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学本质 组织有效操作活动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37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数学“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笔者听了两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课,感触颇多,现就两节课中关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做一点比较与反思。
  案例一
  教师课前发给每个小组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以及若干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教学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出示问题。
  (1)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这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需要多少个?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长方形长3厘米,沿着长摆放,一排可以摆放多少个?沿宽呢?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结果。
  4.小组讨论。
  (1)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有什么关系?
  (2)从这个关系中,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并板书公式。)
  分析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从表面上看,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学生经历了操作——探究——讨论——总结的过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得到的,但从“学”的角度加以琢磨、研究,就不难发现,操作过程过于简单,学生是为了完成教师预设的问题,教师是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过程,操作是草草收兵。纵观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没有能够凸现知识的本质,学生的体验深度不够,在发现问题、数学思考等方面未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案例二
  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三组长方形(长分别是3厘米、4厘米、7厘米,宽分别是2厘米、3厘米、4厘米),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8个。教学流程如下:
  1.探索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面积。
  (1)学生操作。要求学生在这个长方形上摆小正方形,直到摆满为止,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汇报交流。
  (3)教师板书。
  2.探索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
  (1)操作。在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上摆小正方形,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思考。小正方形不够用,摆不满,怎样才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呢?
  (3)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摆放的?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3.探索长7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面积。
  (1)猜一猜。如果不用小正方形来摆放,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说一说。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7厘米、4厘米,那么沿着长可以摆放多少个小正方形?沿宽呢?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怎样的联系?
  (3)想一想。除了摆放小正方形,还可以怎样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4.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思。通过刚才的摆放,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2)议。对于任何一个长方形,沿长或宽摆放小正方形的个数与长度有怎样的关系?你能得到怎样的结论?
  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能对教材中的数学,从学生“学”的角度,在把握知识本质的同时进行二度开发,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与体验过程。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摆放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探索三个长、宽不同的长方形的面积,在摆放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小正方形不够怎么办?如果没有小正方形,又该如何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不用摆,怎样知道需要小正方形的个数?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学生有了一个深刻的体验过程,整堂课学生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在这里学生的操作不单单是动手,更重要的是在动手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总结归纳。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可以发现,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当作“工程师”,还是完成指令的“操作工”,决定了操作活动的价值。如果操作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动手,没有付出相应的智力代价,体验就不深刻。就本节课而言,知识的本质不单纯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手、动口、动脑,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从而建构新知体系。有效的操作,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一、突出数学本质
  数学教学应突出概念背后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蕴含的数学文化、数学思想,突出对理性精神的不断追问。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是学生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起点,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数学结论、建构数学知识。因而数学活动要有思维含量,要有利于实践经验的数学化。案例一中,由于活动简单,学生的体验显得肤浅;案例二中,学生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不但建构了新知识体系,还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经验。
  二、创设体验情境
  真正的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为基础,层层深入、不断强化的认知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经历、感受、体会”等过程性目标,要求学生能真正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案例二中,教师创设了四个情境,前三个是在不同的要求下摆放小正方形,由摆满到摆不满,由直观形象到抽象概括,让学生进行充分体验,在接触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讨论、总结出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实现了对新知的“再创造”,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强化问题引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问题的提出不应当是教师的专利,而应以学生现有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为背景,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逐步生成。在案例二中,第一次学生有了摆放小正方形的经验,第二次摆放小正方形,就会产生“小正方形不够用,怎么摆放呢?怎样才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呢?”等疑问,而这些正是形成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关键所在。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会继续操作学具,进而得出解题方案,新知建构便自然而然。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对于选修课《长恨歌》来说,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是一个关于主题的答案,而是阅读和鉴赏的基本方法;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的方法,才能举一反三,分析不同的文本。这样,“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关键词】《长恨歌》 主题分析 阅读教学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长恨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对于《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充满活力和挑战,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青少年。但我们却常听到老师喊累,这是为什么?  ——为自己的名誉所累。教师身上笼罩着神圣的光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赋予教师更多的义务、责任。为了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老师们可以付出一切,甚至生命。  ——为体制所累。素质教育已经喊了多少年,但
相较于时下那些教学目标芜杂教学内容繁多教学环节繁复教学媒介过多教学方法花哨的语文课,于永正老师教学《第一次抱母亲》可谓返璞归真,平淡至极,简约至极但简约而不简单,“冗繁削尽留清瘦”的简约背后,是于老师对母语教学规律的自觉尊重,是于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厚的文化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的自然体现,更是于老师真实朴素等人生大智慧的自然流露    一 教学目标简明,是因为抓住了关键    “文灭质,博溺心”很多
一、文正学院简介  “文者文章,正者道德,长学问,学做人”,基于这样的理念,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在1999年创立,成为江苏省首批建立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之一;2005年,学院按照教育部教发[2003]第8号文件精神及江苏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申请改办为以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本科层次的二级独立学院(办学运作的机制是在学院专业建设和师资选聘方面均与苏州大学相关学院共建,学院没有自己的在编教师)。  多年来,学
【摘 要】本文针对南昌工学院正在进行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认为存在部分学生的物理基础薄弱、缺乏独立思考以及教师教学手段应用不当的问题,提出要做好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应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大学物理 教学改革 现状 措施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基础的学科之一,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大学
【摘要】近年来,微课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青睐。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进行微课开发的意义和开发模式,并以工程监理专业为例,对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开发与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职微课;校企合作;开发设计  一、引言  微课就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微课教学主要是利用微视频作为教学的载体,针对重点或难点知识来设计和开发的一种支持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视频教学资源。微课
教育现代化对于中国的发展而言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师以先觉者和塑造者的姿态,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教师也逐步走向现代化。  一、 教师发展的现代化要求  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政治变迁、经济变迁、社会变迁、文化变迁的有机过程。[1]它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还表现在民主政治、教育发展、科技发达、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现代化必然要求教育的现代化,而教师作为
中亚是欧亚地区安全的薄弱地带之一,看似平静的外表下面蕴藏着各种风险与危机,很难预测这些风险与危机会何时以何种方式爆发。苏联解体以来,中亚发生过内战、境外非法武装入侵、政治骚乱、民族冲突、恐怖袭击、边界冲突等一系列重大恶性安全事件。当前,中亚地区的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再次活跃,暴恐事件呈现出新一轮的高发态势。  中亚地区安全的脆弱性、综合性与复杂性  中亚地区近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1. 8月30日
【摘 要】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宿舍的意义不仅仅是个睡觉的地方,更是良好德行与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环境。如何更好地管理宿舍,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辅导员 混合宿舍 学生  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场所,这个场所在高校各组织单元中,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基本元素,有较强的独立性与组织功能。宿舍成员之间接触频繁,互相影响,特别是随着学分制的推广与网络技术的强化,大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与革新,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微时代的到来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微时代成为当今社会盛传的话题,微博、微信等微时代的产品充斥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微信为代表的微产品的出现对大学生的文化认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大学生的微信使用为例,就微时代对大学生文化认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微时代 大学生文化认知 微信  微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