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陕西民办高校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陕西民办高校要突破自身发展困境,走产教融合之路就成为必然选择。陕西民办高校构建产教融合机制需要“内外兼修”。一方面,建立起产教融合研发平台、产教融合共建平台、产教融合项目平台和人才培养交流平台的内部机制;另一方面,完善政府、市场以及文化环境的外部保障。
  【关键词】陕西民办高校产教融合转型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2016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产教融合视域下陕西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SGH16H250。
  “产教融合”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产教融合”的两层意义
  “融合”意为“几种不同的事物合为一体”,意义同“融和”。“融合(和)”比“结合”“合作”立意更高,更强调“产”和“教”彼此之间的联系、互动、和谐。这里我们需要首先弄清“产教”的含义。“产教”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产业(行业、企业)与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高校教育要与产业(行业、企业)对接,要转变原有的办学思想和体制构建。第二层含义是指“产教”,可理解为“生产与教学”,高校教育要与生产对接,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由此可见,“产教融合”就要求民办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契合产业要求,课程内容必须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必须贴近生产过程,人才规格必须达到企业标准。
  2.“产教融合”的概念界定
  基于以上对“产教”与“融合”的分析,笼统来讲,产教融合是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具体来讲,产教融合是教育部门(主要是院校)与产业部门(行业、企业)在社会范围内,充分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和优势,以互信和合约为基础,以服务经济转型和满足需求为出发点,以协同育人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动力,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项目合作、技术转移以及共同开发为载体,以文化共融为支撑的产业、教育内部及之间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和高度融合,各参与主体相互配合的一种经济教育活动方式。
  “产教融合”对陕西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1.产教融合有利于陕西民办高校对接产业,提升专业集群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只有实现产教融合,陕西民办高校才能做到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动态设置和调整专业。目前,陕西民办高校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严重,主要是各学校在设置专业时只是盲目照搬,没有真正考虑到产业、行业以及地方经济的需求;专业无特色,也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中缺乏竞争力,就业质量不高,不利于陕西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
  2.产教融合有利于陕西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以及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产教融合要求陕西民办高校必须立足区域、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改变过去单纯由专业负责人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企业作为陕西民办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方,对人才培养标准是最有发言权的。此外,产教融合也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实战型实践平台,它不同于以往的综合模拟实训,真正实现了教、学、做合一,有利于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3.产教融合有利于陕西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陕西民办高校的教师,大多是应届毕业生或是其他公办院校的兼职教师,缺乏行业、企业背景,因此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引企入校、校企共建的方式,对教师职业技能的掌握与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只有真正具备了职业素养的教师才能对接企业,培养出高职业素质的学生,以满足社会需要。
  4.产教融合有利于陕西民办高校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创新创业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陕西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陕西民办高校也一定要抓住机遇,满足时代需求,为学生搭建起创新创业的平台。
  健全产教融合机制,推进陕西民办高校转型发展
  陕西民办高校产教融合机制的构建应该从市场需求出发,构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产教融合平台,并保证平台的有效运转。陕西民办高校产教融合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四个功能平台:
  1.产教融合研发平台
  该平台是陕西民办高校为企业提供技术转化的平台,是陕西民办高校为企业举办咨询交流、技术支持的平台,是陕西民办高校和企业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平台。“技术”是产教融合的关键切入点,高校和企业都有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并将技术成果转换成现实生产力的需求。陕西民办高校需要将技术研究与转化融入专业教学和教学改革;企业需要将技术研究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和人才优势,而二者可以通过合作共同开发实现共赢。
  2.产教融合共建平台
  产教融合不同于传统的校企合作,不是企业简单地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的关系,而是一种深度的合作共生机制,所以离不开校企共建平台。陕西民办高校应和企业共建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经济实体(如实体企业、创业中心等)以及人才培养基地。“共建”是一切逻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共建”的研发机构、经济实体和人才培养基地才能真正满足学校和企业的双重需要,实现双赢。陕西民办高校和企业的共生发展是二者长效合作机制建立的关键环节。
  3.产教融合项目平台
  陕西民办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同申报国家或地方重大项目,学校或企业也可参与到由对方承担的国家或地方重大项目中去,或者企业委托学校承担重大横向课题研究,所有这些模式都有助于发挥学校科研能力和企业实践管理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公关、利益共享。
  4.人才培养交流平台
  该平台的搭建有助于陕西民办高校和企业实现人才的双向流动。首先,校内教师可以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掌握实践技能,而其中优秀教师可担任企业顾问或董事等。其次,校内大学生可以在企业学习、实习。再次,企业人员也可到陕西民办高校任职、任教或接受培训。该平台将陕西民办高校和企业通过人力资本联系起来,而基于人力资本的交流使陕西民办高校和企业都不再是各自封闭的体系而成为开放互动的整体,双方共同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了陕西民办高校和企业“双主体”的育人模式。   陕西民办高校产教融合机制的建立除了四个平台的搭建,还离不开政府部门、市场环境以及文化氛围等外部保障的建设与配合。首先,地方政府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根据陕西经济发展需要和陕西民办高校特色,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为陕西民办高校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除学校联合企业力量外,政府也应积极鼓励,为学校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帮助。在校企共建项目中,政府可给予企业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还可通过提供财政补贴、优惠购房、落户入学等政策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为陕西民办高校及企业发展提供创新型人才。
  其次,市场要给陕西民办高校提供全面的资讯及中介服务。陕西民办高校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信息发布会、学术研讨会、产教融合交流会等,拓宽与政府和企业之间信息沟通的渠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对接,只有及时了解了政府政策、行业信息以及企业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而金融市场还要给这部分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對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项目,金融机构或民间组织应给予企业一定的资金扶持,帮助项目落地实施。
  再次,文化环境对于产教融合机制的有效运行也是至关重要的。产教融合是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市场等各个主体应该共同关心探讨的问题,是陕西民办高校打破固有封闭式办学模式走向开放式办学道路的必然选择,是陕西民办高校从量变到质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切入点。只有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与文化氛围才能真正构建起陕西民办高校产教融合机制。
  小结
  学院作为陕西民办高校中的一员,从2014年首次提到“产教融合”到2015年的“校企联姻、产教融合”再到“校企联姻、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不仅是认识的提升,实践也不断加强。
  目前,学院已基本构建起产教融合共建平台和人才培养交流平台,但在产教融合研发平台和产教融合项目平台的建设上还有待加强,今后应进一步发挥学校科研优势,与企业在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国家或地方重大项目上积极合作,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助力学生成才就业,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善江:《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33期,第8-10页。
  [2]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5期,第64-68页。
  [3]罗汝珍:《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研究》,《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21期,第8-11页。
  [4]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天中学刊》2015年第1期,第133-138页。
  [5]王丹中、赵佩华:《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21期,第47-49页。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几年,关于报关水平考试的国家政策频繁变动,由2013年以前的海关总署主管的报关资格考试到简政放权后中国报关协会主管的水平测试,再到2015年企业主管的报关水平测试,几经变动。学生对《报关实务》这门课的学习态度也由敬畏变成了无所谓。在此背景下,文章结合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和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报关实务》这门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了定位;然后在剖析我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基础上,找出
期刊
【摘 要】当前,全国高等学校辅导员由专职辅导员和兼职辅导员组成,而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可现阶段由于各种现实条件的约束,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形式仍具备其存在的合理性。专、兼职辅导员二者是可以共存的。本文试图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入手,剖析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优劣性,进而探究当前高校专、兼职辅导员制度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对其关系的认知,探寻出完善专、兼职辅导员制度,促进辅导员专业化
期刊
【摘 要】目的:以西安医学院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了解目前医学毕业生择业焦虑现状,并提出降低医学毕业生择业焦虑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挑选2009级即将毕业的500名学生进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西安医学院毕业生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与中国大学生常模相比差异显著;男女性别之间没有差异;不同专业之间没有差异;是否班委没有差异;来自城镇的
期刊
【摘要】高职烹饪专业发展速度快,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教学手段落后、缺少实践环节,教材内容陈旧,与行业需求脱节,烹饪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人才培养目标受区域需要的局限等问题。本文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上述问题,提出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注重教材及时更新和修订,明确教学目标,突出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打造符合行业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议。  【关键词】烹饪高职教学现状对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终身学习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学习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职业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使能力本位课程的不适应性和缺陷日益显现。从能力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职业世界变化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是:将育人放在首位,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学生学会做人;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增强学
期刊
【摘要】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在资助工作中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现有资助工作的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对西安地方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找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到实处。  【关键词】高校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基金项目
期刊
【摘要】目前,高校应用型课程改革的探索不断更新,核心倡导抓基础、强能力,注重改革的实质性变化。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对课程实践能力的把握,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的训练,这同样也是企业招聘的关注重点。文章以民办高校学生为个案研究对象,抽样发放问卷调查,针对经济学原理课程改革的现有模式,探索基于应用技术型改革背景下新型框架的构建。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应用技术型改革创
期刊
【摘 要】研究以2005年-2015年英语专业四级(TEM4)考试的语法真题为分析基础,力图归纳近十一年来该题型的命题特点和出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专四考试中部分语法考查点涉及面较广,部分考点反复出现,个别内容淡出考查范围,一些新的考点以崭新形式出现。希望本研究能对英语专业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英语专业四级(TEM4) 测试 语法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简称“TEM4”)是我国目前较大规
期刊
【摘要】会计学专业是一门强调技术性操作的专业学科,在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之路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文章以会计学专业为切入点,论述了民办高校转型过程中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路径,以期为其他民办院校向技术型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育民办高校转型会计学  课题项目:本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陕西民办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以会计学专业为例》(
期刊
【摘要】在测试的结构型、交际型和任务型理论之后,基于受测主体特征及测试客观情况的“人性化”测试逐渐受到测试研究者的关注。高考英语口语测试具有其独特性。研究以2016年陕西省高考英语口试的学生测试数据为基础,设计高考英语口试设计模型,且从测试的特殊性视角探讨陕西高考口语题型设计的不合理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同时对于高考英语口试的题型设计原则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考英语口语测试测试设计人性化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