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探究性学习的课堂管理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探究性学习已经有很久的历史,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选择某一角度,老师与学生处于对立的立场,相互辩论,师生之间不断在问答之间探究潜在的知识,这实际就是探究性学习的雏形。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虽有不同的定义,但我认为就是从问题或某一个任务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情感价值观得到培养的学习方式。
  二、探究性学习所具有的特征
  (一)自主性
  探究学习的典型特征是老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教学目标与认知策略,而是为学生创造特定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努力探究后发现和领悟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老师应该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使学生从探究的一个阶段深入到下一个阶段。老师处理好“放”和“扶”的关系,对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非常重要。
  (二)生成性
  探究性有明显的生成性,因为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老师设计教学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探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调整变化。探究学习的生成性对于师生而言永远充满超乎想象之外的意外收获,同时对老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慧构成挑战,使师生的潜能在探究中释放出来,因此探究性学习缺少不了生成性。
  (三)开放性
  探究性学习的最显著特征在于其开放性。探究性学习的问题大多数来自现实生活,它的内容是开放的,超越传统的课堂、传统的学科,涉及自然、人文、社会及人自身全新的学习方式,可以避免分科学习的弊端,在内容上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发展并把知识融会贯通、多角度分析问题;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在探究性学习中不再局限于教材、课堂、老师的知识,可以向外部开放、延伸,与现实社会相联系,是一种开放灵活非死板而单调的学习;从思维方式上,探究性学习给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让学生不受既定思路、现成答案的限制,自由思索,在重逻辑的基础上发挥创造精神;方式的开放性,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需要与其他学习方式搭配使用才能发挥作用,有的认为探究性学习高于一切,是一种没有瑕疵的学习方式,与其他学习方式对立起来的做法是片面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应与其他方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三、探究性学习课堂的管理原则
  (一)合作性原则
  探究性学习是围绕解决问题展开的,这些问题复杂而具有综合性,单靠学生是很难解决的,需要集体力量进行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探究性学习。探究性课堂对老师提出要求,老师要改变自己以前的角色,不再是课堂的掌控者,而是学生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和学生处于伙伴关系。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要大胆地相信学生、肯定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集体合作精神大胆探究,充分发挥合作性。
  (二)开放性原则
  探究性学习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探究性学习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的环境中,要求学生具有灵活流畅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开放性对老师的要求是,在课堂管理中不能随便干预学生探究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空间,激励学生走出课堂广泛地获取信息、收集资料,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开放性探究。
  (三)情境性原则
  知识不是单方面的靠老师传授,而是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传统课堂,把知识孤立起来,脱离情景,而在探究性课堂中需要创设情境,为学生进行探究创造条件。
  探究性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探究的精神,质疑不等于无根据地怀疑一切,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因此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探究环境显得格外重要。
  (四)主体性原则
  探究活动是一个多途径、多方式的活动。需要设计探究方案,需要提出质疑,需要建立假设,需要提出答案,需要把结果与同学讨论和分享等,这些活动都需要学生的参与,因此学生作为探究的主体,在课堂中要重点突出。探究学习让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体,相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评价学习结果,对于学生充分信任有利于鼓励学生在探究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四、探究性课堂管理策略
  (一)探究时间的安排
  教学中教学时间决定教学的结构设计、内容选择,因此在课堂探究性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各个环节,使探究活动顺利进行。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对具体探究环节要做到心中有数,把每一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分配好,使探究活动的节奏适当,转换自然,并取得既定的效果。
  (二)课堂纪律的管控
  老师既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又要保证课堂秩序,对老师来说任务相当繁重,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帮助学生探究问题,且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老师应该动员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纪律管理中,师生之间共同制定一些课堂纪律管理条例,明确每一名学生的义务和责任,同学之间相互管理,人与人之间相互监督管理,共同维护好课堂纪律为探究课堂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三)制定探究目标
  探究目标和其他学习目标一样,都服务于总的课程目标。探究目标设计必须以学生实际情况、课程目标的要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制定出恰当的探究目标,为探究学习做好导向。
  综上便为我对探究性课堂管理策略的理解和分析。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前大学校园里存在友善观念淡薄现象,日常生活中不少大学生无视别人困难,破坏生态环境、虐待动物,在虚拟生活中恶意评论、发布谣言等。这些不友善行为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主义观念及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孩子溺爱和学校德育没有落到实处等原因引起的,针对这种现象,友善教育势在必行。因此应该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社会正能量。通过学校的言教与家长的身教、社会力量的榜样示范、学校完善惩罚机制、
摘 要: 当前新形势下,软件行业的目光都被“互联网 ”、大数据所吸引,软件行业即将迎来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环境的转变原因与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企业定制,校企联合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等措施,达到推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的,促进软件教育行业积极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软件工程 人才培养  引言  如今,“互联网 ”的元素已经融入了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摘 要: 传统高中生物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主,课堂教学按照教师提前设计好的方案开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因此很多高中生对生物学科感到厌烦,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生物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突出“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的喜爱程度。本文主要阐述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对生物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生物 教学策
背景: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均提示BP常合并神经系统疾病(Neurological disorders,ND),其中较为
摘 要: 高校学习型社团是以所在高校专业特色学习为依托,在以人为本、以学为重的原则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其具有社团成员拥有共同愿景、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特点,对高校学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建议从社团理念、管理机制、活动形式、创新意识、交流平台、文化塑造等方面着手构建。  关键词: 学习型社团 学风 影响 构建途径  高校学习型社团坚持以学为重、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
摘 要: 2014年秋季,研究生收费政策全面实施,作为国家层面出台的一项严谨政策,它的实施在一定限度的时间内具备的积极意义非常大,然而就学术研究来说,对于这项政策次要方面的消极影响,学者应该给予关注。在这项政策全面落实后,学者们对该政策进行研究的学术论文越来越少,这不利于改进政策中不足的那一侧面。作为一个这项政策下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在读研究生,一个政策的参与者,作者通过对部分研究生的实际调查,认为这
目的:通过研究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N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2(Ang2)在人类早孕子宫蜕膜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明确uNK细胞在人类早孕蜕膜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