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研究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当前经济高速发展,对具有较高素质的从事一线生产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增大。分析中职学生专业思想存在的困惑和专业思想教育中的问题,探索有效的专业思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加强中职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有利于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和办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生 专业思想教育 逆反心理 职业教育
  
  随着我国当前经济高速发展,对具有较高素质的从事一线生产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增大。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同时,我国在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要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先后召开两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都做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各级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第一线需求的中等专业技术型应用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而随着职业教育规模增大,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层次增多,学生生源的不理想,给学校管理和教育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一、中职学生在专业思想方面的一些困惑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以下简称“中职学生”)往往认为自己读中职学校没有读普通高中有前途,也比不上读大专院校有档次,对自己的专业认可度低,在专业思想方面存在一些困惑。
  1.自我评价过低,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
  中职学生一般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参加中考的成绩不理想,经过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的层层筛选,进入中职学校学习要么是因为成绩不好而不得已的选择,要么就是因为家长认为是没有更好的前途而将就,要么就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而选择学习成本较低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能有个毕业证,然后凑合找份工作。因此,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自己瞧不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对前途感到渺茫。再加上家庭、学校,以至整个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认识不够准确,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很是自卑,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由于自卑心理的存在,使他们思想处于苦闷境地,学习缺乏信心,对其他的能力也信心不足。
  2.学习基础较差,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
  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行为表现不好,进入中职学校后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与义务教育阶段不同的课程体系就更加茫然,身边又缺乏学习成绩优秀者作为榜样,整体学习风气不浓,因此学习兴趣不高。有的学生家长认为孩子进入中职学校只要能够学上一点点知识或技术,不给自己惹事、添乱,然后熬到毕业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可以了,对自己的孩子没有太高的期望。加上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认识不足,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缺乏规划,认为自己将来从事的不过是电工、修理工、车床工、搬运工等低档次的职业,学习好坏跟自己的职业关系不大。加上现在社会上存在上岗难、就业难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认为“读职业学校无用”,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还有就是有的教师也有厌教情绪,认为中职学生难教、基础差、纪律也不好、还不领情,造成教师没有成就感,加深了教师的厌教情绪和学生的厌学心理。
  3.学习上屡受挫折,逆反心理比较突出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学生屡遭挫折后引起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反常心理。中职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当他们看到自己原来的同学考上重点高中,前途光明,令人羡慕。而自己读职业学校考大学没有希望,感到不平衡,加上中职学生本来纪律方面相对较差,很容易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当他们对学校的教育产生不满,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时,就会采取对立态度,把教师和同学的帮助理解成跟自己过不去,对老师的正面教导反而采取对立情绪,觉得这也不顺眼,那也看不惯。不准他做的事情,他偏要去做,你要他这样,他偏要那样,学校越禁止做的事情他越感兴趣。事事顶牛,以“反其道而行之”来显示自己的独立不羁。
  二、中职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在专业思想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既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也给学校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造成困难,既影响到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也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声望。因此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是中职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思想教育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1.对专业思想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把专业思想教育摆在什么位置,提高到什么程度,关系到各专业建设及学科的长远发展。能否指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专业思想,能否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关系到学生的思想稳定和学习效果,关系到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但是,当前一些中职学校对专业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落到实处。
  2.内容缺乏系统性,过程缺乏梯次性
  专业思想教育内容应自成体系,包括专业介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该专业未来就业前景、专业人才需求市场分析、该专业师资队伍结构等。教育过程应该分专业、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教育,新生入学时结合入学教育介绍专业,激发对专业的热爱,毕业前进行就业教育等分梯次。
  3.没有贯彻始终,效果不明显
  由于对专业思想教育没有充分的重视,部分中职学校在开展专业思想教育方面只是在新生入学教育时为了稳定学生思想而涉及过专业前景等相关内容,没有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贯彻始终,没有渗透到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训中去,也没有进行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因此效果很不理想。
  三、加强中职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措施
  中职学生学习,主要是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学习主要是为了应用。因此,中职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和初中生比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客观上要求,中职学校应该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学生从业后的职业特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通过这种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及中职三年学习的整体安排,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进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根据从事中职教育多年来的经验,我认为专业思想教育是一个动态有序的过程,应当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中职新生入学阶段的专业思想教育
  这一阶段的专业思想教育安排在新生入学初。新生刚入学时,对所学专业了解很少,同时对自己所学专业充满希望,但真正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又非常肤浅,虽然说大多数学生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是经过了解和考虑的,但这种了解毕竟只是表面的,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了解所学专业,针对这样一种情况,这时的专业教育就应主要进行专业介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校的办学条件、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教育。
  2.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专业思想教育
  这一阶段的专业思想教育应安排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随着中职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越来越多,所接触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多,而且,所学专业知识也越来越深,越来越难学,学生可能会出现畏难情绪。
  3.毕业前的教育
  这一阶段教育安排在学生离校前。学生学完所学的课程后,就面临离校就业实习。所以,这个阶段的专业思想教育主要内容是学生就业教育。这个阶段专业思想教育主要有就业观教育、就业形势教育、信心教育和面试技巧四个方面的内容。
  总之,中职学校专业思想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搞好,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应该将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通过全体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邱莉,张素云.对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23卷4期.43~43页.
  [2]覃建军.《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增刊).2003.3.
  作者单位:霸州市职业技术中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