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今大学思政教育的制约因素及其相应举措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rnadohear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改革开放格局不断得到突进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资源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此同时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在朝着多元化进行发展。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当今大学生每天面临着多元化的外界因素的渗透,其在思想上更加开放,价值观也在朝着多元化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其挑战的范畴不仅仅局限在宏观层面,更多的时候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形势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者,大学相关课程的教师,面临挑战,应当将挑战转化为机遇,从而及时地发现当今大学思政教育的制约因素并能够做到及时地采取对应的举措,从而让大学的思政教育继续发光发热。
  关键词:大学;思政教育;挑战;举措
  一、 当今大学思政教育的制约因素
  由于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同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便度大大提升,当今的大学生对社会状况不断形成独到的见解,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对社会现象和国际、国内关系形成客观的、全面的以及准确、公道的论述。对于社会中弥留的社会矛盾和新产生的社会现象,逐步完善自身的感知体系。能合理地处理社会同个人、自然同自我,以及个体同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就相关的规律加以利用来形成正向的作用或来化解矛盾。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仍然存在着部分学生会受到一些外界的不良因素的扰动,造成了政治立场不够坚定,自身思想狭隘化和偏激化的问题。大学生作为我国思想最活跃的集体,其对新的思想管理,以及新生事物和创新科技产品具备着接收速度快,接受方式灵活的特点。然而这也在另一方面呈现着以下情况:部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较为感性和片面的层面。关于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深程度的理解,武断地形成负面论断。更有甚者是一些大学生关于政治取向层面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功利心理和实用心理,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在处理自身和集体的关系的过程中,过于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吃苦耐劳的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
  对道德意识品质进行分析,当今的大学生存在着守护法律、道德、正义观过于淡薄的情况。当今大学生社会道德的水准相比较前几年整体存在着下滑的趋势。部分大学生缺乏最为基本的道德素养。部分学生在社会发展的温床中没有形成肯吃苦、肯劳动的良好的精神意志和品质。不能够形成严格要求自己、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谦逊有礼的美德。在另一方面,当今的大学生也呈现着缺乏主动的劳动意识的情况;关于毕业择业的层面存在着眼高手低的情况;关于一些待遇不是特别好的工作不愿意去选择,部分学生的思想是:不去付出也想得到回报;是非观念比较淡薄、法律意识较为浅显,缺乏自我约束。
  二、 当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
  (一) 有机地整合时政教育资源
  当下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进行丰富,教育资源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扩充。当下我国高校向大学生实施的“两课”课程是教育部对全国的各个大学统一下达指令性的三个课程,它们包括《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三门课程的设计思路紧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思想实际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为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建立了教育基础。并且在教材的相关内容上,对我国当今的政策导向和国情背景进行了宏观的归纳,将重点问题细致地做了说明。然而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紧紧地停留在书本讲解的层面,而是要在很大程度上进行教育外延和格局的开阔。倘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能够以专题的形式,就某一个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同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这类热点问题可以包括社会热点、当前的中心工作及一些较为重要的决策热点。通过对热点新闻的解读以座谈会、分享会等多种思路,紧扣三门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让资源在整合中不失偏离,这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接收课堂中所应该汲取的知识,也能够让学生培养更加开阔的思路,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 开发儒学教育资源
  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其中儒家文化作为我国政治教育素材的主力军,倘若能够对其进行较好的利用,那么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将能够更加轻松地获得更好地教育效果。因此,高校教育应当对思想教育层面的教学方法进行可操作性层面的改进,在能够保证“两课”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保证教育方式的灵活化和立体化。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与和辩证唯物主义有对立的形而上学思想进行教学,从而将儒家荀子的一些经典名句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并对比性地将教育内容延伸到朱熹理学的范畴,然后在将这些理论同当今的辩证唯物主义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够在引导下明白我国所采取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策略的先进性。同时,适当地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哲学中感悟政治,用思想政治学习的一些精华来让学生的思想内容更加丰富,处事逻辑更加清晰、严谨。教师还可以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实践,来不断丰富当今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增加这类课程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尹红领.加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新思路[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9).
  [2] 李季.学校教育与公民意识培养[J].教学研究,1997(7).
  作者简介:姜瑜,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近些年,国家对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步增强,学校合理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了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文章将会根据足球运动目前在校園内的发展状况,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希望可以对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校园足球;发展现状;解决方案  体育课在中小学校园里普遍受重视程度不高,学校更加侧重于文化课程的教育。为了改善这类情况,教育部
摘要:恐惧心理是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对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平时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一直致力于寻求体育教学中中学生如何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最大限度地缓解直至消除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恐惧心理,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课;恐惧心理;克服方法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教学是改善和发展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方
摘要:体育教学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对小学生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适合当代小学生成长的体育教育教学体系,是目前教育部门所应重点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相应改进和改革體育教学的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创新  一、
摘要:本课时以西气东输为案例,探究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过程以地理空间尺度思想为指导,探讨西气东输对全国的宏观意义及对调出区、沿线与调入区的具体意义。整个教学过程注重方法迁移,理论模型构建,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升华人文情感。  关键词:西气东输;教学设计;资源跨区域调配  一、 课堂回顾  [课前准备]提供西气东输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相关图表、文字材料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准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重视,校园网已得到不断地扩展和升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也不断发展,在校园网中已经初步建成一个实用的信息化环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新课改的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兴起,小学生体育课程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观念、教学方法都有待改进。本文针对阳光体育运用下的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分析,帮助小学体育课程更好地改革,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阳光体育;小学生体育;课程改革  一、 前言  随着阳光体育的不断推广,广大青少年开始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面,走进大自然。健康成为人们可持续
一位俄罗斯媒体大亨目前正在进行一项以永生为最终目标的高科技研究计划,将人类思维移植进机器身体中,以实现长生不老。“阿凡达”计划据报道,俄罗斯31岁的媒体大亨德米特里
随着人们对昆虫研究的越来越深入,新物种的发现也成了时下一个十分热门的研究课题。人类未曾深入探索的地区中一定存在许多的未知新物种,如果采取人工对新物种进行探索和捕捉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融入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点,扬长避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拓展教育平台,解决思想问题,把互联网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是每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对策  互联网自从其诞生以来,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融入人们
摘要: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面临着西方不同文化思潮的侵蚀,同时面对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浅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形势以及提出了有关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也在隐形中不断改变着国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大学生作为其中特殊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