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生 教学合一

来源 :教学世界·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f3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亦师亦生,教学合一”课堂模式,是我校在深化课程改革中精心打造的教育品牌,是针对传统应试教育下的被动学习,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师生关系紧张对立,课堂教学效益低下提出的开创性思路和实践模式。
  富有本校特色的“亦师亦生 教学合一”课堂模式,在教育观上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根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在学生观上,将学生理解为发展的人,对学生充分信任;在教学方法论上确立知能统一、知情和谐、教学民主、积极交流;在教学观上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一言堂”,积极开展教学合作,让学生当“老师”,师生互促,教学相长。
   “亦师亦生 教学合一” 课堂模式,要求教师从备课模式、缩减讲授时间、教学语言提炼、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讲学稿的推广使用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以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前提,全面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全部教学学习活动过程,善于将更多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等有机地融入学习中去,给予学生更广阔更富足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的亲身探讨体验活动中感受经验,自主获取知识。
   “亦师亦生、教学合一”的课堂模式,一是指课堂上师生的角色可以随时转化,学生可以做老师,老师可以做学生;二是就课堂来说,课堂既是学生主动学习场所,同时也是展示自我用来讲课的舞台,是教与学的统一体;三是以讲学稿为主导,讲学稿既是学案,又是教案,做到教案与学案的统一。为重构课堂上的师生角色,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和展示自我的场所和舞台,分别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了改革:一是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教室里设置三面黑板,为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参与和积极展示提供了平台和空间;二是教室座位也发生调整,采用合围式代替了过去的秧田式;三是改变备课形式,凝结教研组的力量,共享教育智慧教育资源。对同一堂课,采取一人讲课多人观察的方式,在课前进行共同研讨与设计,并选定观察点,课后再进行总结,并就不同教师自选的观察点进行评议。四是督查教学细节,紧紧把握学生是课堂中心的原则。在课堂上推出了“一、二、三、四、课堂行,“一”即一个主体,我的课堂我做主,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二”是指“两大”,学生的参与度大,课堂密度大。“三快”,即快节奏、快反馈、快评价。“四敢”,敢讲、敢想、敢做、敢质疑。“亦师亦生、教学合一”课堂模式重实际、重内涵,鼓励百花齐放,各个学科可以结合学科的特点及教师个人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但各学科教学的主旨均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力。
  “亦师亦生、教学合一”的课堂模式具体实施按照预习、交流、展示(巩固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五个基本环节贯彻进行:
  1.预习:预习中老师提前发给学生讲学稿,学生自助研读自主学习,并完成讲学稿的预习导学部分,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2.小组合作与交流:在前段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的互助交流,将学习任务进行交流,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小组成员之间合作解决梳理好最简洁正确的答案。小组合作一般可采用由少到多的模式,即2-4-6-8方式,先于同桌讨论,再有问题在4人小组中讨论,还有问题由8人小组解决,以致小组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由小组长板书到黑板由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3.展示(巩固拓展):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到黑板前讲解自己的看法见解,组内其他成员可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适当的点拨梳理,对重点、难点进行精讲,并加以巩固练习,并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使学生顺利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
  4.检测反馈:教师利用讲学稿、小纸条,或让学生自己爬黑板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调节自己的教学。
  5.归纳总结:由师生共同梳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印象,理清思路,使之所学新知识及时纳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各环节之间相互依托、相互衔接、有机结合。
  为保证“亦师亦生、教学合一”的课堂模式全面推进,学校出台两大机制:一是教改推进保证机制。二是教改质量保证机制。
  1.教改推进保证机制:
  ①成立教改领导小组,校长挂帅、分管校长具体负责,领导干部带头上研究课。
  ②成立教改督导室每天坚持听课、评课、汇总反馈。
  ③每天一讲评:每天利用早晨时间对不同学科的教改实施情况进行讲评。
  ④每周一总结:每周利用周五下午第四节课时间对一周来实行新教改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
  ⑤每学期评选教改优秀教师、优秀学科组、优秀学生、优秀学习小组、优秀班级。
  ⑥同时将课改与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有机结合。
  2.质量保证机制
  ①实行“三清”工程,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堂堂清:即每节课任课教师要精讲多练,课堂上多关注学习困难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耐心进行辅导有意识多给差生创造上台交流的机会,努力做到课堂没有死角,做到一堂一清。
  日日清:教师当天及时批改学习困难学生的作业,对其课堂上达标检测及作业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做到日清日毕。
  周周清:教师通过作业、检测等及时发现学生一周来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师生共同建立纠错本,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学习时出现错误,调节自己的教学,做到一周一清。
  ②统一实行“讲学稿”,讲学稿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既是课前预习的提纲又是课堂师生实施教学学习的有效载体;同时又是学生课后作业复习资料,也是平时检测及期中、期末考试的主要内容。
  “亦师亦生、教学合一”课堂模式贯彻实施带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面貌的可喜变化,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教师教学行为方式,使教师与学生真正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形成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共同学习,亦师亦生,亦生亦师,亦教亦学,亦学亦教,和谐合作。学生的自信心有了明显的加强,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各种探究学习活动,丰富了学习内容和生活内容,拓展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和综合技能。“亦师亦生、教学合一”的课堂模式对老师们的教学思想、教学准备、教学设计、组织能力、知识储备、教学智慧、创新思维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有力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英语迈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兴趣 英语教学 效果    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兴趣索然,被动接受。这种唯我独尊,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来源于生活,所以在新课标形势下,要让生活这一溪活水流进课堂,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真正开阔学生的视野,获得有活力的知识。那么如何将生活植入课堂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有关战争故事的文章,距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与文本共鸣。教师
期刊
摘 要:一个班级里有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资质的学生,后进生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而后进生的转化也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在工作中我首先正确认识和对待后进生、用温暖的话语融化后进生、用真情关怀后进生,因为师爱是雨露,可滋润孩子干涸的心田,师爱是一束阳光,可温暖孩子阴冷的世界,我愿用爱为孩子构建他们心中的天堂,与他们共享阳光。  关键词:后进生 漫长 艰巨 正确认识话语融化 真情关怀阳光    一个
期刊
摘要:作文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比例,而小学作文是基础。但 说到作文,大多学生“谈虎色变”,畏惧作文。有的苦恼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的文章才是最好的文章。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  关键词:作文 情感 生活    有人概括当今学生作文“三乏”,即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对这种说法
期刊
创意是设计的灵魂,图形则是设计中除了语言外的重要表达方式。在艺术创意与图形的结合过程中,图形对于人类发展的历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是说每个图形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意义。艺术是精神产品,是真实情感的表现形式。既然是情感的表现,那么艺术的创作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意境问题。意境是一个由物质媒介组成的活的有机整体,其结构和运动轨迹无不同艺术家的感情或心绪相对应,从而具有感情或心绪的表现性。下面,本文试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不断发展和创新。那么怎样上好美术课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人文素养     《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第一节课程性质与价值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
期刊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克服传统教育中的师生不和谐关系,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  关键词:情感 情景 教育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
期刊
我是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又回农村任教的小学教师,深知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的孩子朴实、执着,只要对某一事情产生了兴趣,便会“一条路走到黑”地去接近、认识、学习、掌握它。但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大自然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对枯燥知识的向往,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农村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尤其是对数学这种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更是很难提起兴趣,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隔辈溺爱使学生养成了惰性,
期刊
音乐是艺术与科学知识的结合,音乐是一门集思想、情感、文化、意志教学于一身的多元化课程。作为中学、师范的音乐老师,我们该怎样上好音乐课,让学生通过音乐教育,获得更多的知识与人生道理,这是每个老师都应该思索与探究的问题。我认为,一堂好的音乐课,应具备以下几点:   一、上好音乐课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所倡导的那样,充分解放学生的脑、手、口
期刊
摘要:运用正确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即为当今语文教学急需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语文课 美感 教学    文章不是无情物。就全国统编中学语文教材而言,选入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堪称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既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佳作,也有被盛赞为“史有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既有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