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工作以痛吻我,还要我报之以歌?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工人”火了


  前段时间,“打工人”这个词火了,各种段子和表情包在网络上流行。
  任何一个在网络爆红的梗,一定都是因为切中了某个群体的集体情绪,容易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打工人”这个词的打击面就非常广,无论是外卖小哥还是职场精英,无论是中低收入层还是高收入层,只要不是老板,你都可以自称“打工人”。
  “打工人”因群体数量庞大,引起了跨越各行各业的现象级“打卡”:早安打工人、午安打工人、晚安打工人;甚至还有吃外卖的打工人、开会的打工人、出差的打工人……
  除了“打工人”,“小丑竟是我自己”这个梗最近也火了,相关的表情包非常多。有人认为这是自媒体自我炒作运营的结果,但在网络上强行造梗还能成功,不正说明了它贴近大众的内心吗?
  它们流行于网络,表面是自嘲,是对疲惫工作和自我能力的调侃,是对“工作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诠释,背后更深一层的,是年轻一代的集体自我意识觉醒。
  正因这种觉醒,使得自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人生态度。


生活需要自嘲


  在《郑渊洁的家庭教育课》中,郑渊洁分享了一个孩子人生致胜的法宝—“学会自嘲”。
  而自嘲对于打工人来说,不仅仅是人生致胜的法宝,更是一种释放情绪和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自嘲的本质是自我嘲笑、自我解嘲。
  年轻一代对于自嘲的广泛认可,以及自我反思的普遍性,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嘲在情绪管理方面的积极意义。

自嘲与幽默息息相关


  自嘲的人喜欢拿自己“开涮”,不仅让听的人开怀大笑,自己也会舒展笑容。自嘲与幽默也相扶相长,我们在自嘲的同时,也会逐渐提高幽默的能力。
  在心理学上,幽默被归为最积极、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它也是一种能力、一种综合素质,需要豁达乐观的心态和价值观。当你拥有了幽默的能力,就会更擅长自我情绪管理,让自己在短时间内不被负面情绪绑架,保持头脑清醒,机智应变。

自嘲是自我保护的良好方式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气球,时刻都在感受外界的积压,如果我们一味给自己打气与之抗衡,一旦超过容积,气球就会爆炸。气球一爆炸,人就会被压垮,就会崩溃,就可能会走向抑郁。
  所以,何必呢?
  我们不如坦荡承认外部压力的存在,承认自己有不足之处,用自嘲的方式进行自我解围。把气球里的气泄出去一部分,不是向生活低头,是做好轻装上阵的准备,是以退为进。实质上,它是比还击要高明的自我保护。只有保护好当下的自己,才能继续前进,你说呢?

自嘲有助于人际交往


  “打工人”这个词出现之后,有人自发组织了一个“996的打工人”圈子,在这个圈子里的人都能获得身份认同感,感受到被他人认可和接纳,感受到自己不是孤身一人。这就是集体自嘲的积极结果。
  自嘲作为一种自我矮化,在社交中非常有用。想想看,我们是不是都不喜欢和锋芒毕露的人做朋友?因为那会让我们自卑。但如果用自嘲的方式去示好,让别人觉得有比你强的地方,就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所以,自嘲还是一种高级的社交能力。

自嘲之后,该怎么做?


  虽然自嘲在管理情绪方面有积极作用,但现实中的生存压力并不会因为我们善于自嘲而消失。丰满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一直都在冲突与对抗,自嘲过后,我们应该怎样平衡现实与压力之间的冲突,更好地调节心情、缓解压力呢?

下面给大家几个小建议:

1正确认识压力


  一提起压力我们可能就会觉得它代表的仅是负面意义。它会影响我们的情绪,降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还会影响人际关系、工作及生活的气氛等。但是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有压力也不全是坏事。适当的压力可以提高我们对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所以,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促使我们更好地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充满抗拒,带着抵抗情绪对待压力的存在。

2学会用多种方法调节心情


  兵法有三十六计,调节心情也不能只用自嘲这一招。可以帮助我们调节心情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听舒缓的音乐,音乐可以触及我们的内心深处,让我们忘记烦恼和不快,洗涤心灵。
  我们还可以利用运动减压。但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每天跑步,选你喜欢的运动就可以,比如跳舞、打球、太极拳。另外,运动要注意适度,不要心急一口吃個胖子。
  想要运动减压,还需要定时规律。最好能找个朋友作伴,或者请专业教练帮你管理运动计划。

3学会与自己和解


  无论活到什么岁数,人都不可能是铁打的。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着征服,想着挑战,想着改变,但上了年纪就会发现,这样的字眼是无知和傲慢的。
  打工人说:“工作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而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该学会的是:“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生活本就是受锤的过程,我们大多数人拼尽全力,这一生也只能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和自己和解,就是承认和接纳自己是个普通人。和解不代表向生活妥协,而是认清自己,接纳自己,不苛求自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仍旧保持一颗上进且积极的心。这才是我们面对年龄和时间的流失时最机智的生活态度。
其他文献
睡眠是我们维系生命不可或缺的生理需求,但是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与生活压力的倍增,失眠的发生率正在不断增加。2016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且这个数据正在逐年攀升。高质量的睡,有多重要?  高质量的睡眠可以保护我们的脑皮质细胞,使大部分脑细胞处于良好的休息状态,让神经细胞得到能量的补充,提高人的记忆力。  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
期刊
前段时间,休学了一个多学期的小慧重新回到了校园。可就在返校的第二天,小慧在课堂上放声大哭,老师、同学都不知所措。在老师的建议下,小慧被父母带到了我的诊室。小孩子怎么会抑郁?  小慧的妈妈向我介绍了她的情况,半年前某天放学的时候,小慧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拿起凳子冲到学校的走廊准备往天井下跳。幸好旁边的同学眼疾手快,第一时间把她阻拦下来。她不停地哭,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去看了精神专科,医生诊断小慧
期刊
坐在我诊室里的小枫,看起来柔柔弱弱,文雅大方,说起话来轻轻软软的。我好像得了强迫症  她说:老师,我以前关门的时候总是不放心,要检查好多次,但并不影响我去上课。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好像严重了,而且每次检查完门锁到了教室,脑子里还是反复想门锁了没有,总是这样想,上课也想,下课也想,脑子太累了!  我:哦,变严重了,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小枫:我读的是师范学校,大专三年级的时候可以申请“专升本”,我
期刊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追求理想的生活,辗转于各大城市之间。无论是为了工作,还是为了求学,被称为“垮掉一代”的90后,依然没有停止奋斗的步伐。然而,漂泊中的不安,也在影响着90后的心理健康。  但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90后的不安都会限制自身的发展,更不是有不安就一定有心理问题。大部分人的不安都能自我调节,甚至有人因为不安而产生动力,发展得更好,过上自己追求的生活。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无法摆脱内心的不安,
期刊
烟雾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逐渐进展、以脑血管闭塞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为小儿和成年人出现脑卒中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烟雾病患儿占儿童脑卒中的6%~10% [1].烟雾病在东亚地区(如
期刊
同学小夏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进入大学,然而,从大一刚入学开始,她就出现了厌学情绪,到大二、大三时这种情绪更加强烈,导致多门考试不及格。  我问小夏:“你这么多门课不及格,想过怎么毕业吗?”  她回答说:“我就没想毕业,想退学。”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自己一点也不喜欢就读的专业,这不是她想要的,而是父母想要的。她虽然顺从了父母的想法,但心里觉得学习一个自己没兴趣的专业,毕业后找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人生
期刊
结核病(TB)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位居传染性疾病之首[1]活动性结核(ATB)的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TB疫情的控制.我国是全球第二大TB高负担国家,其中病原学阴性ATB比例高[2].在缺
期刊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各种肺内和肺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和进而发展的急性呼吸衰竭。常见的致病原因有细菌或病毒性肺炎、非肺源性脓毒血症和胰腺炎等[1],病死率为26%~44%,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细胞外囊泡(EVs)是一类由细胞释放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小泡[2]。EVs中包含多种生物活性质物质,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3]
心理障碍已被公认为是个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严重威胁。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无数的科学家和学者致力于研究并设计应对心理障碍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心理学界涌现出了诸多基于新兴技术的治疗方法,其中通过由虚拟现实技术所营造的沉浸式交互环境来达成治疗效果的治疗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内学者段姗姗等(2020)总结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治疗焦虑障碍、物质滥用、进食障碍等心理障碍上的功效,并列举了虚拟现实
期刊
目的 对1株南海柳珊瑚来源真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CHNSCLM-0019)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重结晶等方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