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行为”在疫情背景下的交互影响及对策

来源 :下一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生心理问题,尤其是特定环境下出现的极端偏激、暴力倾向等带来的严重社会后果,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深刻反省。本文着眼于此次新冠肺炎(COVID-19)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及行为习惯的探讨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环境;心理;行为;交互影响;对策
  2020年伊始的新冠肺炎打破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不仅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威胁,更是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心理健康。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这一群体,由于他们的生理发展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比较低以及生活经验不足,在此次疫情中心理势必会遭受到某些影响。部分学生能积极有效地面对这些影响,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心理产生了变化,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行为习惯。面对如此情况,我们教育者应该如何处理呢?下面探讨疫情环境下中学生心理的变化。
  第一、学生心理状态发生波动。部分学生主要表现出持续的焦虑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做事情,上课、答题的时候也常常会走神,难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另一些学生则出现入睡困难,夜间很容易被惊醒,或者早晨过早醒来,休息不足导致第二天精神状态差。
  第二、躯体强迫症的出现。一些学生对于疫情方面的信息过于敏感、紧张,他们天天担忧自己会不会被感染,这种心理驱使他们不断去进行洗手、消毒等行为,虽然讲卫生的习惯是好的,然而反复进行此番行为不仅仅没有提高卫生效果,反而加剧了学生们的心理负担。
  第三、容易愤怒,与家人发生冲突。疫情爆发后,学生们原本的假期计划、如聚餐、旅游等全部取消,甚至还不能出门,生活空间的狭窄以及人际关系的缩减,导致他们的情绪波动大,很容易愤怒,时常因为一件小事就和父母发生争吵,甚至引发冲突。
  第四、学生的厌学情绪与日俱增。因防疫需要,学生不能外出,对于好动的学生大大限制了自由,特别是一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比较差的学生更是容易自我放纵,逃课、缺课、不及时完成作业,长久下去跟不上教学进度,自然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从以上疫情期间学生的种种表现我们发现,疫情环境下学生的心理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行为习惯,从而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产生,本文提出了“环境-心理-行为”的交互影响的论题,目的在于加强疫情环境下对学生心理变化的一个观察和把握,引导他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健康、安全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为及时有效消除疫情期间学生情绪波动、行为习惯、学习兴趣的变化等不良心理状态,本文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如下:
  一、立足中学生发展特点,及时疏导不良情绪
  中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情绪管理能力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面对这一突发性的灾害他们中的很多人难以很好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内心健康建设,因而在疫情时期表现出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这是正常的结果。为了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我们需要立足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特别是一些不良情绪,如无聊、烦躁、憋屈、消沉、抑郁、易怒等更是应该及时发现,从而进行干预和引导,帮助他们去理性面对这一突发性的灾害,学会科学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内心健康建设,消除在疫情时期表现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
  二、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疫情期间学校应该积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在线上为学生们普及一些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些问题或者现象并不可怕,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新冠病毒的变化,科学看待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问题。通过健康知识的普及,有利于去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发展其个性,帮助他们安全度过这一特殊的时期。
  三、建立家校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疫情期间,社区、家庭、学校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教育合力,从而让学生能够摆脱自己的不良情绪和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讲卫生的习惯,如勤通风、打扫卫生、勤洗手,保持家里的干净;坚持锻炼的习惯,在家期间做一些室内的锻炼,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认真听课的习惯,在线学习要制定自己的計划,按时参加学习、完成作业,不拖沓,不逃课。教师为了获取到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动态,更应该加强和家长的交流和沟通。通过线上家长座谈会、电话联系、QQ聊天、微信等方式,保持学校与家庭之间及时有效沟通,家校联合共同促进疫情期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保驾护航。
  四、课堂教学牢记关爱学生,加强对学生思想引导
  疫情背景下,很多学科教师依据网络进行在线教学,很多教师课堂上就是一味地进行学科知识的灌输,对于学生的情绪、情感和反馈关注不多。为此我们应该积极转变这一教学理念,多去关注学生们的情绪变化,课程教学特别要注意避免纯碎的理论知识灌输,要融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实践性为一体,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必要的情景创设、角色扮演、集体交流等活动,同时渗透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提升自我抗挫折能力。
  结束语
  关注中学生健康成长,尤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多管齐下,齐抓共管,持续努力,措施到位,相信疫情之后,孩子们一定会越来越坚强,越来越懂事,我们共同期待!
  参考文献
  [1]王琦.疫情期间中学生心理危机化解[J].教育科学论坛,2020(11):39-40.
  [2]李玲阁,姜淑梅.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J].成才之路,2020(09):44-45.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类学科教学需要侧重于学生的的阅读能力、运用能力、理解能力培养,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职业教学的主要方向是实践教学,日语专业的学生想要获得相关的语言技能,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学习手段来加深自己对语言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图式交互;阅读理解;高职日语;阅读教学  学生在进行日语文章的阅读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技能,掌握的必要语言学习内容就是语法、词汇、语音、话语分析等知识,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讲解了关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建设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改革创新理念以及详细的改革措施。围绕教学内容、研究实验、组织实验的方式进行考核并且将存在的问题、漏洞进行专业的解剖深刻的谈论研究,近几年来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实践结果后的设计课程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还有效的增进了学生的学习操作能力,教学的效果毋庸置疑。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期刊
摘要:篮球运动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并未对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因此,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效果一直很不理想,而且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容易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进行束缚。而为了提升篮球教学质量与效果,对于篮球教学提出了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的将自主权归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实践练习的机会。为此,文章对合作学习模式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體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表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着很好地促进作用。信息技术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本文主要研究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保证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创设;信息技术;整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带来了不多的教学效果,逐渐在
期刊
摘要:化学魔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有积极作用,化学教师若能将魔术以恰当的方式应用于课堂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也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关键词:魔术;化学教学;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直以来,化学教师都以实验来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的有力手段。魔术是一种以夸张的视觉传达效果或者违背常识的现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我们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全面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十分关键,因此积极地进行教学思考,不断地开展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与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发展密切相关,不断地提升教学有效性,是促进教学改革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结合工业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评价的层面分析,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为今后相关
期刊
摘要:国家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倡导立德树人,强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在十九大之后,国家越来越重视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德育学科,承担着重要责任与使命,提高教学效率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主要探究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策略,顺利实现立德树人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提升策略  初中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更是和学生
期刊
【设计背景】2020年的开头显得异常艰难。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人猝不及防。灾难是一本教科书,它给了一直习惯于在纸上答题的孩子一次抬头看世界、看人生的道德成长机会。勇气、责任、担当、信念、互助、坚守、制度、共同体等等都是值得思考的关键词。在这宝贵经历中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多角度、多层次了解疫情,体会所有人包括自身为这场战斗所付出的努力,让他们感受到共同体的力量,增强民族自信,涵养家国情怀。  【
期刊
摘要:学前儿童美术游戏教学活动的生成性关注学前儿童游戏教学活动过程本身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它不局限于教学活动的预设,生成性教学对教学“过程”的关注大于教学的“结果”,它实质上发现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即教学是运动的、生成性的、互动的转化,中班《我爱家乡———常德》主题美术活动,是基于以上生成性教学思维主导下的一次教学实践尝试。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游戏;生成性教学;教学过程  学前儿
期刊
摘 要: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播音主持人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主要传播纽带。更重要的是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艺术,不仅表现了主持人自身的个性特点,同时传达了节目的特色,所以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对电视节目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点  一、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点  (一)真实性  语言的艺术性往往要高于生活,但是这些风格却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