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半壁江山”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sy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妻刘俊英几次三番数落我:“你写这个,写那个,写了那么多,也没见你写写我!”
  我上高中时,就爱好文学,至今,结集出版几本小册子。但是回想起来,还就是没有关于妻的文字记述。暗自想,哪天吧,我好好写写关于你的文字,不为别的,为的记录我们的曾经,曾经拥有的爱情和三十多年的相处。
  我妻小学毕业,娘家在我刚参加工作的镇上。她的父亲,是一所县办中学的教导处主任,弟兄四人,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后来,因为爱好写作,我到安寨镇上班后,被同事孩子的父母介绍给我妻。
  我和我妻见面时,是在她村一位媒婆家。是一个夏日,我站在狭长的院子里等她,也没有换衣服,穿一件平时穿的白色汗衫,脚穿一只裂开口的棕色凉鞋。停一会,她穿一件可体的碎花衣服,高挑的个儿,娉娉婷婷地走来了,一直走到人家的屋子里,坐下,满含笑意。我告诉她,自己早年丧父,母亲和姐妹供我上学,高中毕业,家中困难,家境不好,高中还是勉强上完的;爱好文学,因为写就一篇所谓的报告文学作品,被推荐到安寨镇来了,从事信息资料工作,等等。
  也是有心插柳柳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几乎没有问过她什么,这事就这么成了。
  结婚时,我家偌大的院子,只有三间北屋和四间东屋。那北屋,很简陋,秫秸顶盖瓦,几层砖砌“坚崛”,二尺厚的“土打墙”;东屋呢,也好不到哪里去,红砖外包皮,内里都是土坯,花布吊顶,这也是我们的婚房。婚前,我只给了她500元,但结婚时,她大哥开着大货车,来了很多人,给我带来了双人床、立柜、沙发、被褥……应有尽有的东西。
  “你曾答应给我买一辆自行车的,没想到,还是个旧的!”
  婚后,说起结婚时的情景,她嘴一撇,埋怨说。
  的确,那辆自行车,是我姐结婚时留下的骑过两年的陪送品。
  婚后不久,她便下田下地劳动,泥里水里,没有计较过。第二年,儿子出生,她除了照料儿子,挤时间,也做家务,还到地里参加劳动。倒是我,因为年轻,珍惜工作和荣誉,也想进步,很少过问家里事。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是她和我多难的母亲支撑起我们这个贫弱的家。
  而我,剛参加工作时,工资很少,除了零花,也抵不上什么大事,更不要说给她买衣服、买首饰了,改善生活的时候也极其有限。
  待到女儿出生,她的内心和我一样地高兴,欢天喜地,过日子的劲头更加旺盛,仿佛,在我们的面前,展开了一片蔚蓝的晴空。我们好像拥有了“小太阳”。她的奶水不足,便买来奶粉喂养女儿,有时也喂鸡蛋羹、小米粥、挂面……洗尿布、换被褥,冷了,热了,白天黑夜地精心照顾。即使如此,她也没有忘记作务我们的责任田。当时,夏日收割,她头包毛巾,手拿镰刀,弯下腰去,“嚓嚓”地,一镰一镰地收割着小麦,镰刀与麦秆亲吻,在她身后,是一排排匍匐的麦子;夏收过后,棉花出土,她头顶艳阳,锄地、间苗,未曾停歇;棉花该打叉了,她背着年幼的女儿,在高过半身的墨绿的棉田里,伏下身子,一手一手地剥去棉花多余的枝杈……那些年,棉花似乎也值钱,我们因为种植棉花,好像也有些收入,也是全仗凭了她——我的妻。
  她身体单薄,可是一个好劳力,干活利索,不惜力气,似乎不知道“累”是什么?!她用她柔弱的肩膀,挑起了这个家庭的重担,昂首挺胸,阔步向前。
  难怪我已长大的女儿说:“妈妈,你还记得吗?小时候,我在你背上爬着,你还打花叉呐。”这,让我心酸,内疚,动情,感恩!
  我妻曾因眩晕综合征住过医院,我背她上楼,她很感激,事后问我:“现在还背得动吗?”
  但是,我倒应该感谢妻,感谢妻对我的关心、照顾与理解!
  因我患痔疮,曾到医院做过手术,事后很麻烦,不能动,一动就钻心痛,每天服药,换药,擦洗,全仰仗妻,她没有丝毫不耐烦,更没有嫌弃过,一直照顾我到痊愈。
  我害病,她心里比我还急,陪我住院,一陪就是一周时间,打饭、喝水、服药,也全仰仗她。
  遵医嘱,每年,我需要输液保养两次,每到春天和冬天,她就开始念叨了,什么“你什么时候输液呀?你该保养了。”说的人心烦,直到我答应输液保养,她才放心。
  夫妻之间,或因观点不同,或因看法各异,难免勺子碰锅沿,发生口角,而我的妻,似乎分外的刚强、执拗。一次,我们吵架,她一气之下,回了娘家,我去叫她,她不回,她的父亲和颜悦色地劝我说:“两口子,不能老吵架,夫妻之间,不是说理的地方。闺女有啥错,你跟我说。”这话,让我醍醐灌顶,猛然顿悟,思考很久,至今难忘。
  我的脾气同样不好,往往爱发“麦秸火”,看不惯的事,往往到家说,我妻总是开导我:“谁好谁坏谁带着,早晚会有报应的。”让我甭生气,消消气。
  近些年,在我妻勤扒苦作和我们的共同经营下,家庭条件明显好转,不仅翻建了北屋和东屋,还建起门楼和南屋,偿还了一些债务。目前,我们既无外债,也无内债,还有个积蓄。但是,儿子害病,结婚又离婚,让我们备受煎熬和打击之苦,我妻的内心是何等的痛苦,何等的焦急,何等的失望,可想而知。为了开心,融入大伙,也是劳作惯了使然,她开始到莲花湖公园当园林维护工,劳动着,愉快着,用劳作洗去她积郁的挥之不去的许多烦恼。
  我妻对文字似乎不感兴趣。家中那么多书籍,她不看,就连我的集子出版后,她也不看,偶尔翻翻内中的图片。倒是有时间闲暇了,爱玩玩手机,爱看快手之类的东西,我也是纳闷了。
  记得,结婚前,我曾送她一本白话《聊斋志异》,在书的扉页写道:“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企图引导、激励她看些书。婚后几年,我去看她,发现此书,原封不动地保存好好的,没有一点儿翻动的痕迹。
  我妻粗通文墨,认字不多。有次,我们从地里回来,路过一户人家,门楣上写着对联,横批是“瑞气盈门”,妻念到:“喘气盈门”,让我笑了好一阵子。此后,我说起这事,她也笑了,然后正色道:“你不知道俺文化浅吗?往后,不许说这事!”
  我妻是一位农妇,一位地道的朴实本分的农妇,终日的劳作,使她的脸膛和肤色被晒得黎红,皮肤似乎也粗糙了,那是劳作留给她的印记,是她的荣耀与饱满的收获。至今,我不曾为拥有这样一位妻子后悔过,倒是为她感到骄傲、自豪与满足。
  前些天,我所在的单位让我补缴欠缴的养老金,我们的积蓄也很有限,平时,都由我妻掌管。说过此事,我妻慷慨地拿出存款折,和我一同到金融部门,办理了较大数额的汇款手续。
  那钱,有我挣来的,也有我妻挣来的,当然,也有种田的收入,包含着我妻的辛劳和汗水,它是我们共同劳动的产儿。
  妻,我的“半壁江山”。如此说,并不为过。
  我愿与我妻携手并肩,历经风雨,生死相依,默默地度过每一个晨昏,走过年轻,走过半百,走向年老……
其他文献
记忆力大比拼  仔细观察上面的图一分钟,然后把上图蒙起来,看看和上图相比下图少了什么东西?又多了些什么呢?
期刊
山西省大同市,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曾经,这里因污染严重,位列全国污染“黑三甲”之一,闻名世界的云冈石窟不少佛像也无奈披上“黑纱”。  现如今的大同,早已大不同。近年来,大同市通过系统布局、产业重塑,努力构建“多业并举”的现代新兴产业体系,重新擦亮了历史文化名城底色,绿色转型成效初显,蹚出一条发展新路。  一  擦亮名城金招牌,培育富民烟火气  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期刊
曾经的波涛汹涌不再,安静似慈祥的老人,曾经宽阔的河道狭窄了许多,水边芦苇依旧,晚霞洒落水面波光粼粼,闪烁着,缓缓地,缓缓地东去,这便是匆匆一日游的最后一幕。不禁想,寻找心灵慰藉,何须路远迢迢跑天涯海角,这里足够了。  每每听旅游爱好者吹起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其实沉淀在记忆深处的,除了攒动的人头还是人头,充其量那里曾留下过足迹罢了,不信就随我到素有“黄花之乡”美称的吉家庄看看,保你此行不虚。  新
期刊
中国梦,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實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但中华儿女一直在“百年魔怪舞翩跹”中抗争艰难。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震撼了世界。在她的核心领导下,久经磨难的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长风破浪会有时”“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分子,要紧跟党的领航,立足本职岗位,在新的征程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功立业,为家乡大同
期刊
我曾经历过很多次升旗仪式,从小学到中学,每周一清晨,列队操场,听奏国歌,看升国旗。一个滑轮、一根绳子、一面国旗,伴随着国歌的旋律五星红旗总也能恰到好处地升到顶端,那时的我们颈系红领巾,举手行注目礼,看着冉冉上升的国旗,心中总有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但毕竟那是十多年之前的事,印象早已淡漠。今年的北京之行,在祖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似乎找回了久远的记忆,印象非常深刻。  据说天安门广场升国旗
期刊
红船荡漾南湖,马列旗帜高举。風风雨雨中,用浓墨重彩绘织出救国救民的画卷一幅幅,你与老百姓一起把困难生死共度。为人民服务是你心头的表述,为了求强谋幸福,几代人接力走,在国难当头时刻,用你的非凡与气度,把侵略者赶出了国土。  探索幸福生活一路破过重重迷雾,为人民服务在你心头间永驻,乘风破浪开拓出人间崭新的路,为人民服务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党像雨露照我心,跟着党豪迈自信走过二万五千里,跟着党春风化雨走
期刊
吕新的记忆里,没有初中。自1971年进入小学后,连续读了七年半,之后突然在一个“正经的秋天”升入高中。  吕新的少年时期,只零零碎碎看过一些红小兵画册,大多是抓特务,抓地主,以及控诉旧社会一类。而一些“正经”的书,只有少数大人才有。他也曾有机会偷看过,但没有足够从容的时间和机会去看,比如《三侠五义》《水浒传》这些作品,就是在忐忑和惊慌中看完的。  1986年,山西省作协举办了为期半年的“赵树理作家
期刊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朴实亲切、饱含深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时代重任和现实要求,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要用责任做笔,用爱心点灯,将平凡的工作做实、做
期刊
云,小,萱。多富有诗意的名字!  大同云州区每年举办的盛大“黄花采摘节”,“云小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采摘节上,很多青春靓丽的黄花仙子头戴美丽的饰冠,写着“云小萱”。最初笔者以为这或许是花魁女子的名字,也许是云州黄花新的雅称,前不久,采访大同市隆福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小兵,谜团才得以解开。“云小萱”原来是该公司“种养加”农业一体化生产的系列产品商标。  仔细了解了“云小萱”的前世今生,更觉
期刊
新荣,风景这边独好!古长城蜿蜒雄奇,弥陀山孤峰壁立,饮马河清风习习…… 眼下,是新荣最美丽的时候。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这时的新荣绿荫扶疏,鸟鸣啁啾,景致秀美,期待着与你来一场美丽的邂逅。  进入7月, 正是新荣区长城旅游路旁的油菜花、葵花、荞麦花相继开放的时节,置身于那黄色的花海,仿佛是一幅艳美的大型立体油画呈现在眼前,真是美轮美奂美不胜收,仿佛又像走进了世外桃源童话世界,或是踏进了人间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