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未问世三易总编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hb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闻名于南洋群岛和香港等地的巨商胡文虎、胡文豹兄弟,为名利双收,曾先后在多处创办报社,如仰光的《星仰日报》、新加坡的《星洲日报》、桥榔屿的《星梹日报》、香港的《星岛日报》、汕头的《星华日报》、厦门的《星光日报》、广州为《星粵日报》(已筹备,因抗战中辍)等。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的女记者兼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中国人民忠诚的朋友。她曾六次访问中国,晚年定居北京,热情地向全世界人民宣传中国革命斗争的史实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直至她的心脏停止跳动。
期刊
赵正平,又名候声,字厚生,江苏省宝山县人。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清末来广西,在浔阳师范、广西陆军学堂任敦。在辛亥革命时期,兼任《军国指南》月刊编辑、《南报》编辑和发行人、《南风报》主笔和负责人,常以喜马拉耶、喜马拉雅、虎哨、逖等笔名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二十世纪,哪有公理?只有强权,甚么公理!远瞩世界,何为公理,近视中国,哪是公理,哀哉河南,更无公理。弱肉强食,世界公理,违法害人,河南公理。这是民国二年(1913)三月开封自由报社社长贾侠飞在狱中为新创刊的《河南公理报》所作祝辞①。
杨令德,原缓远省托克托县(1954年绥远省建制撤销,原辖区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人,1905年生。从二十年代中期至四十年代末,一直在报界工作。先后任《西北民报》、绥远新闻社、《绥远社会日报》的记者、新闻编辑、副刊编辑、总编辑,并兼任过《大公报》《申报》《时事新报》《大晚报》的驻绥记者。
华侨的命运和祖国息息相关,回忆他们对祖国历次革命斗争,始终是同情和支持的。为了宣传祖国的革命运动,侨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出资创办了不少报刊,其中被称为“南洋华侨爱国运动的旗帜”、“民主堡垒”的《南侨日报》,就是一张在华侨社会颇有影响的报纸。
陈仲达同志原名钟钊荣。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离开广州省立勷勤法商学院,远走新加坡,跟他母亲与堂兄重聚,从事华侨社会的教育文化工作。1938年广州沦陷,我与他取得联系后,从昆明取道越南投奔他去。
菲律宾的华侨知识分子和劳动群众,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在菲律宾首都孟尼拉(马尼拉)组织了中华工党,开展劳工运动,并于1919年创办了《平民日报》,作为中华工党的喉舌。该报毎日傍晚出版。
《小孩月报》是中国画报的萌芽。它不但刊载有论说、故事、寓言、诗歌、传记、小说、新闻、戏法、科学常识等,而且配有精美的铜版和黄杨雕版的图画。十八世纪的中国儿童刊物,能办得如此生动活泼,实属不可多得。
周钦岳同志在《新闻研究资料》第六辑发表的《回忆从大革命到抗战时期的<新蜀报>》一文,讲到特务张骏1945年夺占了《新蜀报》。我想补充一点,就是在1942至1943年间发生的国民党特务争夺《新蜀报》一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