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军史工作者的责任、思维与著述方法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200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以下简称《七十年》),由胡乔木创意督导,胡绳担纲主编,集中共党史研究学者名家之力而成,既有高度权威性又有一定普及性,到目前为止共印刷了10次。历史学家金冲及《一本书的历史——胡乔木、胡绳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为我们讲述了《七十年》的写作原则、方法和思路,回答了“这本书为什么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的问题。掩卷遐思,我感到这本书至少在责任、思维和著述方法三个方面对党史军史工作者有所启迪。
  党史军史工作者要有历史责任感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经历了一场政治风波,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共产党纷纷改旗易帜。这时许多人在思考:那么多共产党都垮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不垮?这就是《七十年》写作的历史背景。这个时候,迫切需要有人告诉大家,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一个党,如何从艰难曲折中一步步走来,这个过程是多么不容易;党之所以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根本原因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这种责任意识在胡乔木、胡绳、金冲及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胡乔木、胡绳关于《七十年》的谈话,并不是准备发表的,受职业习惯和长期训练的驱使,金冲及做了详细记录。在金冲及84岁的时候,感到这些记录如果成为废纸实在可惜,于是整天拿着记录本子读,让儿子录音、整理,再经他反复校对定稿。我感到,金老做的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三位大师的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确实值得我们敬佩,他们把这种意识上升到对党忠诚的自觉行动。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军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近年来,一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博取人们的好奇心,往往以历史研讨、网络文学、小报小刊、微博微信等形式,散布一些似是而非、颠倒黑白、漏洞百出、歪曲事实真相的东西。对于这种现象,如果听之任之、置若罔闻,“谎言就会变成真理”,从而损害我党我军的声誉,甚至动摇我党我军的根基。因此,党史军史工作者要有紧迫感、使命感,研究分析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与党史军史问题有关的动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在党史军史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
  党史军史工作者既要有科学思维又要有战略思维
  所谓科学思维,一是必须真实,要“存真,求实”;二是必须从事实出发,找出党史军史发展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这两方面合起来,就是 “实事求是”。党史军史著作要坚持党性原则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用科学的态度来阐明我党我军历史,科学地论证我党我军所走过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考察历史,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来考察,防止简单地用现在的标准去任意评判历史,或者随意裁剪篡改历史。运用科学理论深入研究社会关注度高的党史军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既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本然,又令人信服地讲出历史的所以然。倡导严谨、求实、科学的精神,切忌赶时髦、凑热闹,追求轰动效应、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
  所谓战略思维,是要注意官修党史军史不同于一般的党史军史研究。作为一部承担一定政治功能的党史著作,《七十年》的写作有其专门性和针对性。比如对“文化大革命”部分,胡绳一再强调,不要写成“文革”史,要写成党史中的“文革”阶段;书中既要写“文革”的错误,也要写“文革”中抵制错误的人们,要让人从党的失误中看到希望。这个思路提醒我们,党史军史的撰写和对党史军史纯学术化的研究不完全是一回事。从党和军队的角度写党史军史可能是一种写法,从纯学术角度写党史军史则可能是另一种写法,在保持求真求实的基础上,前者重在资政育人,后者则重在还原史实;前者重在当下,后者重在长远,两种写作方式有可能长期并存。
  党史军史工作者要讲究著述方法
  我们要坚持党史、国史、军史和人民的历史、社会的历史相统一,勇敢捍卫党史军史的尊严和价值,使我们的党史军史著作导向正确、结构合理、史实准确、点评精当、逻辑严密、文字生动。
  让历史说话,真实可信。要坚持按照历史本来面貌写历史同站在时代高度写历史的统一,把握基本的历史事实,脉络清晰,有血有肉,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必要的论证。既要实事求是,又要顾全大局。要用历史本身来说话,让群众自己去判断,通过党史军史著作,使读者自然而然地对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产生信服感。比如,科学家竺可桢在上海解放时看到解放军夜里都睡在马路上,就在日记里中写道“国民党必然要失败,共产党必然要胜利”。把他这一段回忆写进党史军史,就很有说服力。
  广征博引,客观详实。对事实的描述和分析要有新的认识,新的思想,并且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包括已经发表的材料和没有发表的材料,党内外、军内外、国内外的有关资料;特别注意利用国外、国内中间人士乃至敌人方面的有助于说明问题的评论,让这些证人参与到判断历史的过程中,来显示我们提供的见解是历史公正的证言。
  措辞严谨,恰如其分。党史军史著述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性。比如《七十年》原稿中有“‘文革’造成更加广泛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雾”这样的表述。胡乔木批注道:“文革”不能称为阶级斗争扩大化,因为这斗争本身是捏造出来的。书稿中另一处的表述是:“文革”不是不可避免的,胡乔木认为:这样的表述“太软弱了,应该说这是完全错误的”。对于“革命胜利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工人阶级的党”的表述,胡绳认为:这就说得简单了。是不是有了这样的党就能胜利?至少得改成“革命胜利首先要有这样一个党”,不要说取决于有没有这样一个党。
  既写大人物,也写小人物。首先,要在人民斗争历史的背景下写党史军史,写清楚党和军队是在人民中间奋斗,是密切地依靠群众才取得胜利的。毛主席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陈毅元帅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其次,党史军史也是党和军队的一切合作者、支持者的历史,对我党我军提供过帮助的人应当有所体现。第三,要有意识地多写一些党和军队的普通干部战士、各个革命时期的先进模范人物。因此,党史军史既要写大人物,也要写小人物;既要写领袖,也要写人民大众。   善于取舍,详略得当。要坚持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既呈现整体,又呈现局部,既合理布局又精雕细刻,把我党我军的历史画卷完整、生动地呈现出来。每个时期的政治军事形势要交代清楚,不要只叙述政治军事事件本身。要注意党史、军史和国史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些事情,现在还没有定论,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可以不写或者少写。简化不是平均用力,该详细的、有新意的就详说。
  鲜活生动,波澜起伏。平铺直叙,像老的党史军史写法一样,不可能吸引今天的青年和思想界的注意。党史军史应该有相当生动的情景,不但能说服人,而且能感动人。能让人身临其境的材料,就得展开说。一些关键性的事情,要有特写镜头。比如四渡赤水、上甘岭战役等等。这样才能真正具有自己的鲜明色彩,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有较高的阅读价值。要写得让那些对党史军史没有多少兴趣的普通读者,读了也有所收获。让党外军外人士照样看得津津有味。
  夹叙夹议,平等交流。党史军史著作要有20%左右的议论,议论不能生硬,要不着痕迹、风生水起、画龙点睛,有时议论就在叙事中间。写历史不能像法官写判决词一样,好像读者不需要思考。夹叙夹议,并不是要你离开事实去发很多议论,而是把事实摆出来,从事情本身的经过中引导出结论。这是一个平等的、商讨的过程,不是强加于人。
  抓住读者心理,注重我党我军实践。过去有些党史军史著作中大量篇幅是党和军队领导人的讲话、文章以及党和军队会议通过的文件,可谓“文山会海”。这样会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毫无生气,原因是没有抓住读者的心理。其实,读者不只是要了解共产党、解放军是怎么说的,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比如,与其去写某位领导人在某次会议后做了哪些决定,倒不如说根据这次会议决定做了哪几件事情。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发现有趣的是:封面上金冲及的名字后面没写“编”或“著”。媒体采访他时他说胡乔木、胡绳没授权他“编”,书中也没他自己的议论,当然谈不上“著”,所以只署了个名字,表示对此书负责。还有不能不提:在该书定稿过程中,金老特意嘱咐责任编辑到他的办公室来取稿子,生怕他精心修改过的书稿在快递时被弄丢。我想,这两件事体现了金老严谨的学风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回望《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出版,《一本书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党史研究中的背景或注释,使我们得以知晓那个年代是如何诞生了这样一部著作的。如果说还有些意犹未尽的话,从1927年国共分裂到1937年抗战爆发、国共再度合作这段时期的重要历史,两位大师不知何因都未过多言及。胡乔木和胡绳两位大师语重心长、点石成金,他们对于我党历史的认识和观察,代表了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高度,相信一定会为党史军史工作者提供丰富而有益的启示和参照。
其他文献
最亲爱的惠呵:  我们又要离别了!当你听了离别的声音,或者不高兴吧!  亲爱的,谁不愿骨肉的团聚,谁不留念家庭的甜蜜。要知道国家民族重要,个人前途重要,因此又要别离亲人,而远征他乡了。  ……  畸形发展的中国,教育不普及,人民的知识简单,而妇女尤甚,只要家而不顾国。大难当头,应踊跃赴前线杀敌,而妇女们阻碍其夫或其子之伟志。希望你将无知识的妇女组织起来,宣传和教育她们,使伊等知道“皮之不存,毛何[
期刊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共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指中共从中日两国实际状况出发,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开辟和实践了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  一、中共形成了统一、系统的持久抗战思想认识,从而揭示并掌握了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规律  1
期刊
一、求真务实:要措施,查实据,问可能,留余地  毛泽东在大跃进中面对高速度、高指标时,一次又一次询问有没有措施?有没有根据?有没有可能?有没有留余地?  1958年3月11日,大跃进初始,毛泽东主持成都会议。在听取汇报中说:现在有些虚,不要老加计划,要有措施。没有措施,工人没有信心。许多事要有具体措施,才有保证。计划要和措施结合,否则会落空。22日,针对铁道部《关于全国铁路十五年(1958-197
期刊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国民党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这场战役前后历时3个月,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据有关史料,日军投入20多万兵力,伤亡4万余人;国军投入70万兵力,伤亡30多万人。1937年11月12日国军全面溃退,上海沦陷。  关于此战,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国共将领都有评价,引发种种不同思考。  陈诚在战中与战后
期刊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道路是党和人民90多年来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纵观党的历史,毛泽东无疑是中国道路的拓路人,是道路自信的奠基者。因此,十八大报告还强调:“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
期刊
如何把纪念革命伟人的专栏办得有声有色,收到出乎预料的效果?经常开办这类专栏的《 党史文汇 》杂志,已积累了不少可供参考的成熟经验。在2014年它开辟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专栏,就是一个例子。其成功感人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深思熟虑,精心策划,让走向历史深处的伟人邓小平转身朝我们走来,叫人再次目睹他亲切的容颜和举止。该刊采用断代史的方法,把纪念活动的重点,选定在历史转折时期的邓小平身上。
期刊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这一转折的发生,与遵义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在长征路上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密不可分。  遵义会议的重要准备:  从通道会议到猴场会议  一、决定实行战术转兵的通道会议  1934年10月22日至11月15日,中央红军连破蒋介石的三道封锁线;来自红二、六军团的密电,使博古、李德认定中央红军西征的终点就是湘西。17日,蒋介石发出《剿匪计划大纲》:以在湘江以
期刊
柳华弟:  苦呀!我们处在这帝国主义和军阀的两重压迫之下,自由已剥夺殆尽,生活已日益不安。帝国主义者无辜屠杀我们同胞,军阀随意蹂躏爱国运动,现在这两重压迫已日益加紧了。可是压迫愈紧,反动力也愈大,我们一息尚存,总应拼死命地去向他们猛攻,何患他们没有推倒之一日。柳华,我们应以国民革命的手段,联合国内的革命分子和世界上的被压迫者,去打倒帝国主义,去铲灭军阀,那我们的自由,才可恢复,我们的生活,才可安宁
期刊
《齐云在太行》是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以口述史的形式编撰完成的一部记录齐云在太行八年抗战活动的历史著作,新近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该书的出版,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信念具有重要的宣传教育意义。  全书近20万字,插配有齐云本人及其家人珍贵的历史照片,齐云住过的窑洞、工作过的地方等图片近140帧。该著作
期刊
历史像一幅巨制油画,离得越远,越能看清它的全貌,体味它的内涵。回顾古田会议历史,重温《古田会议决议》,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让我们不得不把历史的目光聚焦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可以看出,古田会议之所以永放光芒,成为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是他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以世界的眼光环顾天下,以坚定的信念追求真理,以宽广的胸怀修正错误的结果。他们对人民军队的建设发展乃至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