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duo4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叶圣陶先生反复强调,“‘教’都是为达到用不着‘教’”,“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要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怎样才能完成使命呢?促进学生元阅读能力的生成至关重要。
  
  一、元阅读能力的特性、功用
  
  阅读学习是学生学习新知、发展能力、丰富感情,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阅读学习是一个需要阅读主体的各种心理因素积极参与的复杂过程。提高阅读学习效率有赖于阅读心理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1976年提出元认知的概念,他认为,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元阅读”是“元认知”在阅读学习领域生成的一个新概念。“元阅读”包括:①元阅读知识——阅读主体对于阅读活动过程、结果以及相关问题的知识,包括关于阅读主体的知识、关于阅读任务的知识、关于阅读策略的知识;②元阅读体验——伴随着阅读活动而产生的一种认知的、情感的体验;③元阅读监控——主体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阅读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的反馈和调节,以期达到预定目标。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三者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
  元阅读具有以下特性:
  ◎计划性:对阅读学习的计划和安排。
  ◎准备性:对阅读学习做好各种具体准备。
  ◎意识性:清楚阅读学习的目标、对象和任务。
  ◎方法性:讲究策略,选择并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
  ◎执行性:控制自己去执行阅读学习计划,排除干扰,顺利进行。
  ◎评判性:对文本的内容、形式等进行评价。
  ◎反馈性:对自己的阅读学习状况及效果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
  ◎补救性:根据反馈结果对自己的阅读学习采取补救措施。
  ◎总结性:思考总结阅读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生成性:在原有基础上形成新的阅读图式,提升阅读能力。
  元阅读能力体现在许多方面,诸如:
  1.调节阅读心态
  情绪对阅读学习效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只有保持良好的阅读态度和阅读兴趣,创造一种积极的阅读气氛才能顺利地开展阅读活动。元阅读使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自我调控阅读心态,始终保持对阅读任务的积极态度,同时能够自我创设适合阅读客体的情景。
  2.选择阅读方法
  要根据阅读对象的性质、阅读目的等,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诸如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全读、跳读,慢读、速读,勾划圈点、记笔记、写摘要、做卡片、列提纲,分析、比较、归纳……并在阅读过程中随着阅读进程的深入进行适当的调整。
  3.调整阅读思路
  不同性质的阅读材料要求有不同的阅读思路,在阅读中阅读思路的调整也是保证阅读顺利进行下去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阅读思路的调整主要指根据不同文体的作品调整注意的指向,例如阅读小说的思路大致为:情节——人物——主题。
  4.建构阅读图式
  阅读中借鉴已有的方法和知识,利用原有的阅读图式,揭示新的材料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将学到的知识与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建构新的图式,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5.监控阅读过程
  在阅读前有意识作好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在阅读中,能随时清醒的意识到阅读的对象、目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阅读策略,不断自省、自问:这样阅读对吗?能达到目的吗?并适时作出恰当的调节;阅读后主动检查、自我评价阅读效果,主动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并认真总结阅读的经验、教训。刘电芝先生认为,“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上,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水平已成为影响其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元阅读能力的促成
  
  学生元阅读能力的生成,需要大力促进。
  1.课堂教学示之以范
  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掌握阅读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策略和基本图式,逐步生成元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阅读思路的展示、外化,对学生元阅读能力生成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小说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阅读小说的思路: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思想。然后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背景资料的不断充实,对人物、主题的理解会有不断补充、修正的可能。教师在教学中把理解、监控、调整的全过程展示给学生,也就让学生了解了如何阅读小说。
  2.专门训练举一反三
  让学生充分认识阅读活动的特点和实质,对自己的阅读活动有明确的认识;让学生充分了解影响阅读过程及效果的主要因素——个人因素、文本因素、策略因素;学会如何依据不同材料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选用适宜的方法解决某些特殊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水平分配阅读时间等;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控调节;了解自我反馈的方法,学会检查自我掌握程度、正确评价自己的阅读学习,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等。
  按照王俊英先生提出的“汲取、解读、评判、创新”四个层级进行训练,切实可行,行之有效。汲取,指提取基本信息,即摘取和综合作品的内容要点,如:确认关键词、摘抄主题句、写出内容提要、内容提纲、故事梗概等。解读,指探寻信息的内涵,即挖掘蕴含在作品中的深层涵义,如: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展示主题的发展、归纳主旨、绘制概念图、欣赏文学作品、获得程序技能,以及进行不同形态信息(图画、示意图、地图、表格、符号、言语和文字)的转换。评判,指评价批判信息,即对原文的内容、形式作出评价性反应,如: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的评价,对作者的观点、表现手法的评价。创新,指在原有信息基础上创建新信息:有创意的阅读,阅读时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解释;对作品的内容、形式进行改造、拓展、重新创编,或借用作品的体式创作新作品。
  3.课外阅读学以致用
  阅读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课外阅读中,教师的调控作用弱化了,学生元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要培养自制力,具备自主性,形成自动化。
  可用以下《课外阅读自我监控提问单》加强课外阅读的自我调空:
  ◎我有长期、中期、近期的计划和安排吗?
  ◎我做好了各种准备吗?
  ◎我调整好了自己的阅读心态吗?
  ◎我清楚阅读的目标、对象和任务吗?
  ◎我采用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合适吗?
  ◎我排除了影响课外阅读的干扰吗?
  ◎我对文本的内容、形式有自己的评判吗?
  ◎我对自己的课外阅读状况及效果进行了检查、反馈与评价吗?
  ◎我根据反馈结果采取了补救措施吗?
  ◎我思考总结了课外阅读的经验和教训吗?
  可组织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提升元阅读能力。
  4.反思交流促进生成。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学习,并且把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阅读学习中自我习得的经验十分可贵,而且容易迁移。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组织同学交流、借鉴,促进元阅读能力的生成。
  [作者通联:北京市十一学校]
其他文献
农村“留守子女”生存状况已经引起各方的关注,是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文章从情感、监护、教育、社会关怀等方面分析了他们现实的生存状况
简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黄灼明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显得特别耀眼,为世人所瞩目。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
L-S方法是处理非线性方程的分歧性一个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文章用L-S方法处理典型方程φ"+λφ-φ^3=0,并求出它在分歧点附近的近似解。
本文介绍了袋泡茶叶包装机计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在特定生产条件下工作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根据特定生产条件进行改造的设计方案和取得的效果.
近日读到聂剑平老师的文章《如何理解“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见于《语文学习》2010年第5期),它正好解答了长期以来笔者在教授这篇课文时的一个疑难。在向聂老师学习的同时,也对聂老师提出的理解产生了一点疑问,现在此请教于大方之家。  诚如聂老师所言,“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确是不能作为意动用法来讲的,聂老师所说的“意动用法的典型语法结构”足以证明了这一点。既然不能作为意动用法讲解,那么是不是一般教材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环境会计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有效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阐述了我国典型能源城市实践环境会计的意义,并以“三大基地”和“生态淮
本文介绍了国内酒厂现有制曲压块机的技术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观摩北京特级教师韩军的公开课,笔者感悟最深的就是“一”和“三”。  一篇一千三百多字的美文,他仅用几个“一”:背一段,范读一遍,感知一下形象,揣摩一次情感,咬文嚼字一次,想象一番,再来一个全文概括,就简简单单地完成了。  安徽五河的老师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学校七年级学生,一到韩军老师的课堂上就变了样。对一篇陌生课文,三分半钟就能背诵五六百字。听读一遍,跟读一番,就能感受出大雁有百倍信心、不畏艰难险
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啤酒花程控自动采摘清选机组,成功地解决了啤酒花长期靠人工采摘的难题。
人的自由发展观与智能创史观──兼答郑治同志丛大川非常感谢郑治同志对我文(《智能史观刍议》载《岭南学刊》1994年第5期)的批评(见《岭南学刊》1995年第2期《智能史观与唯物史观一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