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821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予以全程的优质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梗塞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效果显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全程优质护理;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上心血管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起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通常会引起急性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肌发生严重的缺血现象,最后造成部分心肌发生坏死[1]。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我院引入了优质护理,该护理主要以人为核心,在基础护理上同时予以全面的综合性护理,提高整体的护理水平[2]。本文通过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不同的护理,观察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40-6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4.2±6.8岁之间,另一组为观察组,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42-7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5.6±8.7岁之间,以上患者的病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无精神障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方法即患者入院后送入病房、按时进行输液,监测患者的心电以及血压情况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全程优质护理,具体如下[3]:①一般护理:在患者入院后,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向患者讲解病情以及相关事情的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心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鼓励患者配合治疗。②治疗中护理:叮嘱患者的家属要尽量陪伴在患者的身边,为缓解患者的焦躁、害怕的心理,同时也可以适当的播放舒缓的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痛苦。③治疗后护理:严格观察患者的身体症状变化,一旦出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以免耽误治疗。叮嘱患者按时服药,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等。④出院后指导:告诉患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叮嘱患者的家人多关心患者等,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
  1.3观察指标
  以患者的临床效果、护理的满意度、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作为观察指标,观察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1.4评价标准
  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4]:①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②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好转。③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④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患者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5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观察比较,观察组中痊愈的患者有10例,显效的患者有25例,有效的患者有4例,无效的患者有1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中痊愈的患者有8例,显效的患者有18例,有效的患者有8例,无效的患者有6例,总有效率为6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0
  10
  25
  4
  1
  87.50
  对照组
  40
  8
  18
  8
  6
  65.00
  2.2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情况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表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卧床时间比较(±s)
  组别
  住院时间(d)
  康复时间(d)
  观察组
  7.12±0.89
  18.87±5.68
  对照组
  9.86±1.43
  35.23±6.12
  3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临床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在护理过程中提供患者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患者的睡眠,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关心体贴患者,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加快好转,反之,可能因为护理不当而造成患者的病情恶化。全程的优质护理是一种科学性的标准化的新型护理模式,能全面的落实每个医护人员的责任,能够明显的提高护理效果,显著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整体的护理水平[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梗塞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效果显著,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满意度高,与常规的护理模式相比较,加快患者的康复,有利于患者的痊愈,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的利益,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皮静花.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35(19):105-106.
  [2]郭丽.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28(01):104-105.
  [3]张萍,陈芳芳.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4,18(16):90-92.
  [4]李雪莲.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2,17(08):164-165.
  [5]魏莹.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28(04):86-8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妇科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8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4例,对比分析护理对策的效果,指导临床护理实践  结果:综合护理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满意度等方面均好于  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综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12年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5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要点。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且成功的完成,护理满意度为100.0%,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对胆囊结石患者于腹腔镜下实施胆囊切除手术时
期刊
摘要:目的:产妇在生产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了解产妇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护理依据。结论:产妇在各种方面的影响下,容易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处于紧张与恐惧的状态。护理人员应针对产妇的自身情况对产妇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产妇;心理状态;心理护理  孕产妇的心理问题一直是妇产科常见的影响分娩质量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孕产妇在怀孕期间,临产时的心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结石患者应用静脉镇痛法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份到2013年5月份来我院肝胆外科诊治的60例肝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采用静脉镇痛法治疗和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分析1d后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治疗组出现中重度疼痛的比例远小于对照组,2组患者疼痛程度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期刊
腹胀是腹部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占手术后的8%-28%[1]。由于腹胀使膈肌上升,压迫肺部,气体交换受损,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并使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如不及时处理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肠黏连、肠源性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2]。因此如何解除术后腹胀,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成为临床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由本人负责广西卫生厅自筹科研课题《肌注维生素B1联合大黄敷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45岁以上临床一线大龄护士在新形势下的职业心理体验需求,合理有效利用大龄护士宝贵的人力财富提供依据。方法:深入科室访谈10名45岁以上临床一线大龄护士。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得出5个主题:一线大龄护士职业心理变化;日益加重的生理性疲劳;家庭压力增大;追求非临床一线工作的心理;日益积累的工作经验。结论:45岁以上一线大龄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疲溃状况,但她们有着丰富的护理经验,提示护理管
期刊
摘要:晚期肝硬化并发食道下端或胃底静脉曲破裂出血,属危急重症,可因大出血休克呀诱发肝昏迷而死亡,病死率高达50%,因此,必须及时给予抢救、治疗与护理。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现总结晚期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针对出血止血、预防肝昏迷谈点体会。  一、临床表现  1、呕血与便血  通过对呕血和便血的观察,正确的描述呕血与便血的颜色、性状及次数,有利于撑握出血的时间、出血量的多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67例青白联合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67例患者眼压趋于正常,视力提高,并发症减少。结论:专人专护,对症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术后效果。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护理  晶状体浑浊简称白内障。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升高而引起的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白内障是我国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目前有效方法是手术治疗。而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
期刊
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和分析挂线引流术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0月前来我院治疗并确诊为复杂肛瘘的68例患者,对68例病患实行挂线引流术,在术后的临床护理中,观察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脓肿复发、肛门漏气漏液现象等。结果:此次68例复杂肛瘘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有2例复发,其他患者的肛门和肛管的形态已基本恢复,伤口愈合时间为(19±3)天,漏气漏液现象有3例发生。结论:在治疗复杂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对宫颈癌患者实施经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150例行经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从物品准备、手术方法、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明确该类手术的特点及注意事项,为手术的顺利完成提供相应的经验策略。。结果 本组150例患者术中有5例行中转开腹,余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10~190 min,出血量为200~300 ml,术中未行输血,麻醉平稳,手术顺利
期刊