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地铁信息技术部经理黄颖俊:用IT规划消除系统“钉子户”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记者将车停在京港地铁的办公楼前时,门口的一位保安走上前来,礼貌地说:“请您把车头向外。”看到记者一脸的不解,这位保安继续解释道:“这是我们的制度。”
  虽然有些不太情愿,记者还是表示尊重,发动车子重新入库,车头朝外。带着这一丝的疑惑,记者进入大楼独家采访了京港地铁IT部经理黃颖俊。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采访,记者不但打消了心中的疑惑,反而打心眼儿里对京港地铁卓有成效的管理制度暗暗叹服。
  黄颖俊,工程力学专业毕业,早些时候在电力建设研究所(现电力科学研究院)从事力学计算工作。1998年加入了北京飞利浦有限公司从事IT工作,从供应链、财务、生产、制造到销售,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工作让黄颖俊了解到了标准化理念下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8年后,黄颖俊进入京港地铁,担任信息技术部经理,开始负责北京地铁4号线的信息化建设和推广工作。
  
  IT规划真的很重要
  
  2006年9月,拥有8年IT经验的黄颖俊加入了京港地铁。当时,公司的IT部门除了他,只有一个工程师。黄颖俊笑言,当时京港地铁的IT建设基本是一张白纸。但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这张白纸上首先写上的是未来五年的管理规划。
  对于这个规划的重要性,黄颖俊打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 “IT的建设跟修路是一样的。比如,我们要规划一条公路,由于这里车比较少,我们就先修两条车道。等我们把路修好了,路上的车渐渐多了起来,开始拥堵。我们就决定再拓宽两个车道,而两边的建筑就需要拆掉。在我们完成四车道的改建后,周围变得繁华起来,车越来越多,又开始拥堵。这时又要扩至六车道,而这时再对两旁进行拆迁的成本非常高。不光成本高,如果碰到一两个钉子户,那改扩建工作就没法进行了。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把规划做得长远一些。道路建设和IT建设是一个道理。”
  当时京港地铁部署ERP系统的时候,公司只有100多人,而两年后公司就达到了2000多人,但公司清晰的规划让这样的变化像早已预设好的程序一样平稳地进行。
  能够进行长期的IT规划,京港地铁一个很重要的优势是他们拥有地铁4号线30年的运营权,并且有香港铁路20多年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可以借鉴。黄颖俊坦言,对于某些发展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公司,IT的规划非常困难,一旦公司发生较大的变化,原来的IT建设就要推倒重来,一次次的重建过程使得成本、运营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京港地铁选择的是一条在长期科学规划指引下的平稳发展道路。
  公司管理层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一个科学的长期发展规划、港铁的系统支援,让京港地铁从一开始就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辅助工具到业务推手
  
  黄颖俊一贯非常注重对系统的研究。优秀的ERP系统都包含着世界级的最佳实践。黄颖俊认为,IT人员通过研究优秀的ERP系统,可以深入地理解系统中蕴含的业务流程,进而了解企业的管理过程。理解了ERP的核心,就是理解了公司的核心利益所在。有了这样的基础,IT人员再去和业务部门沟通需求,就能一针见血地指出系统与业务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通过系统来改进业务的运作流程。
  京港地铁成立之初,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大多数公司成员都是地铁运营的新手,这就要求黄颖俊对港铁公司提供的系统有深入的研究。公司选派员工去港铁公司参加培训,深入了解港铁公司的业务需求,业务部门在熟悉系统的过程中渐渐熟悉了地铁公司运营的业务流程。自此,IT在京港地铁已经不仅是业务的辅助工具,也成为推动业务发展的动力。
  而对于系统的作用,黄颖俊有着更深的理解。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乘客在乘坐地铁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小心遗失物品的情况,通常的处理方法是车站将物品保管起来等乘客来认领,很多时候失主并不知道自己的物品丢在了哪个车站,找回物品的过程非常繁琐。而京港地铁经过简单的开发,做成了一套物品丢失系统。员工在捡到物品时可及时将失物信息输入到系统中,失主在任何一个车站都可以查询到自己的物品丢在了哪里,并且不在车站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网站和热线电话查询。这套系统为京港地铁带来的不仅是服务质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以贴心服务为本”的工作理念。
  而这只是京港地铁众多IT系统中的一套。多组优秀系统的协同运作构筑了京港地铁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服务理念。
  
  标准化后 不一样的定制开发
  
  在IT建设的前期,京港地铁进行着一系列包括设备采购在内的标准化工作。运营管理、人力资源、财务
其他文献
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让笔记本电脑行业也受到影响,低价格成了这一段时间笔记本电脑的主旋律。今年,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开始回升,精致的设计重新成为竞争的焦点,设计和成本、性能的平衡更成為产品胜出的关键。    从笔记本电脑诞生开始,就衍生出两个派别:一个流派注重性价比,希望以规模效应占据普及市场;一个流派注重技术、工业设计,希望让笔记本电脑成为精品。目前,笔记本电脑的品牌占有率有集中的趋势,联想、戴尔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将本国的标准变成国际标准,希望占据更多优势。可以说,当今社会,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有了话语权。标准之争,说到底是利益之争。    前几天有位就职于一家IT服务企业的朋友问我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公司想做云计算,需要不需要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牌照?有没有必须遵守的收费标准?”我一懵,大脑旋即指向那个简明的答案:不用。于是,电话听筒那头传来一声喜忧参半的叹息,颇令人回味。  如果
“在PC时代,终端跟着处理器的节奏更新。在平板电脑时代,处理器跟着终端的节奏更新。”这是一位终端厂商工作人员发出的感慨。  事实确实如此。在PC领域,处理器被少数厂商垄断,处理器更新是产品更新的基础动力。但是,在ARM架构领域,更多处理器厂商参与竞争,终端制造者可以选择的方案多种多样。英伟达、三星、高通、飞思卡尔、苹果乃至中国的盈方微和瑞芯微,都有自己的一套平板电脑平台。  在平台众多的情况下,如
康普全新一代SYSTIMAX 360TM 系列产品,具有智能化、高性能、高密度、模块化四大基本特性,其中高密度特性刷新了业界的产品密度记录。  在一次针对100位世界500强企业的IT经理关于数据中心的调查中,其中一个问题是:在数据中心里,您觉得什么问题是最难克服的?有70%以上的IT经理选择了“建筑面积”,理由很简单:机房大小不可以由升级或追加的方式解决,一层楼或者一栋楼能放下机柜的数量有限。而
容灾很难实现吗?容灾不仅包括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涉及数据保护策略、投入产出比等方面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对于大多数的中小型用户来说,容灾的实施确实比较困难。不过,上海爱数软件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爱数软件)产品副总裁李基亮认为,容灾的实施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困难,只要遵循备份容灾一体化的理念,就能轻松解决容灾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2008年,爱数软件正式开始大规模的市场宣传,当年在北京举行了一次新产品
何谓服务?传统的第三产业提供的无疑是服务,但制造业向用户提供产品难道不需要服务么?直到这一概念已经提出6年的今天,服务的范围依然很难界定。但在探索中,服务学的理论架构已经逐渐建立了起来。2010服务学国际会议(ICSS2010)上,众多高校教授们一同探讨了未来服务学学科建设的方向。  “过去的五年是服务学建设的初期。” 曾经担任过美国北威中文学校校长、IBM中国研究院院长、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做大做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促进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2000年制定出台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开启了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十年来,我国软件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应用水平和服务能力
谁都知道电子商务势不可挡,但何时切入这个市场,对很多传统企业而言却是个难题。联想、海尔近期的一系列举动,似乎给同行们传递了一些积极的信号。  ——本报记者 王沛霖    传统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渠道销售产品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服装、百货等行业早就有一大批试水的企业,连海底捞都开始通过网络卖火锅宴。在这方面,距离电子商务领域最近的IT企业反倒有些滞后。   谁都知道电子商务势不可挡,但何时切入这个市
早在SaaS概念形成之前,中企动力就已经为中小企业提供类似今天SaaS模式的服务了。凭借多年服务中小企业所积累的经验,中企动力结合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和需求,提出有自己特色的信息化运营的概念。凭借先进的云平台技术和本地化服务网络优势,中企动力成为SaaS模式的实战派。在别人还在纸上谈兵的时候,中企动力就已经开始基于SaaS应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了。与之对应,SaaS产业正迎来国内发展的第二次
云计算如何才能落地?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以下简称华大基因)构建的生物云就是生物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  3年前,华大基因携手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之联)组成200多人的项目部,启动了华大基因的生物云建设。如今,华大基因生物云系统已经初具规模,计算能力超过百万亿次,存储能力超过10PB。不仅可以为华大基因这个"世界测序工厂提供实验和研究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对外提供基因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