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t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细胞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效果的优劣,那么如何在素质教育下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呢?
  一、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沸腾”起来
  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这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主动发展”着眼于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点明了实现全面发展的途径,因而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创设开放生动的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极其重要。新课标上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型课堂。由于课堂的开放,学生的思维及各方面能力都会相应提高,课堂也会变得不“安分”起来。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有话要说,有话能说,有话敢说,作为教师,应该细心洞察任何一个能给学生乐趣的闪光点,寻找能与学生产生心灵互动的碰撞点,真正达到师生共同研讨、共同学习、让课堂充满情意。
  二、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参与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导演,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课堂结构,引导学生围绕课堂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维和实践,把思维的权利还给学生,把稳的权利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避免一切有老师包办代替,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能力。让学生登上课堂教学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舞台的主角。
  三、语言的艺术性,激情引趣
  课堂教学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所以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他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就必须研究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要准。数学教学的语言不能模棱两可,要准确无误,不能是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语言要有准确性、逻辑性、科学性。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幽默是语言的较高境界,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通俗易懂。把教条的传授知识生动化,可以激活课堂气氛,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有助于学生积极思维,开动脑筋。教师语言要精。语言精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用最简练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抓重点,有的放矢,避免口头禅和语言重复。
  四、践是最好的老师
  人的认知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物理本身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学科,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极其注重巧设问题,将抽象的知识与实际联系,保证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得到满足,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例如一年级的认识图形的练习时,我就设计了用3根火柴可摆什么图形?用4根、6根、12根火柴呢?5根你能摆出2个三角行吗?用7根你能摆出3个三角形吗?在这些操作活动中,学生以是“做”而非“听或看”的方式接入学习活动,既动手又动脑,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时间能力,促进智力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可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师生双方都需要从对方那里得到反馈信息,以便做好“教”与“学”的工作。师生间的这种信息交流和反馈,不仅仅指知识方面,同时也包括了情感方面,通过不断反馈,教师将对数学和数学教学的情感转移给学生,学生则将对数学和数学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因此,做好反馈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通过反馈掌握情况,找出差距,改进教法,提高质量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他们的“教”多少总带有主观成份,而所面对的学生却在不断变化,教师必须随时通过反馈信息,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与教学目的之间的差距,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速率,去突破难点,做到因材施教。学生通过反馈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美国的布鲁姆所提出的“掌握学习”,其内容就是:“课堂教学并辅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反馈与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国内外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成效、解答问题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等等,均可激发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不是几句话能够涵盖的。只要我们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教学有艺术,相信我们一定能提高课堂效率。
其他文献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它能极大地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增加快乐的情绪。对阅读而言,兴趣可以激励读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注意力最集中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习英语也是如此。英语文章读得多了,就能够把自己的语感培养起来,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巩固已学过的词汇和语法知识。通过对不同题材的广泛阅读,还能够接受更多的信息,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土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1——2年学段必须学会认2000个字,会写1000个字左右,任务相当繁重。每位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都在努力探索、研究,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变枯燥乏味的识字为灵活生动的记忆,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使“苦学”变成“乐学”,从而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下面,我把多年来在识字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方法总结如下:  一、注重篇旁识字
期刊
泡桐丛枝病(Paulownia witches’broom,)由泡桐丛枝植原体(Paulownia witches phytoplasma)侵染引起,该病遍布我国各泡桐栽培区,分布于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南、
在素质教育由研讨转入实施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忽视学校体育这一重要部分的现象。这不利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笔者结合自身的体育教学体会,与同行商榷。  一、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而开始了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素质教育,从本
期刊
在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一幅幅色彩艳丽、生动有趣的情境图,磁力般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为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了生机和活力,它描述的或者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或者是老师、父母、售货员等身上发生的事件;有的是自然现象,有的是生活现象,有的是童话故事,让孩子们感觉数学并不遥远,就在身边。“情境图”的设计凝结着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完全符合新课标理念及学生的心理特点,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素材,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