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经》看弱者之道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em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柔弱胜刚强”是 《道德经》的核心命题之一, 集中体现了老子辩证法的思维特征 。在我们看来,刚强之所以被称为刚强, 是因为它能够战胜柔弱的东西。 老子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柔弱胜刚强”这一著名论断,并通过一系列的举例,论证了这一论断。
  【关键词】《道德经》 柔弱 刚强
  在《老子.七十六章》,老子从人的生死,草木的枯槁这些自然现象的视角来论证了柔弱胜刚强这一命题。(“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这就是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这告诉我们,柔能胜刚,弱能胜强,新生的、弱小的事物,是处于上升趋势的,最终可以战胜旧的、貌似强大的事物。这在老子看来是自然界的一道法则。
  下面,我们从《老子.七十八章》《老子.八章》、《老子.六十八章》等文来探讨《道德经》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上善若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老子.七十八章)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水,乃是人们日常使用的,也是最熟悉的东西。水是柔弱的,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它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力量。这就说明,老子所讲的柔弱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有坚韧无比的意味。所以,对于老子“柔弱”的主张,应该加深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更不能进行曲解。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尤其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物欲纵流的时代,这个道理更是弥足珍贵。现代男女们都在这滩浑水中积极地追求物质、权利、名誉等等,都希望在这个广袤的社会扎稳脚跟,出人头地,不甘被瞬息万变的时代和社会所遗忘。浮躁、空虚、颓废等等也成了代表着时代特征的词语。人人都想着比别人更强,比别人工资更多,比别人权力更大……很少人能懂得“柔弱”这个道理,更不用提真正理解和做到“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了。我们被浮华的生活所迷惑,很少有时间来反思和审视自己,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是为了什么,更不知道未来是通向哪里的。只是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使自己更加强大,这样才能为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好铺垫。可是,往往越是急切的心理越是目光短浅,难以实现长远的目标和理想,更是难以培养自己豁达的心怀和情操,最后离幸福也是越来越远,内心也是无法拥有整个真正的自己。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要独立坚强、顶天立地,所以我们都不甘示弱,以为“懦弱”、“软弱”等同于老子所讲的“柔弱”。其实不然,而《老子.八章》告诉我们:“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再加上上面所说的“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可以看出, 老子认为水接近于“ 道”, 因为它具有自然而然的性质, 而且利万物而不居功。水的这种“自然而然” 的性质呈现在外的却又是“柔弱” 的形象,。这就告诉了人们,水接近于 “道” ;而水又是最柔弱的,它的外在形象是柔弱的;那么, “ 柔弱” 是“ 道” 的体现。所以,我们是很需要潜心来理解、研究老子“柔弱”的真谛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强”,而忽视了“柔弱胜刚强”这一做聪明人的大道理、大智慧。
  老子认为,江海之所以是“百谷之王”,能成为一切小溪、河流的总汇处,是因为它处在一切小溪、河流的下游,所以能成为一切小溪、河流的总汇处。因此,圣人要居于人民之上,就应当用自己的言辞表示对人民的谦下;要处于人民之前,就应当把自己放在人民之后。在老子关于水的柔弱品质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处下”、“不争”是水的本质的、优秀的品质。如果我们为人处世能做到谦下、礼让、无私、淡然,那么就是在接近老子的“处下”、“不争”了。
  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学会水的处下、不争的品质呢?
  ——处下。“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就反应了这一道理。我们要像大海一样能够处下,能够沉得住气,才能海纳百川,包容万象。这处的“处下”又不同于彼处的“处下”,是要有胸襟的、有谋略的处下,并不是就死板的处于下级,不求上进的意思。这里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的一些故事来说明。比如,鲍叔牙主动让相,并劝服齐桓公任用管仲。正是鲍叔牙的处下、谦让和推荐推动了齐国的发展强盛,为齐国夺得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
  ——不争。首先要清楚什么是不争之德。
  老子认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老子.六十八章》)这就是说,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善于用人的本领,这叫做配合了天道,符合了自然的最高法则。在这个争强好胜的时代,人们往往为了各种目的争得头破血流,赢了,大喜;输了,则大悲。其实,人人都渴望在这个竟争激烈的社会,既能积极进取又可以保持内心的宁静,达到一种与世无争的状态和境界。老子的“不争”正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老子的以上观点是在教我们为人处世之法,用“刚强”之法,则易于处于危险,走向失败;用“柔弱”之法,再加上谋略,则会处于优势地位,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 张敬梅.事实与价值的双重诠释——论《老子》“柔弱胜刚强”的理论前提.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8
  [2]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 M].北京: 中华书局, 1996
  [3]张志芳.论《老子》 的“柔弱胜刚强”.华侨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1
其他文献
2012年4月18日下午,应我院邀请首届国家教学名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冯博琴教授来我院在923T教室作了“以站讲台为天职”的主题讲座。我院副院长翟振东教授及相关处室领
摘 要:从汉代何休提出“弗者,不之深也”以来,关于先秦汉语否定副词“不”与“弗”的用法差别一直是汉语史研究的热点。文章以《国语》否定副词“不”“弗”为研究对象,进行二者用法比较研究,以期对帮助澄清“不”“弗”的分歧问题有所裨益。  关键词:《国语》;先秦否定副词;语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1-0023-02  一、语法功能的比
目的:探讨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在肝内胆汁瘀积症孕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993年12月至1998年9月在本院住院分娩并接受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检查的ICP孕妇132例ICP组和同期随机抽取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进
目前,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普及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同时,更要通过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考试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
2014年1月18日,浙商全国理事会举办新年首场活动,主题为“备战新三板:‘丑小鸭’变‘天鹅’”,40余家理事会企业参加了此次交流。
摘 要:为探讨全身抗阻力锻炼(TRX)对运动性腰伤学员的影响效果,文章作者采用准实验干预对30名运动性腰伤学员进行了为期20周的干预,最终通过对干预结果的研究论证,得出了TRX和传统组均能减缓运动性腰伤疼痛,但TRX疗效更佳的结论。  关键词:全身抗阻力锻炼;运动性腰伤;干预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询问受试者相关病史等基本信息以及疼痛的程度,最终选取30名
文章主要针对王如渊博士等《对我国失地农民“留地安置”模式几个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留地产权应由集体所有转为国有”的观点和立论依据进行商榷,并提出安置留地应保留集体所有。
中国制造30余年的不几经历,铸造了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浙商以制造起家,以市场为导向,以外贸出口为利器,顺势而为,造就了今天蔚为壮观的浙商大军.但是,“几千万劳动力挤在产业低端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一些日常信息,如“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会中的有趣事例……”,它们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的激情,而浓厚的兴趣能激励人不断的进行探索,从而产生探究的动力。  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活力呢?对此我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尝试:  一、 借鉴“生活世界”的信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应紧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持续升温,对于幼儿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