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yy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公民。一个合格的公民首先要有人格,或者说要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否则,即便他有一定的知识能力,由于人文素质的缺乏,充其量是“产品”,很难说是人才。这样说来,高职生不仅要有“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能力,还应该具备相应的人文素质,也就是说不仅会“做事”,还要懂得如何“做人”。
  可是,一些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视学生人文教育于不顾,认为学生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是“专门人才”,能就业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在这些人看来,“把学生送上岗位就成”,“有经济效益就行”,以致在办学的指导思想上除了硬性要求的“两课”不得不保留之外,其他的人文课程都予以砍掉,即便是一本可怜的《大学语文》也在排除之列。更有甚者,有人还把这种做法当作“创新经验”予以推广。这种背离了教育的根本宗旨的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所培养的“产品”必将给社会带来隐患。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对于一个高职生来说,人文和科学两素质犹如鸟之双翼,缺一就飞不起来。如果一个高职生缺乏人文素养必然是不完善的“单面人”,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人的立命、立业必将受限,更谈不上立民、立国。实际上,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一个热爱生命、追求事业上进的高职生,必将在求学期间以成倍的努力发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脚踏实地地训练专业技能。再者,高职生的知识能力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滋养下,才能绽开美丽的花朵:且不说建筑规划、园林设计、法律实务等专业的学生,即便是一名机器操作工人,也要以审美的眼光观照生产对象,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加优质的产品。那种轻视人文素质培养的教育行为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2.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还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国富民强的同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使金钱至上、物欲膨胀、弄虚作假等非人文的“异化”现象不断出现。为规避市场经济对高职生产生类似的影响,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其次,为适应市场经济,也应该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知道,市场经济遵循的原则是“利益”和“竞争”;利益之争的良性运作是遵守契约,遵守契约就要诚实守信;竞争还要自信、自强、自立,否则必将在竞争中失败。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商品生产追求创新,创新就要坚韧不拔、科学求是、敢为人先;商品交换要求平等,平等就要自尊,也要尊重他人。现代市场经济是协作经济,团队、互利、合作等精神将发挥着新的作用。现代市场经济又是信息经济,这将对员工的人格、忠诚度、可靠性等人文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看来,一个高职生即便是凭借仅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跨入了就业的门槛,但由于以上的人文精神的缺失,必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终有一天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淘汰出局。
  3.培养人文素质的人文教育还是世界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二战之后,世界范围内的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经历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素质本位”等四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及以后,人们发现,能力培养已无法使网络化时代的学生终身受用,于是“人格本位”的职业教育受到美、日等工业国家的青睐。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职业素质教育的理念在一些发达国家受到重视并付诸实施。而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大都还停留在第一、第二阶段,远远落后于世界高职教育的发展进程。为缩小高职教育与世界发展的差距,我们必须采取“跨越式”的发展速度;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教学及其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注重整合多种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于吸纳优秀的文化精神。面对诸多问题,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文化精神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时下流行这样一种教育思潮:似乎只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问题就能解决,于是就有人否认外来文化或五四以来形成的新文化,甚至在教学实践中取消了相关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用国学重塑人的品格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不能认为其它文化没有益处。
  中华传统文化对今天的现代人来讲,最有人文精神吸纳价值的恐怕还是“儒”“道”对人、对生命、对人生、对自然的高度关注,以及在处理人与他人、人与国家等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按照字义解释,儒家之“儒”就是“人之所需”,道家之“道”就是“道法自然”(《老子》)。由此可见,这种传统的主流文化对人及其生命和自然是何等的敬重!孔子说:“仁者爱人”(《论语》);“爱人”就是人不仅要自爱,而且还要爱别人。自爱就是“独善其身”;爱别人的最高境界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一个人如果做到了“仁者爱人”就是“君子”,否则就是“小人”。这里体现出来的实际上是一种“普世”思想,对制衡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物欲和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无疑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但它本质上不属于对民主与自由的尊重,用来构建现代人的精神支柱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西方的人文精神根植于古希腊文化对人的尊重。古希腊“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其哲学命题强调的是人的价值:有了人,所有的一切才有意义;没有人,一切存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继承发扬了这种朴素的人文精神,并赋予了新内涵。在他们看来,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语),生来就有自己的尊严和自由意志,就有追求幸福、知识、智慧和才干的权力。这种人文主义精神激发了近代西方人的个人创造力,催生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吸纳其合理的因素对改进中国传统文化,构建现代人文精神应该说有独到的价值。不过,它所崇尚的“个人至上”也有不良的消极作用。
  中国现代文化源于“西学东渐”和辛亥革命背景下的“革命思潮”,而且直接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在那时,革命先贤目睹了自己的曾经显赫一世的泱泱大国在西方列强威逼下无能为力的局面,意识到中国文化思想的弊端,决心改造民族精神。他们请进了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和马克思,并把他们的“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既有别于中国传统又有别于西方的新文化。近百年的实践表明:这种全新的文化体现的不屈不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无私奉献、自强不息、英雄无畏、团结友爱等具有现代色彩的人文精神应该说有着永恒的生命力!中国人由此争得的人民自主、民族尊严、国家独立的现实已足以说明这种精神的珍贵!即便如此,在“以人为本”的现代语境中,其内涵依然需要不断地丰富。
  由此看来,所述文化都有它的长处,也都它的不足;扬其长、避其短则是人文教育工作者应持有的态度。在面对多元文化“对话”的进程中,我们应注重吸收整合多种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以促使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形成。
  
  三、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措施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大多是两年或三年,虽然时间短任务重,但还不至于没有时间安排一定的人文课程。所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即便是纯粹的理工类专业,也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安排一定的文、史、哲“经典讲读”课程,哪怕是选修的也好;要求学子们亲近孔子、老子的同时,也要走近西方的哲人和思想家,当然更要关注中国近现代人文科学的成果,以开拓学生的人文视野,培养他们相应的人文底蕴。其次,要充实“两课”的教学内容。和其它高等教育一样,高职教育的“两课”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政治术语和道德说教的层面,有必要融入相关的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思想。事实上,马克思、毛泽东等伟人的思想都有着深厚的人文基础,有待我们开发和利用。至于品德教学,更有其广阔的开发空间。仅以艺术审美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就有说不尽的话题。其三,专业知识教学和技术能力训练要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实际上,许多科学家、各条战线上的技术革新者和操作能手,都有着广阔的心胸和豪迈的气质,有的还有很强的艺术鉴赏能力;在他们的一些科技成果里,常常蕴含着浓烈的人文气息。应该大力提倡或强调理工科教师使用这样有利的教学资源。总之,对学生实施文人素质教育要有创新意识。
  在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上,高职教育还应该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今天的青年人倘佯繁华闹市已是时尚,如果用传统的眼光来要求他们已不现实。所以,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重在领会各种优秀文化的人文精神,而不是记下只言片语,更不可要求学生模仿哲人和思想家的生活方式;如果学习陶渊明要求青年学子日日“采菊东篱下”、“而无车马喧”,在荒山野岭中去寻求人生的“真谛”,守候两千年以前农耕时期的精神家园,那将是何等的可笑!且在传授文化遗产时,要以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传达古今中外圣贤们的声音,这样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
其他文献
在常平调研,感受最深的是这里已经摆脱了中国人传统印象中愚昧落后的农村面貌。汽车在宽敞的大路上行驶,鲜花绿地渐次跃入眼帘,街心花园里,孩子们嬉戏、玩耍、荡秋千,欢快的笑脸分明在告诉你在这里生活的舒适与惬意。无论是从他们的笑脸还是衣着,你都甚至无法看出他们与城里孩子们的差别。常平人给自己确定了“城镇特色化”的理想目标,那就是要过上“就连城里人都羡慕的农村生活”。  他们想到了,也确实做到了。这其中,深
本文对管廊设计中平面与立面设计思路、管道的具体布置、管道补偿设计以及其他设计要求进行探析。
主题探究式教学是英语教材教法的主要模式之一。和谐师生关系及课堂师生互动是成功实施主题探究式英语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有识之士指出,“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民问题。要解决好农民问题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除了要解决好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的问题以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农民话语权保障。    农民话语权是一种公民权利    这里所说的话语权,主要是指农民在政策的知情权、发展的决策权、管理的参与权、利益分配的监督权和公平的诉求权等五个方面,充分、真实、公开地表达自己
本文试从地形图"三性"与地形图美谈起,详细论述了"三性"之间的关系又谈了产生地形图美感的物质视觉形态四方面的内容。
做什么事都需要付出代价,牺牲就是人为了道义而付出的代价。牺牲是人类再自然不过的事,人人都能做,而且人人都在做,只是牺牲的大小不同,每人的自觉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厌谈牺牲、怕谈牺牲往往是出于误解    有些人厌谈牺牲,是由于把它与“牺牲品”挂起了钩。《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牺牲品”是“指成为牺牲对象的人或物”。这样理解的牺牲,自然是一种毫无价值、极不情愿的代价与付出,本身也不符合道义。我们所说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传播者,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人才的教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管理者,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学习和生活的服务者。从大局来讲,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敬业爱岗、作风正派、纪律严明、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高层次和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培养社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对于如何建立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有效机制,从根本上提高辅导员队伍
考核体系    在此次县(市)区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换届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融民意、实绩和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考核办法    近年来,宁波市委在转变考评理念、促进考评规范化,完善考评程序、促进考评公开化,充实考评内容、促进考评科学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特别是在此次县(市)区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换届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融民意、实绩和能力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