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四策略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生物课程中的实验教学,从生物学实验对象的自适应性,实验方法的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特性,实验过程的技术指导问题解决的特性,实验结果的复杂性等,提出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的若干策略,为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效率和学生生物学素养提供了富有实效的方法。
  1. 利用生物学实验对象的自适应性特点,设计实验教学 生物学实验对象具有自身独特的自适应特点,这是区别于其它科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就是说,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会随实验的条件,如时间、地点、光照、温度、PH值等变化而发生适应性的变化。根据这一特点,设计生物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也认识了生命现象的复杂性,提高了实践的应变能力。
  “植物细胞的叶绿体观察”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来认识生命特征,提高实验技能。其实验对象——藓类(或黑藻等),在强光和黑暗处理情况下,叶绿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发生变化,是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认识生命的自适应性特点的好素材。本实验属基本技术教学实验,从操作程序上来分析,并不十分复杂,时间上也不需要太久,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即分别强光下和黑暗处理装片,叶绿体的分布有什么变化),巧妙地为显微镜操作的程序性知识提供了不同的变式练习,既达到基本技术教学实验的目的,又有效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认识生物实验对象这一自适应性的特点。这种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探究式教学设计思路是克服传统生物实验“照方抓药”式教学弊端的有效手段。
  2. 利用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开展实验教学 生物学的研究过程,一方面,生物科学指导着生物技术设计,促进生物技术的提高;另一方面,生物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的完善,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科学理论与技术设计的这种关系,同时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参透了STS教育。
  DNA结构属分子水平,无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那么沃森和克里克在科学并不发达的年代(20世纪40~50年代),又是如何根据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已有认知,构建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呢?实验前教师提供以下科学知识①富兰克林的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和有关说明;②威尔金斯否定三链螺旋结构的实验数据;③克里克和约翰o格里菲斯的碱基配对的能量计算结果;④化学家多诺休的关于碱基形状和氢键亲和性的理论等等。指导学生进行大胆设想,构建出各种结构模型,又不断地运用有关理论和实验数据进行检验,在不断失败的基础上成功地构建出正确的模型。教师强调“体验前人利用模型科学探究”的过程,强调了模型方法的重要性,同时也助于学生理解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对技术设计的指导作用关系。
  3. 利用生物学技术解决生物学问题,进行实验教学 解决生物学问题,是提高生物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内涵。生物学问题的解决,可以有多种技术手段,有物理学方面的技术、化学方面的技术及生物学技术等。而运用生物学技术解决生物学问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生物学科特点和提高生物实验设计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
  “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在教材上详细呈现,学生对实验内容没什么新鲜感,实验操作也是“循规蹈矩”,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这些小小的细胞,我们能测定它的细胞液的浓度吗?”来引起学生思维,启动探究。测定浓度的方法,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但对于这么微小的细胞却显得困惑。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下“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原理。学生便可根据已有认知,以及教材实验的方法步骤,创造性地设计出各种方案:有的认为先利用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然后加清水引流稀释,直到刚好发生复原来测定细胞液的浓度;有的认为应该先配置一定浓度梯度的外界溶液,然后依次观察不同梯度溶液下的细胞质壁分离情况来确定浓度;也有的指出应先配置一个较高浓度的溶液和较低浓度的溶液,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情况,然后取中值的方法逐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等等。
  通过实验设计,学生没有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操作,真正体现了实验作为解决问题的载体。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学生明确了可以运用生物学自身的技术,进行生物学实验设计,来解决生物学问题,有效地落实生物学实验的课程目标。
  4. 分析生物学实验结果、监控变量,实施实验教学 生物学实验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往往非常复杂,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对照实验的原理,认真分析实验结果,找出引起不同结果的实验变量,从而真正掌握实验的本质。
  教师根据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事先设计实验“自我监控表”(包括各实验步骤的操作目的、药品、现象原因、改进方法等方面),学生按照“自我监控表”对各项监控项目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好相应的实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断反思,如这样的操作目的是什么?下面该如何?药品的剂量对吗?还有什么办法增强实验效果?等,思维始终处于较活跃状态。在自主分析导致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的基础上,对照实验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实验结果,共同讨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明确问题症结的原因,然后小组间汇报分析结果,反馈小组监控学习成果,实现资源共享。
  总之,生物学实验在实验对象、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上,都有许多学科自身独特的特点,立足生物学科这些自身特点,寻找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策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人是有感情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也要讲究情感教育,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本文从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需育情五个方面,谈谈情感教育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化学教学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有
期刊
【摘 要】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本文试图从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创新上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学生厌学和成绩滑坡的原因,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程创新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认为,数学是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高中数学语言表达很抽象,
期刊
【摘 要】随着全国英语教学改革的逐步实施,初中英语教学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本文通过对备课、课堂设计、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有效的教师策略以及做好课后总结工作的深刻反思等各方面的研究,希望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有效备课;有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与深入,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设计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在教学中,认真备课,充分利用好教材、教学手段,搞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任何功课,''讲''是为了不讲。”怎样才能用不着讲呢?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独立探索。批注式阅读就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因为同样一个词语,同样一句话,每个人的理解就不一样;哪怕同样的文字,同样的人,由于不同心境的影响感受也会变化。给文章做批注其实就是记录这样的读书体会,坚持下来,读书的能力就会增强,读书兴趣也就越浓。为此,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试图引导学生动手、动脑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负有语言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双重任务,两者应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打开语文教学通向素质教育的大门。为此,关注语文教学中德育的现状、特征和途径,成了语文教育者必修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因种种原因被淡化的德育 在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虽极力倡导素质教育,可由于高考的指挥作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价值往往只流于形式,成了语文教学的附属品。这种现状不能不引人深思。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是对某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以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为核心,将信息技术自然地、恰如其分地融合到各学科活动和课外学习中,具有突破时空,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的特点,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局限,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本文谈谈自己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认识。
期刊
在日常的训练及各种类型的考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答好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呢?  我认为:要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了解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的题型特点:“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政治经济文化意义”等。  其次,在了解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的题型特点的基础上,还应把握这类题目的解题技巧:“意义类”主观题主要是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不仅要讲究勤勉用功,更要讲究技巧,这样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本文从精心导入、交流互动、关注学习状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四方面入手,阐述了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策略,以期达到与广大师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
期刊
【摘 要】班级软环境包括校园文化、校园安全、文明礼仪等等。通过软环境能看出一个学校或者班级师生的人生观、价值取向和受教育程度,加强软环境建设是校园或班级管理和发展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视。  【关键词】班级建设;软环境;价值取向  目前,在农村工作的教师,谈起当小学高年级班主任,都会觉得很难,原因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心理越来越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
期刊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最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效率和效益。通俗的说,就是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掌握所学的内容。它主要是包括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对教师的要求。 我在此就课堂教学的安排和对教师的要求相结合,谈谈如何提高有效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主要包括自主学习环节-互助性学习环节-反思性学习和练习性学习相结合-补偿性学习环节。  1. 自主学习环节 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