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早治 无病早防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unchi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医疗卫生工作总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保健的重要措施。
  贯彻保健的预防思想和积极的防治方法,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医疗卫生工作和各条战线一样,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科技攻关,为一些疑难病症找到了解决的方法;群防群治,有效地控制了常见病的发病几率,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城乡居民的防范意识,减少了许多疾病的发生;长寿现象的出现和老龄人口的大量增加,使我国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不管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有一点是应该充分肯定的,说明了我国社会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长寿现象的出现是太平盛世的真实写照,也是与各级党和政府对老龄事业的关心与重视及与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
  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在当今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的情况是不相同的,得病的几率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夭折于摇篮,有的病殁于青春,有的猝死于壮年,有的愈百岁而童颜尤存。对此,各国的医学家、科学家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想方设法研究解决这一课题。并且各国都设立了专业的保健机构,采取有力措施,还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无庸质疑,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最现实最经济的有效办法莫过于把卫生保健知识送到千家万户,交给广大群众,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控制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这是最根本之策,也是保健的重要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在谈到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高不下时指出,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这就是说有一半的死亡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疾病专家洪昭光教授认为,“现在这么多的各种各样的病,归根结底是生活方式不文明造成的,如果我们坚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不得病”。又说“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句话十六个字,就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卒中、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三分之一,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而且不花什么钱。”
  预防确比什么都重要,能解决不少实际问题。
  2.“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是一条重要的养生原则。中国养生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贯彻保健的预防思想,即在于为了保持健康,要有病早治,无病早防,“防患于未然”。中医病因学在发病方面重视人体正气的作用,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正气充沛,病邪就不能侵犯。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这个道理。养生的目的在于延年益寿,实际上就是要提高机体防御病邪、养护正气的能力。
  古人对如何防病治病早有论述,两千多年前,道家延缓衰老学说的奠基人老子以“防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作为益寿的重要思想,提出“早服重积”的益寿原则,而“早服”相当于中医的“治未病”思想,亦即现代医学预防为主的观点,指早行益寿之道。如能把益寿之道贯穿于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积蓄益寿之“德”,此即“重积”。意为“早服谓之重积德……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元代医学家朱丹溪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摄生思想,他说:“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又说:“今以顺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治未病者,是何意邪?盖保身长全者,所以为圣人之道,治病十全者,所以为上工。”
  唐代著名医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的长寿秘术也有无病早防、适当服食之说,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及时而适当地服些药物。这是孙氏的一大益寿秘术,有病时服药自不必说,即使在平时, 也要服一些益寿保健药物(孙氏主张对疾病先行食补,食补无效再用药攻)。他特别强调,必须根据自身的寒、热、虚、实等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方药,做到“自求好方常服”,既不能一味滥补,也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体现了中医辨证服食的特色。古人的这些经验对今人养生保健仍然是十分有益的。
  3. “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客观需要。
  人生活在世上没病没痛就是最大的幸福,但要一辈子健康没病也是不容易的事,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但可以采取预防手段,防病治病,延缓生命的进程。俗话说,吃五谷没有不生灾的。就是要人们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中医病因学讲,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很多,有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使人发生疾病。前人曾对疾病病因作过归类,仲景说:“千般灾难,不越三条。”陈无择根据仲景观点,提出了“三因”学说,即六淫所伤为外因,七情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虫兽、金刃所伤为不内外因。“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它们与疫疠同属“外邪”,皆为自然界气候变化的产物;“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属于精神致病因素。七情过度导致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生多种疾病;饮食劳逸是人们生活所必须,不知调节亦能致病。外伤包括创伤、持重努伤和烧烫伤等。外伤可引起皮肤肌肉瘀血肿痛、出血或伤筋、骨折、脱臼等症,若外邪侵入创口,或损伤重要脏器,或出血过多,则可导致昏迷、抽搐等严重病症。虫兽致伤包括毒蛇、猛兽、疯狗咬伤等。
  致病原因确实是多方面的,人们不能不防。说明预防工作是最最重要的,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一定要“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与疾病抗争的经验总结,是一个人对疾病应有的正确态度,也是对健康负责任的表现。
  4. 搞好心态调整,把防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专家指出,养生保健靠内因。人体既有很好的自我完善能力,又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可以把体内的有害物质转变成无害物质,关键在于人的心理状态,健康的心态能极大地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康复能力,使体内代谢趋于正常协调,保持新的稳定,达到新的平衡。老年人在对待疾病的问题上有两种心态要注意调整:一是不能正确对待疾病,对疾病抱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自己年纪也大了,反正是这么回事,随它去吧。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实际上是一种悲观的心态,对疾病麻痹大意,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好转。也许有时候确是小毛病,无关紧要,拖一拖不吃药也就过去了;但是如果碰到“厉害”的病,就会给耽误了,本来可以治好的,最后病情恶化,反而治不好,后悔就来不及了;另一种情况是这一种人对待疾病害怕、紧张得要命,终日忧心忡忡,这种心态也是要不得的,越是紧张、忧虑,毛病会越发加重。情绪正常,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疾病反会痊愈,康复得快。因为情绪好,能提高抗病能力,对治疗有好处。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用着急,让体内慢慢增强抵抗力……直至最后战而胜之。”这就是对疾病的正确态度。所以不管什么病都不能悲观,情绪乐观,对治疗有益。洪昭光教授意味深长地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别的什么都不注意,你只要注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这是专家的肺腑之言,值得牢记。防病治病贵有好心态。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医疗技术、医疗手段越来越高明。昨天做不到的事,今天做到了;今天治不好的病说不定明天就能治好。只要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科技人员坚持不懈地努力,现代医学上的一些疑难病症被彻底征服的日子就为期不远了。
  让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以人为本,有病早治,无病早防,不断总结,认真探索,相信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Bricker与Wallace两种输尿管回肠肠襻吻合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2月124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输尿管回
老年人有一口整齐而坚固的牙齿,不仅利于容颜健美,而且还利于“全方位”地进食,保证身体摄入充足的营养,对延年益寿很有好处。但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常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移位、龋齿和牙周炎等牙病,给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护齿“八法”确是护齿的重要环节,现简介如下:   一、保持口腔卫生法。嗽口和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的首选。嗽口比刷牙更要勤,一日三餐及吃过食物之后,都应用清水嗽口,若能用盐茶水嗽口
一颗牙齿患病,其危害有可能不光是牙齿本身,还会影响人体全身的健康。下面有几个病例,也许有助于你认识一下牙源性口腔病灶对全身的危害。  奇怪的血尿   前不久,某医院内科收治了一名血尿6年,且常伴低热的病人。患者以往曾多次住院,均未找出病因,虽经多方治疗,但效果总不佳。这次入院检查,结果除左肾区有轻度叩痛外,其它均无阳性体征,心肺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亦在正常范围。血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大家都感到奇
与我国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思想比较,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是值得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引用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评价运用双球头全覆膜内支架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X线监视下,对所有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患者置入双球头全覆膜内支架.置人前后行食道造影进行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估计在65岁以上的老人中,10%有不同程度的痴呆,我国约有一千万人之多。人们都在为老年痴呆病人的治疗感到困惑。这里介绍几种目前公认较有效的药物,供参考选择。   吡乙酰胺(吡拉西坦,脑复康) 本品对中枢神经具有特殊作用,能激活、保护并修复大脑神经细胞,可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具有促进学习能力、推迟记忆障碍发生的功效。但单用有效率仅为58.8%,与安定、去甲羟安定等合用可提
据研究,下列食物有助于防治老年性痴呆。  核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被机体吸收后会改造成脑细胞的组成物质。  芝麻:可补肾益脑、养阴润燥,对肝肾精气不足兼有口舌干燥、肠燥便秘等症状较为适宜。  莲子:可补脾益胃、养心安神、益智健脑,兼能益肾固精。  黄花菜:可治疗老年性痴呆肝肾阴虚、血虚有热引起的健忘、失眠、烦躁、眩晕头痛、心悸等,是养脑强记的好食物。  花生: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多
一是掌握和运用与病人相处的方式方法。     1.语言沟通 家人在与病人讲话之前要先说明自己是他(她)的什么人,这样便于沟通;对病人说话要慢慢说,而且要说得很清楚,千万不要大声喊叫,这样可能刺激病人的情绪,导致病情恶化;不要命令病人做什么事情,对病人说话句子要简短、清晰,不要把他们弄糊涂了;要有耐心,千万不要着急,跟病人说话,如果他们一次没有听懂,可以慢慢重复两三遍,直到他们明白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