISSN1001--0963),是中国冶金界很有影响力的学术性刊物之一。自1981年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