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小麦农艺性状进化及对产量性状调控机理的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m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育种必须重新定位。文章对黄淮地区小麦进化材料的农艺性状进化以及对单株产量性状调控机理进行分析,为未来小麦适应气候变化和高产育种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0个不同染色体倍数的小麦进化材料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进化趋势分析。并对小麦进化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小麦进化育种中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调控规律。【结果】通过对农艺性状的进化趋势分析和多重统计分析获得如下结果:①黄淮小麦进化过程中其抽穗期、生育期、株高、单株穗数等有减少的趋势,但生殖生长期占全生育期比例、收获指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等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②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粒重与穗粒数、千粒重、收获指数和单株生物学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殖生长期占全生育期比例呈显著正相关,与抽穗期、生育期和单株穗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和生育期是决定单株粒重的3个主要因子,共同决定了单株粒重96%的变异。其中,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对小麦单株粒重有大的正效应调控作用,生育期对小麦单株粒重有较大的负效应调控作用。④通径分析表明,11个农艺性状对单株粒重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穗粒数>穗长>单株穗数>每穗小穗数>生殖生长期占全生育期比例>抽穗期>株高>千粒重>生育期。其中,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千粒重和穗粒数对单株粒重有较大的正效应。⑤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1.873%,表明3个主成分已覆盖所有性状的主要信息。⑥根据综合值的聚类分析和对不同年代的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特征比较,将30个小麦进化材料分为了早熟矮秆低产型、晚熟高秆低产型、晚熟高秆中产型、早熟高秆中产型和早熟矮秆高产型五大类小麦资源。【结论】通过对30个小麦进化材料农艺性状的多重统计分析,得出每个小麦进化材料的相关信息。小麦由二倍体到六倍体进化过程中,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和穗粒数对小麦单株粒重有明显正效应,而生育期对其有显著负效应。这是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人工选育高产品种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他文献
作为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重要交通载体的城市快速路网。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快速路网的规划建设历史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理论都可知道,城市快速路网的构架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存
毕业论文是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是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文总结了提高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策
本文以内河航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内河航道安全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性,结合内河航道现状,对影响内河航道安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管理措施,并对内河航道的维护提出了建议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审计创新发展的几点建议。
摘要: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国家政策对于民办高校的扶持与公办院校差距较大,民办高校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培养的方式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对接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4-0037-02  一、校企协同培养的意义  1.职业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逐渐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就高校教育来说,专业课程的讲授越来越多地提倡慕课这种在线学习方式。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如何充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为人民提供优良舒适的居住环境,为工农业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而几年来我国
赵寒阳同志的这篇文章,就如何建立科学的二胡教学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文中所提的几个问题虽然是针对我院二胡主课教学说的,但对其他表演专业的教学,也具有一定
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在大学校园里普及率越来越高,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受到广泛关注。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的主要环节,
环境问题是当今备受瞩目的重大问题,而作为环境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公平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面临生存、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而欠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