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背景下,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小学作文教学也与时俱进,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表现形式。目前小学写作教学状况不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小学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热情。
  一、利用网络,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没有素材也就谈不上写作。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不够丰富,导致肚子里没有“东西”,写作犹如“无米之炊”。阅读学生的作文可以发现,模式化、概念化、形式化现象非常严重,相似或雷同的文章数不胜数。没有充足的写作素材,也没有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与技巧,“绞尽脑汁”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这样的写作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煎熬,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写作兴趣,甚至害怕、厌恶写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素材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上网查找与搜索资料,从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还要引导学生将在网上看到的写人、写事、写景的精美素材摘抄下来,收录到自己的“摘抄本”中。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分享、探讨和交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例如,在指导写作“成长的烦恼”这一文题时,我先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审题、讨论、构思、写作,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且流于形式。于是,我让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后重新写。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发现了“形形色色的烦恼”,也明白了原来可以将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小事写入作文……运用网络可以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为他们观察世界、了解生活打开一扇神奇之门。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情境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沉浸其中,发散思维并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写作情境,如利用声光效果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上的刺激,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春天”这一主题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笔者采用了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先播放了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朗诵音频,又播放了歌曲《春天在哪里》,最后进行引导式提问:“你听到了什么?”“透过声音,你看到了什么?”“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哪里找到了春天?”鼓励学生将耳朵听到的,脑海里想到的,心灵感受到的都表达出来……这种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
  三、制作“微课”,传授写作技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逐渐走入小学教学,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打破传统以教室为阵地的教学形式,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时间、空间上的延伸。教师应该认识到“微课”的作用,并将其融入到写作教学中。
  “微课”一般都是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制作与写作相关的“微课”,笔者建议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可以对表达方式(记叙、抒情、议论等)、写作手法(前后照应、借物抒情、欲扬先抑、夸张讽刺等)、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等)等进行精讲,并配上合适的案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探讨与研究,并通过课下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微课” 配上精选的案例,对学生进行一些提升作文水平的写作训练,例如扩写、缩写、仿写、改写等……
  四、引入“思维导图”,总结写作规律
  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并学习了大量写作技巧后,还需要具备对写作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的能力。思维导图是展现思维发散过程的图形工具,简单有效,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教辅工具,将其运用到写作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对写作知识的理解,让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提升写作能力。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写作思维导图,总结并归纳常用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例如,学生可以根据写作内容将写作划分成写人、写事、写景三种类型,对此三种类型经常用到的写作技巧与表现手法做批注。三种写作類型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如可以用景物描写侧面衬托人的心情,可以在写人的过程中预示事情的发展方向等,这些都可以纳入到思维导图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写作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写作效率与写作自信,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当前,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响应教学体制改革的号召,拓宽教学思维,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生活经历更丰富,体验更深刻,具备了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但学生的写作思维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写作主要在课堂上完成,导致他们没有将生活素材运用到作文中的意识。另外,学生表达情感的方式过于单一,语言直白。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增强作文的生活味儿,学习修辞手法,学习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抒情能力。下面,笔者具体谈一谈提高学生抒情能力的方法。  一、增强生活味儿,使抒情更真实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方面。然而,从目前的教学状况看,小学生并不喜欢写作,对待写作常常是敷衍了事,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作文内容干瘪,逻辑混乱。笔者经过总结,找到了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能用到作文中的素材很少,所以没有内容可写,只能胡编乱造。这就要求教师用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经过探索,笔者认为思维导
期刊
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苹果“非同凡响”广告。  他善于创造奇迹,能对未来前知前觉;他严苛无情,让人不安却又令人振奋;他对完美的执着和对艺术的追求给予了他改变世界的力量。他是苹果之父——史蒂夫·乔布斯,一个创造历史、扭转现实、改变未来的人。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乔布斯的缺点不可计数:他脾气暴躁,会在开会时不顾他人颜面破口大骂;他控制欲极强,是个极端的完美主
期刊
复述是运用口头语言对文本内容进行呈现和还原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还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学生复述能力的训练,在低中高三个学段,都设
期刊
对接高考  回首人类历史,封闭终将日暮途穷,开放方可赢得发展。中国倡导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既符合本国利益,又能促进世界发展。提倡平等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互惠的精神,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也彰显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开放共赢不仅适用于国与国之间,也适用于团体与团体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国际理解”,要求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养成练笔和思考的习惯。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互联网资源能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便利。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时,就可以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将网络资源与写作教学活动整合起来,从而丰富写作教学的形式,唤醒学生的写作热情,促使他们主动进行写作训练。  一、利用网络,收集素材  当前,电脑被普遍应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
期刊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南通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具有满满传统元素的美食让李子柒广受欢迎;配上现代曲调、改编成流行歌曲的古诗《琵琶行》在网上走红;3D打印技术在有些传统建筑的设计上大显身手……  互联网时代,传统并没有退出我们的视野,而是被新方法创新传承着。  青少年写作学会举行以“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为主题的作文竞赛,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受
期刊
汉字,是龟甲上的形象会意,是柳公碑刻上的工整端正,更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比之吉光片羽亦不可多得的宝藏。  “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写道。许慎是最早将汉字整理珍藏起来的先驱者,他追根溯源,以形为经,以义为纬,探究汉字博大精深之底蕴。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就是这穿古越今,迎光而来的墨痕——风骨神韵的汉字。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崇尚汉字的国度,无论是
期刊
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授学生基本的阅读和写作知识,还要发展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字应用和表达能力,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指导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改变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一、小学作文指导的现状  1.从学生的角度看  小学生还不成熟,身体和心理都尚未发育完全,因此没有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意识和能力,这导致他们的文章总是出现
期刊
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斯多恩告诉我们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而不仅仅是传授本领,因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语文具有情感特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生动活泼的教法,凝聚学生的情感。教学时,要让学生参与其中,产生情感共鸣,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